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篩檢 45歲以上族羣受惠
國健署今年元旦起擴大腸癌篩檢對象。(國健署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有鑑於中壯年族羣腸癌發生率上升,國健署今年元旦起擴大腸癌篩檢對象,從原本50歲以上下修至45歲以上,而具家族史者,也從45歲以上放寬至40歲以上,約新增199萬人受惠。專家觀察,45~49歲民衆,有大顆息肉的機會和50~54歲已不相上下,鼓勵民衆善用篩檢補助,遠離腸癌威脅。
大腸癌是國內發生率第2高的癌症,2022年的新診斷個案高達1萬7643人,2023年更奪走6791條人命。每29分47秒,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每77分24秒,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發生年齡、死亡年齡的中位數分別是67歲、73歲。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2007~2022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45至49歲大腸癌發生率有增加情形。透過定期篩檢及早確診、及時治療,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且大腸癌第0至1期的個案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臺灣年輕大腸癌發生率在全球名列前茅,臺大醫院2015~2019年間的健康檢查數據顯示,45~49歲民衆有大顆息肉的機會和50~54歲已不相上下。
國健署今年元旦起擴大腸癌篩檢對象,民衆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醫療機構,等待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即可。
新春佳節將至,國健署建議民衆掌握「3多、3少、3去」飲食原則 :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享用美食的同時,多食用蔬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類攝取,並保持規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