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上天”,幾個意思?

航天IP正在加速破圈。

這幾年,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天問一號、多顆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業務衛星發射等備受關注,航天事件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熱點,相關的各種熱搜話題不斷,帶動了航天IP的火熱。

最近,星河動力航天公司在酒泉成功發射穀神星一號(遙十六)運載火箭,順利將雲遙一號37-40星、吉天星A-05星共5顆衛星送入535km太陽同步軌道。而此次發射任務中,穀神星一號火箭不僅外部塗裝了身着宇航員制服的SPACE MOLLY,還搭載了一體由星河動力與泡泡瑪特共同設計的SPACE MOLLY,這也成爲首個進入太空的潮玩公仔。

這並非泡泡瑪特第一次玩火箭發射,早在一年前,泡泡瑪特另一款人氣IP SKULLPANDA,就被首次塗裝在朱雀二號箭體上完成了發射升空。

目前在航天領域,經過近十年發展,除了國家隊外,國內目前還有以星際榮耀、星河動力等爲代表的民營火箭公司,以及銀河航天等多家商業衛星公司。2024年,商業航天作爲"新增長引擎"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進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

航天科技的高熱度、商業航天的"起飛"以及政策的加持,也讓潮玩、遊戲、影視等一衆新興文化品牌參與其中,它們緊跟航天熱點事件,或爲自有IP設計航天主題,或打造全新航天IP系列,通過植入航天精神、科技文化等元素,爲文化產品增添更豐富的內涵,讓更多的消費人羣捲入到對航天文化喜好中來,實現了品牌、產品以及商業的多項奔赴。

1、從聯名產品到塗裝上天,航天IP熱度高漲

衆所周知,航空航天技術是高科技的綜合應用領域,也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體現。作爲世界上航天技術領域的代表之一,中國航天近年來發展迅速、成就顯著,成爲我國對外展示科技、文化和形象的重要IP。無論是文學、影視、遊戲、實景娛樂,還是潮玩、藝術創作等各個文化細分領域,通過不斷輸出優質航天文化產品,近年來與不同品牌的跨界合作案例,也讓我們看到了航天的更多可能性。

此次穀神星一號(遙十六)運載火箭刺破蒼穹,身着宇航員制服的SPACE MOLLY懷抱地球模型,快速升空,讓泡泡瑪特又刷了一次"火箭"。而如果再拉長週期,泡泡瑪特也早與航天IP建立了強關聯。

2020年,"嫦娥五號"成功取樣返回後,泡泡瑪特發佈了"MEGA SPACE MOLLY 1000% 月岩"。2022年,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任務圓滿成功,泡泡瑪特又推出了"MEGA SPACE MOLLY 1000% 天闕",推動更多航天文化愛好者愛上潮玩。2023年12月,成功升空的藍箭航天自研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箭體上塗裝有泡泡瑪特IP之一的SKULLPANDA庭前墨梅系列的形象剪影。2024年5月,MEGA COLLECTION與中國火箭聯合推出MEGA SPACE MOLLY 400%天擎,將潮玩與航天結合,致敬在從無到有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的中國航天人。

另一個潮玩品牌名創優品,也在之前與中國航天合作,先後推出了"火星概念店"、火星列車、"下一站火星"等航天太空主題的跨界活動。

除了潮玩,影視以及遊戲也在加大對宇航文化的合作滲透,航天IP持續保持高熱。

比如騰訊就將流行文化與航天文化相結合,在2021年推出了一部都市愛情題材作品《你是我的榮耀》,借男主角於途的航天科研人員職業背景,引出航天人工作、生活及家庭的方方面面,讓觀衆看到航天榮光的另一面。2022年,騰訊旗下的手遊《王者榮耀》還上線了"航天"英雄主題皮膚,以一種故事化的方式吸引了年輕用戶羣體對航天的興趣,讓相關的文化內核能夠深層次地觸達遊戲玩家大衆。還有電魂網絡的代表作《夢三國2》,通過與中國火箭的合作,在遊戲內植入火箭元素,完成不同次元和載體之間的對話、互動,以遊戲的數字形式,讓更多用戶瞭解中國航天,讓更多人看到中國航天、中國文化和中國夢想。

品牌和產品聯名之外,一些企業和航天還有很多深度合作的模式。比如2020年9月15日,國內首個由互聯網公司B站定製、用於科普傳播的視頻遙感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 成功升空,將在衛星拍攝的海量遙感視頻、圖片數據基礎上定期更新科普視頻,併爲B站用戶定製拍攝任務,用衛星航拍地球。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文化+航天"的雙向奔赴也得到政策面的支持。去年10月,廣東省在印發的《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中提出,要推動大衆消費創新應用,比如鼓勵開發航天文創與科普產品,推動商業航天IP內容孵化、品牌授權,打造影視媒體、遊戲動漫、手辦模型等衍生產品。

