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海山鎮:破解海島鹽鹼地難題,鋪就“百千萬工程”新“稻”路

夏日炎炎,潮州市饒平縣海山鎮達南村糧食生產示範基地呈現出一派喜人的景象。廣袤的稻田裡,農戶們駕駛着收割機,穿梭其間,將一簇簇金黃的早稻收入囊中,這片曾經的鹽鹼地如今已成爲了海島上的“新糧倉”。

近年來,海山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凝聚多方合力,以解決海島“老大難”鹽鹼地問題爲切口,依託糧食種植生產示範基地創新推行“三步走”戰略,積極探索鹽鹼地改良途徑,以農業智能化、機械化有效盤活撂荒地,鋪就海島“百千萬工程”新“稻”路。

凝聚人才力量,攻克鹽鹼地種植難題

海山鎮作爲潮州全市唯一的海島鎮,其鹽鹼地問題長期困擾着當地的農業生產,導致種植難度大、效益不高。爲了突破鹽鹼地制約耕作的技術瓶頸,海山鎮黨委與各村組織緊密合作,充分利用組團幫扶的資源優勢,攜手汕頭大學科技特派團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調研與分析,積極探尋鹽鹼地改良辦法。

據介紹,海山鎮緊緊抓住撂荒耕地整治契機,先將達南村13畝撂荒鹽鹼地作爲水稻試驗田,在科技特派員團隊精心指導和科學培育下,該地塊被改造成1年2造的水稻田,每畝產量高達425公斤,此次鹽鹼地改造項目還帶動了周邊43戶農戶的參與,實現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精選種植品種,促進農民增收

達南村水稻種植戶林先生表示:“農業現代化,品種是基礎。選擇耐旱、抗逆、高產的水稻品種,纔有好收成。”爲破解鹽鹼地種植難題,海山鎮黨委聯合幫扶工作隊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調研鹽鹼地狀況。他們改變傳統思路,從“改地適種”轉爲“改種適地”,通過多次引進與試種篩選“擇優”,最終爲達南村糧食生產示範基地的量身定製了“精準施種”方案,成功選定了“Y兩優911”優質水稻品種。

據瞭解,該水稻株型鬆散適中、分櫱力強、穗大粒多、不僅高產穩產,米質也極爲優良,且抗倒力強,能夠很好地適應海島鹽鹼地的“鹹度”環境。每年春耕時,這些秧苗被有序地栽種進水田,隨風搖曳,展現出勃勃生機。隨着“Y兩優911”的成功種植與推廣,海山鎮的水稻試驗田種植面積也實現了顯著增長,從最初的13畝擴大至80畝,海島“鹽鹼地”正煥發新顏。

強化科技賦能,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現代化,不僅讓農民有了“聚寶盆”,也讓“糧田”變“良田”。此前,13畝水稻試驗田人工插秧就需3天,種植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且移栽質量和成活率面臨挑戰,導致不少農戶對此持觀望態度,不願承包。爲改變這一局面,海山鎮黨委多方統籌,引進新型現代化農機設備,並大力完善示範基地基礎設施。通過打造深水井實現機械化抽灌水,修繕排灌溝渠、機耕路,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用水條件,逐步擺脫了降水不足、“靠天”吃飯的困境。

此外,海山鎮還示範推廣水稻育秧機插技術服務,並引進了無人機進行施肥施藥作業,爲水稻生長提供了精準、高效的“營養”補充。這些機械化作業方式的廣泛應用,不僅極大地解決了農業生產中“用工貴、招工難”的問題,還顯著提高了種植效率,促進了水稻的增產增收。

文、圖 記者 曾柯權 實習生 許舒怡 通訊員 饒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