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智慧城市進化 商機大無限

AI示意圖。 路透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發表2024年全球智慧城市指標,臺北市在全球142個城市中取得第16名、亞洲第五名佳績,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城市面對極端氣候變化、人口持續涌入與經濟發展遲滯等情況下,正尋求更好的城市管理與決策工具來面對挑戰。而奠基於現有的智慧城市方案基礎上,許多市政府導入各種AI技術,運用在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環境,以及醫療、經濟與教育等活動。

觀測國際指標城市,重要應用項目導入AI技術後,確實帶來新的價值。例如智慧治理,政府彙集多種市政資料,透過生成式AI建模,民衆用手機在政府網頁輸入文字或到現場與螢幕對話,就能取得特定主題的回覆內容,發展出全新互動模式。智慧環境藉由AI幫助,除對空污進行偵測並主動通報管理單位,災害處理也進化到事前預測/預防,並透過更完備資料與精準分析,提升處理效率;智慧交通領域則從有人到少人甚至無人運作,並將數位儀表板的數據進行文字摘要且提供見解,幫助各營運中心有效運作,協助城市智慧化程度再升級。

AI在智慧城市的應用

至於臺灣智慧城市發展現況,各縣市都積極與業者合作,導入AI技術至重要的智慧城市應用。例如在智慧治理部分,臺北市與桃園市整合包括市府新聞、公開資訊與議會報告等市政資料,提供民衆進行城市導覽與市政諮詢;嘉義市開發智能循線決策系統,透過AI分析提出警員在治安熱區的巡邏路徑建議,多個縣市在警車兩側加裝鏡頭,透過5G+AI進行即時車牌辨識以檢舉贓車。智慧環境部分,桃園市透過空品感測器、AI判煙系統等設備組成IoT平臺,偵測空品與煙霧狀況並主動通知偵查單位處理,降低空污延續時間。

智慧交通的應用更爲多元。桃園市與高雄市以影像協助判讀路口/月臺/車輛等情況,藉助AI與5G技術協助自動調節號誌或即時訊息通知,提高管理即時性並降低人力負荷。如有業者的智慧停車適合於戶外停車場管理,除車辨入場,搭載AI影像辨識與5G技術的攝影機可進行在席偵測,將資料回傳至智慧停車平臺進行管理。業者也開發擬真城市模型、彙集各種運輸資訊,提供地方政府進行交通管理、運輸規劃策略擬定的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這些案例說明國際與臺灣城市積極導入AI技術來優化各項應用管理。對產業界而言,AI在智慧城市領域獲得重視,產生對於設備端的新需求,相關商機持續衍生中。如IoT裝置端,晶片與軟體業者導入AI技術,例如高通、聯發科等業者推出新的物聯網晶片,高階產品在CPU外還加入GPU/NPU等處理器,搭配不同算力規格、新連網標準等方法,作爲支援智慧城市在邊際運算AI與低延遲應用的基礎。

軟體方面,晶片與軟體業者除透過AI優化設備的性能與功耗表現,並提供多種AI大語言模型(LLM)供設備商開發。因此終端產品無論是各類感測器、監控攝影機、無人機甚至路邊智慧電杆,業者採用新晶片後都將推出中高階AIoT產品爭取商機。整體而言,在目前成熟的IoT產業鏈中,AI將激勵更多ICT與新創業者加入開發AIoT產品,國際大廠也將評估擴大生態系,導入業者的裝置,用以支援新的智慧城市方案。

數位儀表板部分,城市營運單位已將所收集的各種數據做成圖表放在大型面板進行數位化管理。數位雙生技術的發展,正透過把重要的城市建物進行3D建模,加上AI視覺辨識與深度學習等技術輔助,管理人員可在精確度更高的儀表板上,對各種智慧城市應用做出更好的管控。

生成式AI技術近兩年快速發展,也被導入數位儀表板中,主要功能是將複雜圖表統計資訊轉譯成文字摘要,提供狀況處理建議等功能,爲城市管理者的整體營運效率再優化。而數位雙生方案在吸引更多城市關注與導入,包括主要ICT大廠、國際專業數位雙生業者,以及輝達等AI領域大廠都積極開發應用於智慧城市的產品,爭取與各國合作。AI爲智慧城市創造更多價值,也讓ICT廠商嗅到新商機,正將「AI x Smart City」做爲未來幾年開發新產品的重要方向。(作者是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未經MIC許可,不得轉載與作其他用途使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