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沉迷手機,不妨試試這3種辦法,只要堅持就能看到效果

在這個數字化科技時代,手機等電子設備幾乎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們如同雙刃劍,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同時也給本該以學習爲重的孩子帶來了分心和沉迷的隱憂。

在每年寒暑假這樣的長假期間,躲在自己房間裡通宵玩遊戲的孩子並不少見,而家長往往還矇在鼓裡。

等到家長察覺之時,大多數情況下已是束手無策。

他們擔心孩子沉迷手機會影響到視力、學習甚至是人際交往等能力。

但簡單的限制和禁止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甚至出現更爲嚴重的“走極端”行爲。

面對這樣的現實教育問題,不少家長深感困惑和無助。

如何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學會管控手機,培養積極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也因此成爲我們家長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我們的目的當然不是爲了把孩子與手機等電子產品完全隔絕開來,事實上也很難辦到。

說到底,就是孩子不能做好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平衡,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家長去科學引導,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實際上,我們只要幫助孩子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找到平衡,就大體上能解決好孩子沉迷手機的問題。

基於這樣的目的,在這裡,我要分享三種防止孩子沉迷手機的有效方法。

實踐證明,這些方法不僅能幫助孩子減少對手機的依賴,更能引導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發現樂趣,拓寬視野,促進全面發展。

01 讓孩子學會在喧囂中尋找內心的寧靜

孩子畢竟不是生活在一個真空世界裡,他們或許要經常面對周圍小夥伴們玩手機平板喧囂場景的誘惑。

這時候對孩子的自控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讓他們學會在喧囂中尋找內心的寧靜,是我們作爲家長的重要任務之一。

以下幾個具體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找到內心的寧靜:

1. 設定“無屏幕時間”

設定家庭中的“無屏幕時間”非常重要,有助於減少對孩子的干擾。

這可以是用餐時(家長如果邊吃飯邊刷手機,對孩子就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壞影響)、晚上睡覺前,或是在週末的特定時段。

在這些時段內,全家人都放下各種屏幕設備,共同參與其他活動,如做遊戲、聊天或戶外運動等。

2. 創建閱讀空間

爲孩子在家中創造一個安靜舒適、有足夠光線的閱讀空間。

這不光是屬於孩子的私人空間,在特定時間段,還可以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分享閱讀的公共空間,比如每週一次的家庭閱讀沙龍、讀書分享等。

我們可允許孩子參與設計和擺設這個閱讀空間,挑選他們自己喜歡的書籍等,這樣可以增加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當一個家庭中有了濃濃的閱讀氛圍,當孩子在這個閱讀空間中找到了交流分享的機會,很自然會淡化他們對手機的慾望。

3. 家長的模範引導

作爲家長,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間接或直接的影響。

我們通過減少對手機的依賴,可爲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我們不妨設想一下,當孩子看到我們是在閱讀書籍,而不是刷手機時,他們更有可能模仿這種行爲。

4. 教孩子進入冥想與放鬆的狀態

教會孩子基本的冥想和放鬆技巧,如深呼吸、正念練習等。

不要小看了這些技巧,它們在孩子面對壓力和焦慮時,能有效幫助他們管理情緒,不依賴於屏幕來尋求逃避現實。

5. 安排戶外活動

積極安排戶外活動,如跑步、踢足球、打球(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騎行、爬山等運動,或者在週末來一個遠足、採風等活動。

各種戶外活動能夠提供豐富的感官體驗,幫助孩子從屏幕世界中解脫出來,享受現實生活的美好。

02 提升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溝通

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和親子間良好的互動與溝通,能夠讓孩子感受到電子屏幕之外的溫情和樂趣。

以下是一些提高家庭成員之間互動與溝通的策略:

1. 定期家庭會議

每週定一個時間,舉行家庭會議。

在家庭會議中,讓包括孩子在內的每個家庭成員都有機會表達自己過去一週的感受、分享近期的成功與挑戰,以及討論下週的計劃等內容。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可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孩子將更多的情感從“電子屏幕”上轉移到家庭成員身上。

