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聚焦·第七屆進博會丨開放發展打開出行想象空間——從進博會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動向
新華社上海11月9日電 題:開放發展打開出行想象空間——從進博會看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動向
新華社記者
可持續材料輪胎、AI智能座艙、“空中出租車”……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汽車展區向世界展現了出行領域的全新未來。
衆多全球汽車品牌產品、多路徑新能源技術競相亮相,從中能看出哪些新門道?
綠色轉型已成爲汽車行業的必然選擇——
純電悍馬來了,曾經的“油老虎”變身電動越野新星;梅賽德斯-邁巴赫帶來量產純電SUV,展現進軍電車市場雄心;豐田在全球首展額定功率爲300千瓦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新能源車型和技術繼續佔據展區重要位置。
汽車供應鏈企業也加入綠色轉型大軍:用腰果殼做成樹脂,用廢舊輪胎做成炭黑,再將這些工業原料製成輪胎——米其林展出了一款可持續材料佔比達71%的輪胎。
“計劃到2050年,米其林輪胎100%由可持續材料製造而成。”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葉菲說。
AI深度融入汽車,無人駕駛時代加速到來——
對着駕駛艙內大屏,說出今日的旅行感悟,AI自動生成一段優美的Vlog。今年,這款由大衆汽車集團在華軟件中心CARIAD中國帶來的智能座艙模擬器,展現“AI上車”的更多可能。
“未來大衆將持續加碼在華投資,尤其強化在中國的產品和技術研發。”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說。
豐田等車企展出了在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域的最新探索。“豐田與小馬智行共同開發的Robotaxi已在北上廣深進行商業化示範運營,累計行駛近4000萬公里。”豐田展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新能源“飛行汽車”打開更多出行想象空間——
今年,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展臺設置於汽車展區。“您乘坐的SD3721次由吉隆坡飛往馬六甲的航班已經開始登機。”步入時的科技展臺,觀展者可在這座迷你“航站樓”裡感受未來“打飛的”的場景。
這些融合了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最新成果的出行新可能,在進博會上賺足了眼球。
新能源汽車日趨完善的產業生態,也正孕育更多行業“黑科技”。
可實現高精度車內監測、判斷車內生命體是否存在呼吸和心跳的毫米波雷達收發器,日本知名企業旭化成將展臺最顯眼位置留給了一款與中國企業合作的汽車“黑科技”產品。
旭化成株式會社執行官、中國總代表近藤修司說,公司希望通過進博會的舞臺,與中國夥伴激發更多合作創新可能。
進博會不僅是各國企業展示最新科技的平臺,更是深化中外汽車產業合作的催化劑。
“融合發展爲我們帶來新機遇”“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新課題”——在進博會的汽車展區和技術裝備展區,從主機廠到零部件供應商,記者常聽到中外企業高管們這樣說。
從今年兩會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持續出臺促進汽車消費舉措,再到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清零”,中國不斷讓外企感受到“新”的力量和暖意。
順應國家政策,依託越發成熟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產業鏈,中外企業錨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領域持續發力。
多家eVTOL企業成爲今年進博會上的“大贏家”:御風未來和金融租賃公司浦銀金租達成戰略合作,就100架純電動力機型達成採購意向,合作規模超10億元人民幣;時的科技與總部位於阿聯酋的Autocraft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開拓eVTOL在低空旅遊、空中出行等領域的中東市場……
進博會上新技術年年有,新朋友也越來越多。今年,國際汽車零部件知名企業安波福首次參展進博會。
“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的創新幾乎都在中國推廣開來,過去那種把國外技術拿來中國市場的方式已不適應當前情況了。”安波福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說。
近期,有美國分析人士預測,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將有望進一步增長20%至25%。隨着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外資企業投資中國尋求技術合作,成爲構建開放創新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大衆汽車集團牽手安徽計劃總投資231億元人民幣,在合肥打造全球第二大研發中心;施耐德電氣金山創新實驗園二期在上海落成,顯著縮短新品研發週期……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說,跨國車企運用中國的市場、技術和制度開放等優勢,實現了“在中國,爲世界”的轉變。
外國車企持續加碼中國市場,中國車企也在積極“出海”融入全球市場。截至2023年底,中國企業在8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60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製造企業。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表示,中國持續推動對外開放,減少貿易壁壘,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至關重要,期望各方共同努力,維護開放的汽車市場。”(記者高亢、周蕊、吳慧珺、任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