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爲繁華易匠心——記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才林
來源:經濟日報
金秋十月,稻穀飄香。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才林在江蘇省溧陽市種糧大戶王林松家的稻田裡,認真察看稻田的生長情況。只見他頭戴草帽、雙腳踩泥,時不時抓起一把稻穗仔細觀察。“‘南粳46’長勢不錯,植株挺拔、莖稈粗壯、穗層整齊,稻穗大小均勻、籽粒飽滿。王經理,今年的豐收糧到手了。”王才林說。
王才林被譽爲“南粳之父”,已從事水稻育種工作40餘載。他把“讓中國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作爲奮鬥目標,潛心培育優質水稻品種。經過不懈努力,他帶領研發團隊育成南粳系列優質稻米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1億畝。
截至目前,王才林已獲得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0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2項國家級專利、86項植物新品種權,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立下興農志
出生於江蘇省太湖之濱無錫的王才林從小在稻田裡成長,對農業有着特殊的感情。
“播種、育苗、插秧、挑擔,我樣樣都幹過。在稻田間揮灑汗水,讓我感到無比快樂。”王才林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糧食生產能力還不高,從那時起,他就立下了學農的志向,希望能種出更多的糧食。
大學本科,王才林堅定地選擇農學相關專業。研究生期間,他進一步確立了農學水稻遺傳育種的學習方向。“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正值雜交水稻的科研成果普及推廣,我國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王才林說,“在隨後開展水稻研究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優良食味大米將有廣闊發展前景。提升農業科技發展水平,促進水稻新品種研發,是生產優質大米的有效途徑。”
說幹就幹。王才林抓住當時我國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利用優良食味粳稻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南京分中心和江蘇省優質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平臺,組建起一支擁有20多名科研人員的優良食味水稻研發團隊,開始尋找好吃大米的“基因密碼”。
“良種的選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一勞永逸。要通過持續改良,優中選優,才能確保種子的質量。”王才林說。
在研究了成千上萬份水稻種質資源與食味有關的性狀案例之後,他終於找到了水稻美味的奧秘。“稻米若要好吃,根源在於調低直鏈澱粉的含量。”王才林說,經過試驗發現,直鏈澱粉含量是影響大米籽粒透明度、適口性、黏性的主要因素。直鏈澱粉含量的數值越低,米飯越軟糯香甜。
王才林帶領團隊研發的水稻新品種直鏈澱粉含量低於15%,煮出的米飯在硬度、彈性、黏性等方面均更具優勢。
潛心育良種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院內,有一塊80多畝的稻田,王才林經常來“巡田”。“農業科研的果實是地裡長出來的,搞科研的腳必須長在田裡。”這是王才林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可不要小瞧一粒種子,裡面蘊藏着高科技,所以才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王才林說,新品種培育是一個漫長且複雜的過程。培育一個新品種,要經過種質資源的篩選評價、雜交組合配置、後代材料的多代選育、多點鑑定、品種審定、產權保護、良種繁育、示範推廣等過程。
爲找到合適的品種,王才林走遍我國東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等粳稻主產區,收集了上千種粳稻品種,圍繞高產、好吃和抗病性強等優質水稻特性,進行試驗分析。
“我和團隊拿出十年磨一劍的勁頭,紮實開展農業基礎研究。”王才林說,“我們經過研究發現,雜交培育的水稻新品種從第二代開始,基因特性就會呈現不穩定狀態,出現植株高矮不齊、成熟早晚不一致等問題。這就需要在數萬個單株樣本中,選出符合要求的單株進行再次繁育,直到完成多代選育,才能使新品種的基因特性穩定下來,讓高產、抗病、適應性廣等特性顯現出來。”
對數萬個單株樣本挨個挑選、逐一試種,工作量極其龐大。爲了縮短培育時間,王才林在南京完成一代選種後,便立即趕往海南進行加代種植繁育。
夏秋停南京,冬春飛海南。年復一年,王才林如同候鳥一般,往返於南北地區的廣闊稻田,奔波在水稻優質品種試種的路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才林和團隊成功研發出“南粳46”新品種。在2019年第二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鑑會上,“南粳46”獲得粳稻組第一名。
“‘南粳46’的意思是南京粳稻、出生編號46號。我們準備以‘南粳46’爲開端,持續發力培育新品種。”王才林說。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先後育成“南粳9108”“南粳5055”等優良食味粳稻系列品種,平均畝產高達600公斤至800公斤,實現了優質與抗病、高產相統一。
談及育種事業,王才林說:“農業科研是一項複雜且週期很長的工作,必須久久爲功。我將繼續深入開展水稻育種研究,不斷探索培育優質水稻。”
田間指導忙
“一粒好種子,不僅要從實驗室裡走出來,更要走向田間地頭;一個好的農業科研人,不僅要做出成果,更要服務好老百姓。”王才林說,搞農業研究的意義在於爲更多人提供優質農產品。
2021年,江蘇省糧食集團、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蘇墾米業等部門成立江蘇省水韻蘇米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王才林擔任總經理。
“我將藉助這一新平臺,繼續做好種子研究,在爲農戶和企業提供好品種的基礎上,通過優化全產業鏈標準化種植技術,種出好品質,打造好品牌。”王才林說。
王林松曾是一名鄉村醫生,轉投農業領域之後,因爲缺乏農業種植管理技術,種植的水稻產量低、口感差。
“在我請教王才林教授後,發現我們的問題不在田間管理,而是需要更新水稻品種。”王林松說,他們決定改種“南粳46”品種。
“從挑選水稻種子到使用專用肥,王才林教授都會提供技術指導。”王林松說,他們採用科學、精細的栽培管理模式,當年出稻就實現了高產優質。
再好的品種和技術也需要得到種植戶的認可。王才林的感受是,隨着市場需求多元化,農戶對品種的要求更高更細了。“我們還根據市場需求,研發出不少水稻‘三好生’:好種,高產穩產、適應性廣;好吃,有營養、食用安全;好賣,米好吃、出米率高。”王才林介紹,目前,江蘇已經建立起10萬餘畝優良食味粳稻品種示範生產基地,創建了優良食味水稻全產業鏈技術規範和優質稻米產業發展模式,蘇米品牌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
對王才林來說,水稻育種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這一輩子都無法割捨的愛好,他將所有熱愛與心血投入其中。“擇一事,終一生,不爲繁華易匠心。種業創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將繼續深耕新品種選育、良種繁育等工作,用技術造福更多人。”王才林說。 (經濟日報記者 蔣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