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龍擡頭”

從每秒16格的無聲電影到120幀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所恪守的“內容爲王”的故事內核與技術進步帶來的絲滑觀影體驗,共同書寫出電影藝術與電影工業相輔相成、創新發展的精彩故事。

這一過程中,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同頻共舞、歷經歲月沉浮、如今正再度強勢迴歸。

疫情逆勢當中,中國電影人逆流而上,冷清的全球電影市場中,中國電影卻創下佳績。2021年,博納出品的《長津湖》刷新中國影史票房紀錄,不僅如此,《長津湖》在當年還斬獲全球票房第二。正如電影主控方,博納影業CEO於冬所說:“可以說我們這次已經超越了好萊塢”。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中國電影》特輯中,於冬被稱爲“金牌銷售”。但博納影業集團從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成長爲今天累計總票房超過600億元的電影全產業鏈企業。角色早已完成了升級。

“越過寒冬,博納要到世界舞臺講中國故事”——在博納進入企業發展的第三個十年中段,於冬勾勒出了下一步的戰略方向。

“中國故事”的精彩程度與日俱增。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最終達到549.15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佔比高達83.77%。全年共有73部電影票房破億,國產電影更是佔據50席。

春節電影檔完美收官,總票房80.2億,超過2021年的78.42億,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紀錄。《飛馳人生2》表現奪目,戲裡戲外都完成了自我超越。博納第五次攜手韓寒,作爲重要出品方分得“大塊”春節檔票房蛋糕。

01 開門紅

票房大賣、實施回購。博納在龍年伊始,就在產融兩端極大地提振了信心。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24年春節檔總票房突破80.23億元,超過2021年春節檔,成爲中國影史票房最高的春節檔。其中,《熱辣滾燙》獲得票房冠軍、《飛馳人生2》獲冠亞軍。

隨着電影口碑的持續發酵,票房的變化並未隨春節假期的結束而停止。目前,《飛馳人生2》正在不斷縮小與《熱辣滾燙》的距離,截至發稿日,《飛馳人生2》已經實現31.5億的票房成績。

電影的熱賣不僅令導演韓寒上演“翻身”戲碼,也讓背後的資方迎來開門紅。根據影片信息,《飛馳人生2》的出品方位列第一的是亭東影業,即韓寒創立的影視公司。而博納依舊作爲重要出品方,再度攜手韓寒。此前,博納影業與韓寒合作出品《後會無期》《乘風破浪》《飛馳人生》《四海》等四部影片共斬獲近40億票房,獲得了市場高度認可。值得注意的是,亭東影業的股權結構中,博納以11.2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大股東。

由此可見,此次《飛馳人生2》的熱賣,作爲發行方、投資人的博納都將收穫不小。

但是,儘管龍年的春節檔刷新歷史,但不容辯駁的客觀情況是,2023年全年電影市場的熱度仍未完全恢復元氣。據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2023 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總票房549.15 億元,自2020年以來全國電影票房首次重返500億元,但只恢復至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的 85.45%。復甦的同時,疫情陣痛仍未完全褪去。

而在2023年年底,博納在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中曾坦言:“主投影片表現不及預期,電影業務的營收和盈利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無獨有偶,感受寒意的除了博納,還有華誼兄弟以及北京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主投主控項目《封神三部曲》系列,雖然其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取得了26.2億元的票房,歸屬於公司的營業收入約爲5.4億元至6億元,但由於電影製作週期較長,暑期檔競爭激烈,電影製作、宣傳、發行等直接成本及間接成本較高,歸屬於公司的營業成本約爲6.1億元至6.7億元。

毋庸置疑,電影行業的“集體療傷”已經接近尾聲,各家業績表現有所不同。不可否認,萬達、光線傳媒、中國電影等成功實現了扭虧。但《飛馳人生2》的熱賣,也算是爲博納的“龍擡頭”做好了鋪墊;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回購也在強健投資者的信心。2023年11月17日早間,博納影業發佈公告,爲增強公衆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推動公司股票價值的合理迴歸,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於冬提議回購公司股份,回購總額爲4000萬元至8000萬元(含)。

根據博納的說明,本次回購的股份擬全部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博納對於2024年業績經營前景的自信。

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2月29日,博納影業累計回購公司股份約318萬股,成交總金額約爲1845萬元。

02 三個十年

如果說創業就像爬山,那麼征服兩座山峰的過程中,毫無疑問要經歷谷底。無論是行業困境、還是經營遇阻,對於深耕電影行業25年的博納而言,都已經見怪不怪。能否穿越週期對博納而言並非難題,如何穿越週期纔是這家公司值得被關注的焦點。

從電影的發行、投資、製作,再到延伸全產業鏈條。博納發展歷程中看似“困難重重”的節點,總會接續下一個階段的“成長進化”。

創業之初,於冬借錢買片,正式跨入電影浪潮,並拿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牌照。這一時刻不僅成爲博納成長曆程中的第一頁,更成爲中國電影走向普羅大衆的標誌性事件。

