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陽明擁利多 股價逆勢揚

法人認爲,去年紅海危機改變全球海運生態,今年1月延續供不應求的趨勢,長榮海運營收重返400億大關,2、3月只要能維持過去表現,第一季的營收就能大幅成長。圖/長榮提供

長榮、陽明熱門權證

美國將對中國大陸製造和註冊的船舶課徵泊港費,由於陸籍船隻佔比較低,臺灣貨櫃三雄將不受影響,長榮(2603)、陽明(2609)股價逆勢上漲。外資2月以來買超長榮1.9萬張、陽明7.4萬張。

政府相關單位指出,美國相關政策尚在提案階段,實施與否和日期有待觀察,即使政策上路,航商也可以重新調配歐洲、美西、南美航線的船舶配置,優先安排非陸制船舶航行美國線。

爲提升競爭力,長榮將透過2家子公司購入新型節能船11艘,耗資臺幣1,000億元左右。

法人認爲,去年紅海危機改變全球海運生態,臺灣貨櫃三雄營收和獲利表現亮眼,今年1月延續供不應求的趨勢,長榮海運營收重返400億大關,2、3月只要能維持過去表現,第一季的營收就能大幅成長。

陽明海運1月營收175.92億元,月增2%、年增25.69%。展望全年表現,法人認爲,市場持續關注紅海危機發展,以色列和哈瑪斯停火協議進入第二階段,是否能永久結束戰爭仍要視後續談判結果而定,但航商短期內將難以復航蘇伊士運河,需在人員和船隻安全獲得確保下,纔有可能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