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吃止痛藥恐胃穿孔!藥師揭用藥禁忌要注意

衛福部臺中醫院藥師盧雅紋指出,止痛藥常見副作用爲胃痛、胃潰瘍、以及影響腎功能或肝功能,切勿自行長期服用。(馮惠宜攝)

長期吃止痛藥民衆要當心,藥師提醒,長期使用止痛藥可能導致胃潰瘍、胃穿孔、腎功能損傷或肝臟負擔;臺中1名61歲女性因腕隧道症候羣服用止痛消炎藥超過1個月,竟然胃潰瘍合併穿孔,差點惡化成腹膜炎。醫師也建議若超過兩週仍需用藥,應定期更換藥物種類或尋求專科醫師評估。

衛福部臺中醫院藥師盧雅紋指出,止痛藥常見副作用爲胃痛、胃潰瘍、以及影響腎功能或肝功能,其中,國人常用的止痛退燒普拿疼類藥物由肝臟代謝,雖不傷胃,但每日500毫克不得超過8顆,過量恐傷肝。

另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易傷胃或傷腎,有腎功能不佳或胃潰瘍、肝硬化等疾病民衆,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病史與用藥史,做好劑量上或藥物選擇上的個別化調整。

盧雅紋建議,需長期使用該類藥物者,應找專科醫師評估查找疼痛原因,並注意止痛藥物的劑量與療程,並避免與抗凝血或類固醇等藥物長期並用,可能加重胃潰瘍、甚至嚴重胃穿孔的風險。

臺中醫院消化外科醫師徐天佑說,這名61歲婦人因持續腹痛、發燒就醫檢查發現她已出現腹膜炎症狀,追問下婦人才坦承因腕隧道症候羣服用止痛消炎藥超過1個月,懷疑就是因藥物副作用造成胃潰瘍合併穿孔。

徐天佑也提醒,非類固醇類的抗發炎藥、止痛藥傷胃,使用該類止痛消炎藥物最好搭配胃藥使用,超過兩週以上長期使用患者則建議每一到兩週就更換不同類型止痛消炎藥物,降低長期使用造成胃潰瘍、胃穿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