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都是“小瑞士”“小鎌倉”,我只想翻白眼

也許“平替”最初是有趣的戲謔、有效的宣傳、沒法出國旅行時的安慰劑,但它逐漸演變爲一種粗暴的流行。簡化的“小××”,抹殺了每個地方的特殊性。

在互聯網上,世界是一個巨大的“青島”。

小麥島是“假裝在濟州島”,沙子口“約等於五漁村”,八大峽的路口是“小鎌倉”,而從小魚山和信號山俯瞰紅瓦綠樹的老城照片,標題往往是“朋友圈問瘋了,真不是意大利”。

△在青島信號山俯瞰老城風景。此處在網絡上常被稱爲“意大利平替”。(圖/黎瑾、紀韓)

可當我在朋友圈發這些地方的照片,從沒有人這樣問我。朋友們一眼就能看出,我只不過又去青島了,而已。

“平替旅遊”正流行,對於青島這種自帶異域風情的地方,流量來得毫不費力。類似的比如:4年前,寧德三都澳還見不到太多遊客,19世紀末被迫開埠後留下的西洋建築安靜沉默,而如今的哥特式修道院令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大呼“彷彿身處歐洲古堡”;位於中俄邊境的小鎮室韋,其商業街是對俄式建築的拙劣模仿,“洋蔥頭”突兀地聳立在酒店上方,落日勾勒出彷彿克里姆林宮的剪影……

△內蒙古邊境小鎮室韋。其商業街模仿俄式建築,頂着只有教堂才用的“洋蔥頭”。(圖/黎瑾、紀韓)

而在那些不具備殖民歷史建築遺產,又沒有邊境城鎮多元景觀的地方,只要選好旅拍角度,亦能打造出“不是××去不起,而是××更具性價比”的美圖。有鐵塔的地產樓盤可以是“小巴黎”,廢棄的民族園能成爲“小吳哥”,大海和路口(甚至不需要電車)組成了無數個“小鎌倉”。乃至人們並不滿足於打卡地球,大西北的戈壁灘上散佈着多個“火星”,穿宇航服的遊客排隊在雅丹地貌中拍照。

△新疆哈密大海道深處,有營地名爲“火星基地”。(圖/黎瑾、紀韓)

在如此單一的話術中,行動是盲目的,想象力是匱乏的。山丹擁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面積最遼闊的軍馬場之一,牧馬人自誇時卻說:“我們這裡是‘小瑞士’。”但我來這裡,是爲了匈奴悲歌裡“六畜不蕃息”的祁連山、萬馬奔騰的“漢陽大草灘”(今大馬營草原)、鸞鳥古城遺址旁的雪山倒影——山丹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地方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當看到社交媒體上“這真的不是巴黎/東京/……”類型的標題,我只想翻個白眼:誰看不出來不是呀!

△川西墨石公園,以猶如異域星球的地貌走紅。(圖/黎瑾、紀韓)

地中海石灰岩和黃海礁石的顏色就不一樣,小魚山的觀景樓是典型的中式亭閣,沙子口背後的嶗山鄉村曾給了沈從文創作《邊城》的靈感,信號山山腳下的總督官邸是多種風格雜糅的“建築標本”……意大利海岸與青島的魅力各具特色,憑什麼青島就要被稱作意大利的“平替”?

我懷疑,以興奮的語氣寫下“挖掘了一個‘小鎌倉’”“發現了一個‘平替五漁村’”的人,是真的喜歡鎌倉和五漁村嗎?是真的喜歡青島嗎?

△青島八大峽的一處路口,是全國無數“小鎌倉”之一。(圖/黎瑾、紀韓)

如果喜歡鎌倉與五漁村,就該知道吸引旅行者翻山越洋前往的並不是大海和路口、大海和房子的簡單組合;如果喜歡青島,又怎麼會用“小”“平替”這樣的字眼來拉低它的美感,無視它的特色呢?

也許“平替”最初是有趣的戲謔、有效的宣傳、沒法出國旅行時的安慰劑,但是現在逐漸演變爲一種粗暴的流行。它抹殺了每個地方的特殊性,放棄了對獨樹一幟的理解與探索,只是爲了流量而不斷地製造出一個又一個“小××”。

最終,無論故鄉還是異鄉,互聯網上的世界風景千篇一律。

原標題:《相似的場景,無可替代的地方性》

666期雜誌《平替社會》已上市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