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y.ai 用人工智能和遊戲助兒童學好英語

2014 年,伊萬·克魯科夫(Ivan Crewkov)將他的家人從塞爾維亞帶到了美國,當時他的初創公司 Cubic.AI 正準備爲其智能音箱在 Kickstarter 上發起活動。在該活動預定上線的前一週,亞馬遜推出了其 Echo 智能音箱,這讓 Cubic.AI 基本上還沒開始就夭折了。

“這是一場災難,”克魯科夫告訴 TechCrunch。“與亞馬遜和谷歌競爭毫無意義;我們最終在兩年後賣掉了公司。”

但這次經歷也不是毫無收穫。將家人從塞爾維亞帶到美國意味着讓習慣在家說俄語的女兒們進入說英語的學校。他的大女兒開始與一位在線導師合作,當克魯科夫發現導師在念腳本答案時,他下一個也是目前的初創公司Buddy.ai的想法就誕生了。

“我剛意識到,如果課程是有腳本的,我們或許能創建一個能做同樣事的人工智能角色,”克魯科夫說。“我女兒很吃力;她是我們的第一個測試者和第一個用戶。”

Buddy.ai 是一個動畫、多模式、會話式的角色導師,旨在幫助兒童學習英語作爲第二語言。該公司作爲訂閱應用程序運作,消費者可以下載。該公司還開始與巴西等國家的學校合作。

克魯科娃表示,儘管他們有基於語音的人工智能工作背景,但要讓業務起步具有挑戰性。當他們開始時,他們認爲能夠在六個月內將產品推向市場,克魯科娃現在稱這個目標“天真”。相反,這花了數年時間。

由於該產品面向兒童,該公司必須遵循《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OPA)的規定。此外,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人工智能不僅要經過訓練來理解人類的聲音,還要理解兒童用他們尚未完全瞭解的語言說話的聲音。

“我們正在試圖去了解一個 4 歲的巴西女孩,她與此同時正在努力說出自己的第一句英語,還有一個來自沙特阿拉伯的 4 歲阿拉伯女孩,”克魯科夫說道。

“有着完全不同的口音和完全不同的語言。我們剛剛纔開始在沒有像《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這般嚴格規定的國家收集數據,並且依據這些數據訓練了第一個模型。”

但該公司取得了優勢,如今七年過去了,該公司的下載量將近 5500 萬次,每年和超過 2200 萬名學生合作。

Buddy.ai 剛剛完成了一輪 11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 BITKRAFT Ventures 領銜投資,One Way Ventures、J Ventures 以及 Point72 Ventures 等參與其中。

克魯科夫稱,Buddy.ai 的融資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儘管人工智能的熱度在上升,但這一輪融資仍進展艱難。他說爲了完成這輪種子輪融資,他們與 186 位投資者進行了溝通。BITKRAFT 恰好是他們交談的第二家公司,克魯科夫表示,他們非常適合他的公司正在做的事情。

“我們特別有意尋找在遊戲領域有專長的基金,這就是我們如此鍾情於 BITKRAFT 的原因,”克魯科夫說。“一個有趣的情況是,大多數下載實際上是由那些只想和 Buddy 一起玩的孩子完成的。”

公司計劃把所有資金投入到產品開發當中。克魯科夫表示,儘管公司已存在了一段時間並且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到目前爲止,他認爲這項技術還相當不成熟。Buddy.ai 計劃在這一輪招聘一名遊戲設計主管和一名用戶體驗設計主管。

克魯科夫補充道,對於公司而言,一大推動力在於增添更多語言,並持續拓展與學校的關係。

Buddy.ai 並非唯一一家期望藉助人工智能角色來輔助人們練習新語言的公司。Univerbal 是另一家已獲 200 萬美元風險投資的公司,Loora 則已籌得 2130 萬美元。Buddy.ai 專注於兒童將英語作爲第二語言進行學習的這種方法,使其得以脫穎而出。

“我們只是堅信未來是混合型的,人工智能導師和人工智能代理能夠切實幫助到教師,”克魯科夫說。“你只需提供大量練習,且要每日練習。我們永遠都不會有足夠的教師來達成這一目標,這正是人工智能的完美應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