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士CEO發聲!歐盟應取消關稅 鼓勵陸車企在歐投資設廠
賓士董事長:歐盟應鼓勵陸車企投資設廠,公平競爭不是加速保護主義。(圖/路透社)
德國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歐盟應當鼓勵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開設更多工廠,以此作爲取消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協議的一部分。(圖/新華社)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德國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歐盟應當鼓勵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開設更多工廠,以此作爲取消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協議的一部分。
同時也是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主席的他指出,幾十年前,中國曾要求歐洲汽車製造商在華投資以進入其市場,這一做法或許可以作爲解決當前歐中貿易爭端的一部分。
「沒有人否認公平競爭環境是一個合理的討論。問題在於,你要使用什麼工具?」在英國《金融時報》當地時間1月19日刊登的採訪報導中,康林松強調:「不要加速保護主義,因爲……我們會損失慘重。」
報導稱,一直以來,德國汽車製造商都是最直言不諱地反對保護主義措施的羣體,他們一方面擔憂歐盟錯誤做法會招致中方反制,另一方面也害怕中國車企的崛起導致其汽車銷量大幅下滑,難以與中國汽車品牌競爭。
上世紀80年代,當德國汽車製造商試圖在新興的中國市場立足時,他們同意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建立合資企業。康林松表示,如今是否提出互惠舉措,這是歐盟決策者需要作出的決定。
「當我們來到中國時……政策制定者向我們發出了呼籲:如果你想佔據市場,就必須在這裡實現工業化。據我所知,歐洲政策制定者對中國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
他補充稱:「我認爲這些都是合理的對話,但這意味着你實際上需要開放市場,儘可能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然後讓最優秀的市場參與者獲勝。」
《金融時報》去年11月曾披露,歐盟方面考慮要求中國企業在歐盟建廠並分享技術知識,只有建廠和技術分享達到一定標準才能領取歐盟的綠色補貼。目前,比亞迪計劃在匈牙利建廠造車,寧德時代近期則與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 N.V.)達成協議,將在西班牙建設鋰電池工廠。
康松林還強調,關稅將損害汽車行業,歐方應當同中方達成妥協,達成取消關稅的協議。他補充稱,包括在原材料、先進晶片和零部件等各領域,中國已成爲全球汽車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只是想提醒政策制定者,不要忘記是什麼讓我們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如此成功。」
就在上週,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曾就貿易問題致函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和所有27個歐盟成員國。ACEA在信中要求歐盟,緩和與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關係,並尋求與美國達成妥協以試圖避免潛在的貿易衝突。「必須認識到,與中國和美國的貿易對歐洲經濟的繁榮至關重要。」
去年10月29日,歐盟委員會不顧中方反對,宣佈結束「反補貼調查」,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爲期五年的所謂「最終反補貼稅」。根據歐委會當天發佈的聲明,在原有10%關稅的基礎上,中國出口生產商將被加徵以下反補貼稅:
比亞迪:17.0%;吉利:18.8%;上汽:35.3%;
其他合作公司將被徵收20.7%的關稅;
在提出單獨審查請求後,特斯拉將被徵收7.8%的稅率;
其他所有不合作的公司將承擔35.3%的關稅。
聲明同時說,歐盟和中國繼續努力尋找與世貿組織兼容的替代解決方案。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對與個別出口商就價格承諾進行單獨談判持開放態度。
自中國和歐盟之間就電動汽車徵稅問題發生貿易爭端以來,一方面歐方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執意發動保護主義行徑;另一方面,歐方仍多次表態,願繼續與中方談判,以達成避免徵收關稅的潛在協議。無論從具體投票還是公開表態來看,歐盟內部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早在歐盟發起反補貼調查以及傳出可能加徵關稅之初,歐洲汽車製造商們,特別是多年深耕中國市場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們都表達了強烈反對。
賓士與其本土競爭對手福斯和寶馬,被稱爲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長期以來一直深度耕耘中國市場。2023年,德國汽車製造商三分之一的銷量來自中國。
此前,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曾就歐盟公佈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答記者問。
發言人稱,中方注意到歐方發佈的公告。中方多次指出,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存在諸多不合理、不合規之處,是以「公平競爭」爲名行「不公平競爭」之實的保護主義做法。中方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中方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發言人表示,同時,中方也注意到,歐方表示將繼續與中方就價格承諾進行磋商。中方始終主張通過對話磋商解決貿易爭端,也一直在爲此做出最大努力。目前,雙方技術團隊正在進行新一階段磋商,希望歐方以建設性態度與中方共同推進,按照「務實、平衡」的原則,相互照顧核心關切,儘快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避免貿易摩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