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印度第一大智能機品牌Micromax現狀堪憂

(原標題:曾經的印度第一大智能機品牌Micromax現狀堪憂)

從Micromax滑落至市場第二,可以看出印度智能手機行業的機遇與危險。該市場蒸蒸日上,但競爭日益白熱化。

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去年其出貨量達到1.03億部,同比增長29%。

該市場快速的增長,幫助孕育了以Micromax爲首的一批本土品牌。它們以前是將生產外包給中國的製造商。而如今,三星推出更多的低價手機,那些中國代工廠紛紛攜自有品牌產品進入印度市場,致使手機價格下降,印度本土的手機廠商不得不重新思考它們的發展戰略。

Counterpoint Research新德里分析師塔倫·帕塔科(Tarun Pathak)指出,“兩年前印度品牌商對國際品牌商造成衝擊,而如今它們則遭到了中國手機廠商的衝擊。未來一年,Micromax和其它的印度智能手機廠商將會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

管理層動盪

Micromax於2000年由四位合夥人聯合創立,但直到2008年纔開始出售手機,通過與酷派、金立、Oppo等中國製造商合作快速提供低價手機來積累市場份額。2015年,它推出了超過40款新機型。

2014年,該公司的創始人團隊引進外部經理人來領導公司,當時正值Micromax在挑戰三星,力爭成爲印度最大的手機廠商。

然而,據六位前高管向路透社透露,在那不久之後,創始人團隊與新招募的高管之間便出現矛盾。據稱,這對Micromax融資進行擴張的嘗試造成了不利影響。據一位高管稱,去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放棄以12億美元買入20%的Micromax股份,原因是後者的增長計劃不夠明晰。Micromax聯合創始人維卡斯·賈因(Vikas Jain)本週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公司與阿里巴巴在未來的發展路線圖上存在分歧。

阿里巴巴方面拒絕對此置評。

數位前高管說,缺少新融資,令新引入的高管有關將研發和設計工作轉成內部自主完成的提議無法推行。該舉本來意在幫助Micromax實現差異化,與同質化的Android手機廠商區分開來。

“我們在班加羅爾聘請了八九十人來自行開發軟件和設計,但由於沒能拿到新融資,創始人對該舉措興趣不大,該團隊的計劃告吹,其辦公室現已部分關閉。”一位前高管說道。

在錯過阿里巴巴之後,Micromax也沒能吸引到其它的投資者。要知道,新融資對於實施投資軟件研發和硬件設計的計劃至關重要。一位參與融資計劃的高管稱,公司被迫縮小內部研發項目的規模。

自去年11月以來,Micromax已經至少有五位高管離職,最新的一位是上週離開的CEO溫尼特·塔內加(Vineet Taneja)。

“整個行業都受困”

與此同時,曾爲Micromax代工生產的中國手機廠商,包括酷派和Oppo,變得更爲重視印度市場。三星也開始在該市場推出更多的廉價手機。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2015年,中國品牌商在印度市場的份額翻倍至18%,對Micromax、Intex、Lava、Karbonn等印度本土的低價手機廠商造成蠶食。去年,印度品牌商的市場份額從48%下降至43%。

“現在,整個行業都因爲中國手機而受困。”賈因向路透社表示,“以往,中國的產品庫存積壓導致大幅資產減記,如今這種情況發生在了印度身上了”。

樂視、小米、聯想等中國手機廠商也與包括亞馬遜印度公司和Flipkart在內的電商合作向消費者直接銷售手機,從而節省了渠道分發和銷售成本,並直接觸達新的網購消費人羣。

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Micromax的出貨量同比下滑12.1%,而行業整體則增長15.4%;該公司的市場份額下降至13%,明顯低於2014年22%的峰值水平。

仍爲私有公司的Micromax堅稱處於盈利狀態。其四位創始人賈因、拉胡爾·夏爾馬(Rahul Sharma)、拉傑什·阿加瓦爾(Rajesh Agarwal)和桑米特·阿羅拉(Sumeet Arora)仍手握公司約80%的股權。他們在過去五年籌集了接近9000萬美元的融資。

面對三星及中國低價手機廠商的競爭,Micromax計劃在印度加大產能。賈因指出,未來6到12個月,公司計劃將本地產能從每月150萬部翻倍到大約300萬部。

該公司在俄羅斯市場已經躋身前十,它正在尋找合作伙伴來在印度以外的市場實現進一步的擴張,以及將產品種類擴大至電視機和平板電腦。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全球無線實踐執行理事內爾·茂斯騰(Neil Mawston)說道,“Micromax需要進軍更多的地區,也需要將產品線多元化。”他認爲,在這兩方面的多元化工作對於Micromax未來的發展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