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過境紐約「臺美關係勝前任」 洛時:川普政府越來越親臺
總統蔡英文11日展開「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出訪加勒比海友邦並過境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蔡英文11日抵達過境首站紐約,停留兩天,本月稍晚,她計劃回程再待在丹佛兩天;這些停留時間,顯現出川普政府對中國貿易問題、軍事行動施壓時,正與臺灣越來越親近。
報導指出,回到2006年,時任總統陳水扁出訪友邦,美國政府要求他在遠離中心的阿拉斯加州安克拉治(Anchorage)過境,他抱怨這個安排不方便、不舒適也不適當。美官員擔心,陳水扁發聲提及臺灣主權,若在高調地點過境,可能激怒中國。
如今,美政府沒有試圖掩飾蔡英文的過境行程;蔡英文去年8月成爲自1970年代以來首位訪問美聯邦機構的總統,她參訪位於華盛頓的NASA總部。此外,美國務院8日批准價值22億美元的對臺軍售案。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劉義鈞(Liu Yih-jiun)表示,蔡英文與美國的關係比前任都更好,「這個時刻,臺美政府皆希望這一步能進而加強外交關係。」
1990年代以來,美政府便同意臺灣領導人每年在出訪拉丁美洲友邦時過境美國,以舒適、便利爲由停留。過境地點、時間與行程總會成爲外界焦點,可以用來衡量美臺關係以及與中國的情勢。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小布希(George W. Bush)以及歐巴馬(Barack Obama)都熱切想與中國建立經濟關係,便會將過境地點限制在遙遠的地方如安克拉治或關島,時間甚至限制在幾個小時內,而不會以天數來計算;另外,任何會議都是低調呈現。
前總統馬英九2013年過境紐約40個小時,當時他與對岸的關係達到高峰。如今,關係似乎更加緊張,蔡英文2016年上任以來,便公開捍衛臺灣主權;就在她出發前,中國外交部對於她的行程表示不滿。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高級研究員孫雲(Yun Sun)認爲,這是一次長時間過境,紐約本身具有很大的政治意義,由於蔡英文的立場向來被中國政府批評,此次行程看來更有挑釁意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