比亞迪王傳福:父母雙亡,嫂子賣嫁妝養他,如今百億身家報答兄嫂

2024年4月25日,北京車展上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與小米創始人雷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兩位科技巨頭相談甚歡,均表達了未來深入合作的意願。

5月28日,比亞迪在新品技術發佈會現場。王傳福站在講臺上,精神飽滿地向觀衆講解着比亞迪最新的第五代DM技術。

他眼神堅定,語氣鏗鏘有力,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好像又回到了當年創業的時候。

最感人的一幕出現在新車交付儀式上,當王傳福親手將新車鑰匙交到老車主孩子的手中時,他的眼神裡流露出欣慰和感動的情緒。

這不僅是一次新車交付,還是一位老客戶家族對比亞迪近30年發展歷程的見證。

如今的王傳福已從當年的"電池大王"成功轉型爲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帶領比亞迪從深圳走向全球,使之成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

這位出身農村的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實現了人們嚮往的“中國夢”。

在今日的事業巔峰,王傳福仍然不忘初心,那些艱難歲月,哥哥王傳方和嫂子張菊秀的無私奉獻,讓他有了追尋夢想的機會。

他每當回想起往事,都會對過去心懷感激。

在王傳福的辦公室裡,擺放着一張他和哥嫂的老照片,這張照片是他們一家人在長沙的合影。雖然照片中的他們衣着樸素,但是洋溢着溫暖的笑容。

這張照片時刻提醒他,他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幫助,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

成功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是有時候,在最艱難的時刻遇到貴人相助,卻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讓我們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1995年,探索這個傳奇故事的起源。

在1995年的深圳,到處都是創業者追逐夢想的身影。其中一位是29歲的王傳福,他與衆不同的選擇了電池領域作爲自己創業的切入點。

談起創業,王傳福的起點可以說是相當低。剛剛走出研究院的他,除了電池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說是兩手空空。而就在這時,表哥呂向陽成爲了他最重要的貴人。

"表哥,我想做電池。"當王傳福找到呂向陽時,呂向陽對他的這個計劃並不看好。然而,當王傳福談起自己的創業規劃,他那份對事業的執着和專業的分析深深地打動了呂向陽。

然後,比亞迪就在深圳正式成立了。

創業初期,王傳福就直面了一個關鍵問題:成本高昂。當時,生產優質電池所需的原材料基本靠進口,價格昂貴得令人咋舌。但王傳福並未隨波逐流,而是另闢蹊徑。

他帶領團隊開始研究如何提升國產原材料的品質。經過不懈的試驗和改良,他們終於找到了最佳的解決方案。改良後的國產原材料在品質上絲毫不遜色於進口原材料,同時成本還降低了40%。

通過這一策略,比亞迪每年能節省數以億計的開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了重要的優勢地位。

天道酬勤。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電池價格暴跌,許多國際大廠都陷入了困境。然而,比亞迪憑藉其超低的成本優勢,成功挺過了這場危機,並一舉奪得了全球近半數的市場份額。

王傳福,這個"電池大王"的稱號就這樣傳開了。

2003年,在電池領域已經取得一席之地的王傳福,做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決定 - 涉足汽車製造業。

"電池廠家想造車?他們是不是瘋了?"當時很多人都發出這樣的疑問。但王傳福準確地把握住了新能源時代即將來臨的機遇。

他深信,自身在電池領域的技術積累,正是他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巨大優勢。

事實證明,王傳福的判斷是正確的。如今的比亞迪已經成爲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過去的質疑聲,已經被比亞迪的巨大成功所掩蓋。

然而,成功的背後往往是艱辛的付出。從電池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之路,王傳福走得並不輕鬆。

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推到1966年,一起來看看這位追夢少年是如何成長的吧。

1966年,湖南的一個普通農家迎來了第七個孩子——王傳福。這個五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的大家庭裡,儘管生活並不富裕,但父親的木工手藝使一家人仍能過得去。

誰都沒有想到,命運的轉折會如此突然。

13歲那年,王傳福的父親因病去世,這個家庭遭遇了晴天霹靂般的打擊。家中的頂樑柱突然倒下,生活瞬間陷入困境。

五個姐姐不得不匆忙嫁人,最小的妹妹被迫寄養在親戚家。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失去丈夫的打擊,讓王傳福的母親身心俱疲。悲傷和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沒過多久,她也離開了人世。