目前來看,從文創產品的聯名設計、開發和科普,再到對火箭塗裝、送產品上天這樣更具創意性、影響力的跨界合作,一系列新興的潮流文化品類的推出和發展,不斷豐富航天IP,給予用戶更豐富的渠道和方式瞭解中國航天事業,以最時代化的方式將航天內容傳播到廣泛的用戶羣體中去,推動航天領域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2、"文化+航天"跨界的商業想象

中國航天事業從1970年到今天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離不開國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繼承與創新。載人航天的"神舟系列"、探索火星的"天問系列"、月球探索的"嫦娥玉兔"、祝融號、墨子號、悟空號……這些富含深意的中國式命名正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產物,作爲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符號,也是中國民族性格、審美情趣、精神文化的系統折射。

潮玩、影視以及遊戲等文化創意類企業,通過與航天IP的跨界合作,也讓外界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的巨大魅力,分析來看有三個方面的價值體現:

其一、新興的文化類產品,極大豐富了中國航天的傳播載體和形式,讓航天文化變得更爲具象和可感知。

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持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爲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但在大部分人眼裡,航天行業仍是個神秘晦澀,遙不可及的領域,其中一些高科技知識更不易被大衆理解。

對於航天文化、精神以及技術的傳播,我們需要用大衆可以接受的方式尋找新的接觸點,除了用海報、科普長圖、圖像圖文等傳統形式外,還可以跨界搭載到公衆可以接觸到的產品上,通過形象化的記憶和沉浸式的體驗,建立大衆對中國航天的感知。繼續展開更多領域的航天跨界合作,包括文學、影視、遊戲和藝術創造等,不斷地突破具象侷限輸出優質的航天文化案例,給予用戶更豐富的渠道和方式瞭解中國航天事業,推動商業航天產業化創新發展。

比如此次與星河動力合作的泡泡瑪特SPACE MOLLY是爲宇宙探索設計的MOLLY形象,MOLLY頭戴宇航員頭盔,在宇宙中勇敢前行、無畏地探索着未知的一切。還有《你是我的榮耀》這部劇,正是因爲男主於途的閱歷、糾結、選擇、堅持,讓我們看到了航天人的不容易,讓觀衆在追劇的同時對航天事業更感興趣,對航天人有了更多的瞭解。

其二、通過各個文化受衆羣體的跨界和破圈,實現中國航天事業的擴圈,提升商業價值。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加上受影視、動漫、潮玩影響,中國的航天迷羣體越來越大,航天產業和文化產業的融合勢不可擋。航天IP衍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更是吸引着各大企業爭相入局,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品牌與中國航天合作,以宇航文化IP爲內核的跨界合作及產品研發,不僅可以幫助航天文創擴大"朋友圈",同時跨次元互動碰撞也爲品牌的熱度急速加溫。

無論熱門影視、遊戲還是潮玩,每個文化品類或IP產品都擁有爲數衆多的粉絲,這也是航天文化可以觸達的用戶池。以潮玩爲例,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潮玩的核心消費羣爲15-40歲消費者,其中以Z世代爲主要消費羣體,到2025年潮玩的核心消費人羣將突破1億人。

而泡泡瑪特旗下的Molly、SKULLPANDA、Dimoo等具有較大粉絲基數的潮玩IP,基於其自身調性與知名度,與航天的跨界聯名,能夠讓潮玩愛好者捲入到對航天文化了解中,放大中國航天的影響力。這樣的跨界聯名合作,還能夠搭建起從觸達、認知、互動到消費這樣的閉環,進一步提升中國航天的商業價值。

其三、隨着國內衆多文化品類的出海,有助於中國航天進一步走出去,成爲一種世界語言。

一方面,近年來中國航天成功進行載人航天飛行和月球探測等任務,使中國在國際航天舞臺上嶄露頭角,提升了中國的國際聲譽和地位,這種積極的形象塑造有助於推動國家的外交、經濟和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以遊戲、潮玩、網文、影視等爲主的數字文化產品也在加速走出國門,成爲我國文化出海的代表,中國文化也被全球消費者知曉。它們整合並創新文化表達模式,通過主動傳播與融合敘事的海外輸出,向全球青年羣體展現着絢爛多姿、立體豐富的中國形象。

同樣以潮玩爲例,截至2024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港澳臺地區及海外門店數量已達到92家(含合營),機器人商店達到162臺(含合營及加盟),覆蓋中國港澳臺、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官網獨立站的產品銷往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隨着中國製造與文化影響力在國際市場的提升,藉助這些渠道我們可以打破文化壁壘,巧妙融合中國傳統文化,以航天精神作爲內核,塑造出具有完善世界觀與深厚文化背景的中國航天文化,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當前,文化產業在科技研發與創新中發揮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只有將科技與文化緊密結合,才能推動產業的創新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可以想象,當更多的潮流文化企業,以文化創意與現代科技,締造出更多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角色和故事,華夏文化譜系也將在全球視野下,成爲一種更加普世、也更爲深入人心的"世界語言"。

3、結語

當前,航天技術的快速進步推動了全球航天經濟指數級增長,而中國商業航天也正在迎來重大窗口期和機遇期,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都在聚集,在這個過程中,航天文創IP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也在持續擴大,有望成爲一種消費新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