2. 一起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當下放縱孩子,將來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孩子沉迷手機,固然和孩子自身的自制力不足等原因有關,但缺乏使用規則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長可讓孩子一起參與制定關於家庭成員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規則。

讓孩子參與進來,可以增加他們主動遵守規則的意願。比如,可以共同決定不帶手機上餐桌,或者睡前一小時不使用容易影響睡眠的電子設備等。

3. 發掘家庭共享愛好

主要做法是發掘家庭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找到大家都喜歡的家庭烹飪、或是園藝、或是手工製作,或是繪畫音樂等藝術活動,然後再和孩子一起有計劃地開展這些家庭共享活動。

共同的愛好能夠加強家庭成員間的聯繫,同時減少孩子接觸電子設備的時間。

4. 家庭遊戲夜

針對不少孩子喜歡在週末玩手機平板的現實,家長不妨在每週末或每月安排一次家庭遊戲夜,玩一些傳統的桌遊或者戶外遊戲。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一是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孩子在現實中的情感需求得到了很大的滿足,就不容易對虛擬世界產生依賴性。

二是提供了一個無需電子設備參與就能滿足孩子休閒娛樂的方式。

5. 讓孩子參與策劃長期家庭項目

對年齡稍長、動手能力較強的孩子來說,可和父母一起策劃長期家庭項目,如家庭菜園(或花園)的修整維護、庭院工程的設計改造等。

這樣的項目一般都需要長期的投入與合作,很顯然,只要孩子參與了這些項目,並在參與中產生了一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就能夠有效地牽引他們對手機的注意力。

03 通過培養各種興趣愛好來搶佔“陣地”

想讓孩子轉移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注意力,最理想的方式之一,就是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愛好。

因此,我們要有意識地讓“興趣愛好大軍”去搶佔孩子大腦中的“陣地”,把電子遊戲統統趕出來或排擠出“陣地”。

當孩子有了真正的興趣愛好時,他們就會主動地、不自覺地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上。

時間一長,孩子自然就減少了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

1. 發掘孩子的興趣點

發掘孩子的興趣點這件事情,特別考驗家長的溝通力和眼力。

一種方法是,與孩子進行深入對話,瞭解他們真正的喜好和興趣。

另一種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哪些活動能引起孩子強烈的注意力,然後鼓勵他們去嘗試這些相關的活動。

2. 策劃和孩子興趣相關的項目

根據孩子的興趣,策劃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活動或項目。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對天文學很感興趣,可以引導他圍繞“天文學”這個專題去探究、去學習。

如果家庭條件具備,甚至可以爲孩子置辦一個小型天文望遠鏡,學習定期觀測星空,並記錄所看到的星座和天體。

孩子在忙完學習上的事情之後,還要去鼓搗自己心心念唸的宇宙太空,目標是探索星辰大海,此時哪還有心思和閒工夫去觸碰電子遊戲呢。

3. 參與孩子的活動

作爲家長,不只是要鼓勵孩子參與興趣活動,自身也應該儘量參與其中,這對孩子既是陪伴,也在無形之中起到督導的作用。

比如,週末和孩子一起上才藝班,或者在家中共同完成一個國畫作品、科技小製作等,這在增強親子關係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4. 設立目標,讓孩子在現實中也能體驗到成就感

不少沉迷手機的孩子,就是因爲長期缺乏目標,精神空虛,想從手機遊戲中找到成就感。

爲孩子設立可實現的目標,並在他們達成這些目標時給予認可和獎勵。

這樣的正面反饋讓孩子在現實中也能體驗到成就感,精神變得更加充實,淡化對虛擬世界的依賴性。

結語

作爲家長,不僅是要教會孩子學會正確使用科技(包含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更要教會他們學會在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找到平衡。通過上述教育策略,我們不只是減少孩子對手機的依賴,還幫助他們發現更廣闊的世界、更深層次的自我價值的實現。讓我們行動起來,從現在開始,不妨試試以上三種方法,只要堅持下去,相信能看到效果。終有一天,孩子在成長路上,不再只是躬身低頭看屏幕,而是挺胸擡頭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