那時的王傳福正要參加初中畢業考試。然而爲了料理母親的後事,他不得不錯過這次考試。13歲的少年,一下子失去了父母的庇護,前路茫茫。

擺在王傳福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輟學去打工,要麼堅持讀書。

那個時代,家家戶戶都面臨着艱難的生活。許多家庭在困境面前,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輟學。然而,王傳福的大哥王傳方卻有不同的想法。

他義無反顧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讓弟弟有機會繼續學業。

就在這時,一個名叫張菊秀的善良女人走進了王傳方的家庭,成爲了他的妻子。這個後來成爲嫂子的女人,對待王傳福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細心呵護。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然而最難熬的,常常是少年時期的痛苦。13歲的王傳福就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打擊。

然而,正是這些困難讓他更加珍視學習的機會,也讓他深深地體會到了親情的寶貴。

命運在他身上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但同時也帶來了兩個守護天使。

這個故事的開端,要從他的哥嫂說起。

"再苦再累,賣房也要讀書。"這句話成了王傳福人生的轉折點。

那是一個普通的晚飯時間,看到哥嫂的生活拮据,王傳福心裡很難受,於是提出輟學打工的想法。然而這句話一說出,就被哥哥王傳方堅決地否定了。

王傳福被哥哥堅定的眼神和這句話震醒了,他意識到,原來哥哥嫂子這麼辛苦,就是爲了自己能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

爲了讓弟弟安心求學,王傳方主動放棄了學業。之後他娶了張菊秀爲妻。張菊秀是一個善良的女人,她不僅不嫌棄家境貧寒,反而把王傳方的弟弟視爲親生兒子般疼愛。

張菊秀爲了讓王傳福能順利上學,每天都會精打細算,儘量節省生活費和學費。

在家裡經濟困難的時候,張菊秀不惜在村裡四處奔波,求人借錢。甚至連自己的嫁妝都願意變賣,就是爲了保證王傳福有飯吃,不用爲生活費而煩惱。

1983年,王傳福歷經艱辛考入了中南工業大學,然而學費成爲了一個重大難題。

哥哥和嫂子二話不說,直接變賣了所有家當,並舉家搬遷至長沙,以便能夠近距離照顧正在讀大學的弟弟。

看到哥嫂爲了他付出了這麼多,年輕的王傳福在心底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努力讀書,將來有所作爲,讓哥嫂過上好日子。

現在回想起來,是哥嫂的這份情誼賦予了王傳福追求夢想的勇氣。若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如今的比亞迪王傳福也就不存在。

所以,當王傳福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他第一件事就是報答這份養育之恩。

讓我們看一下這個曾經貧窮的年輕人,是如何回報他的哥哥和嫂子的大恩大德的。

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句話放在王傳福身上非常合適。

在事業上功成名就的王傳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購買了兩套對門的房子,將哥嫂接過來居住。這不僅改善了哥嫂的生活環境,他還主動承擔起侄子所有的教育費用。

曾經靠哥嫂供養的窮學生,現在成了全家的依靠。

王傳福對哥嫂的關心並不侷限於此,他對嫂子張菊秀的孃家人也格外上心。在得知張菊秀的母親生病後,他立即安排了最優質的醫療資源。

得知嫂子的弟弟想蓋房子缺錢,他未經通知,就擅自把錢打入了對方的卡號。

張菊秀感動得說“這怎麼好意思”時,王傳福卻表示:“嫂子,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在創業的道路上,王傳福一直不忘那些幫助過他的人,尤其是他的表哥呂向陽。當他創業初期資金不足時,呂向陽及時伸出援手,使他渡過難關。

當比亞迪發展壯大後,王傳福直接讓表哥成爲公司的三大股東之一。

這份知恩圖報的心意深深地感動了許多人。

比亞迪在發展中越來越壯大,王傳福的眼界也逐漸開闊。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他果斷下令,僅用七天就建成了口罩生產線,一個月內實現了日產一億隻的目標。

他後來成立了比亞迪慈善會,投身公益事業,積極回饋社會。

王傳福從一個貧困農村少年,經過不懈努力和無數人的幫助,終於成爲如今的身價千億企業家,他深深地認識到自己的成功離不開他人的無私支持。

他總是說:"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不僅需要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懂得感恩。正是因爲王傳福深知感恩,他的事業之路纔會走得更穩、更遠。

如今的王傳福仍然在爲他的夢想努力奮鬥,但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從小被哥嫂撫養長大的貧窮孩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的。

他的這一財富,也許是他最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