隨着對香港片商業價值的洞察,於冬在博納創業的第一個十年,牢牢握住香港電影引進的關閘,港片風頭一時無兩之際,博納也迅速成長。

數據顯示,2003-2008年間,博納幾乎壟斷了80%進入內地的港片發行業務,發行了包括《無間道Ⅲ》《新警察故事》《頭文字D》等賣座影片。而這一階段的積澱,也將港片基因刻印在了博納的血脈之中,爲日後的兩地合拍做好了鋪陳。

無論是之後的《十月圍城》、《智取威虎山》,還是《紅海行動》,都有着香港導演的執鞭。

來到第二個十年,博納開始多線開花。不僅從發行業務延伸到投資業務,更是在2019年取得了《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出臺後的第一張電影院線牌照,進一步夯實了電影全產業鏈佈局。

與此同時,博納於2010年登錄美股。遺憾的是,在文化衝突下,美國投資人對中國電影公司並不青睞。作爲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中國電影公司,博納影業顯得格外孤獨。2016年,博納影業宣佈私有化,正式退出納斯達克,籌劃迴歸A股市場。

2019年,博納影業全年的總票房高達112億之多,是出品成績最好的國內影企,當年全國的總票房是641億。而2020年,全國420億票房中,博納貢獻比例超26%。但彼時的於冬已經悄悄爲博納的鋪陳了新的故事線——創新主旋律電影商業化之路、重歸A股。

於冬告訴《英才》記者,“10年前徐克跟我拍《智取威虎山》,所有人都覺得這怎麼可能呢?年輕人怎麼會看呢?結果這個電影一上映就爆了,一下就給了我一個衝動,就開始拍主流大片+商業片結合。”

博納影業開啓了新的篇章,通過創新主旋律電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接二連三成爲爆款。自2013年《智取威虎山》開始,博納影業9年出品了10部新主流大片,斬獲200億票房,創造了中國影史上諸多第一。

《長津湖》系列更是把新主流大片演繹到極致。博納拍攝《長津湖》期間,疫情紛擾正劇,博納花費的核酸檢測費用就高達500萬。然而正是憑藉着這部經歷了艱難險阻才上映的影片,博納影業刷新了32項中國影史紀錄,更是締造了中國影史最高票房記錄——57.75億元。

進入第三個十年,隨着觀衆對影片類型的偏好變化加快演變,博納又迎來了新的挑戰。

03 逆風揚帆

博納的三個十年,內容爲王撐起了其發行、投資、製作的長期價值——屢破紀錄、好片不斷。

除此之外,戰略選擇也在每一次發展受阻時爲企業點燃了新的增長引擎——香港片的引進、合拍片的自立、以及主旋律大片的起勢。

縱觀博納的發展歷程,“順勢而爲”並不是博納的標籤,於冬更擅長“造勢”。也正因此,博納總能蹚出行業裡的“無人新路”。

如今,“後疫情”時代,行業復甦,博納在2023年的表現並不算理想。但於冬心裡的盤算早就已經準備好。

中國市場的體量與影響力與日俱增,博納曾經憑藉香港合拍,收穫口碑與票房。如今於冬表示,未來博納將與全球優秀電影人攜手講好中國故事,在世界上樹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和中國人形象。

一方面,背靠國內市場大本營,博納可以憑藉合拍模式嫁接海外成熟電影工業與國內巨大市場;另一方面,博納也可以順應文化自信的提升,把中國電影賣到海外。

2023年,博納影業推出了“三大片,三小片,三劇集”的創作生產格局。未來三年,每年穩定推出主投主控的三部大片,征戰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三部中小成本影片,滿足小長假和週末檔期;以及每年三部劇集。到2026年底,公司計劃爲電影市場供應18部以上的影片,爲劇集市場供應9部以上的劇集。

龍年新年伊始,博納影業業務佈局加速,宣佈攜手著名導演徐克進軍動畫電影,進一步強化“三大片、三小片、三劇集”的穩定生產格局。與此同時,博納影業旗下影城新年再擴容,首進澳門,博納國際影城澳門金銀島店開業。

2月26日,博納影業與廣東廣播電視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佈電影《克什米爾公主號》和澳門迴歸25週年題材作品《濠江潮涌》以及《珠江人家2》《欽差大臣林則徐》《明月幾時有》《南海風雲》等多部影視作品的創作生產計劃,並攜手廣州南沙區政府共建“大灣區未來影視產業製作基地”。

於冬曾在採訪中表示,之前我們也拍了好幾部好萊塢電影,跟好萊塢六大中的的福克斯拍了七部戲,我們佔了20%的投資。後來我們又嘗試獨立製片,《決戰中途島》就是博納主控的電影,我們拿中國的發行權,以發行代投資,分銷全球市場。之後我們要讓更多國際團隊來拍攝與中國有關的故事。

博納再次揚帆出海,與登陸美股時已經有着天壤之別——中國電影市場的規模已經實現擴容,《長津湖》更是在上映當年躋身全球票房亞軍。

2024年已至,博納潛龍擡頭,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 | 張延陶 來源 | 英才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