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蓮:美已預料「中華民國臺灣化」 不給軍事保證期望
臺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引述美方史料表示,美國於1970年代已預測「中華民國臺灣化」趨勢,並認爲美國必須讓臺灣人知道,「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必然會自動轉移到新政府,以降低臺灣獨立政權對美國願給予軍事保證的期望;美國要臺灣肩負起自我防衛責任,至今仍是美對臺重要原則。
國史館今、明兩天舉行「戰後臺美關係-從經濟發展到國防安全」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發表「美國國家安全與對臺政策檔案選譯」第五、第六冊,內容涵括美國總統布希至柯林頓時期(1989年至2001年)對臺政策解密文件,以及美國國會針對「臺灣關係法」聽證會等重要過程紀錄。
陳翠蓮在會中以「戰後臺美關係與民主化」發表主題演說,並與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陳怡凱、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進行綜合座談。
陳翠蓮會前受訪表示,演講重點在於1950年代至2000年各個不同階段的臺美關係演變,美國在各階段雖有不同對臺政策,但有一些核心是不變的,例如臺灣在西太平洋戰略安全上,對美國而言是關鍵角色。
陳翠蓮在演講中指出,美國於1970年代已預測「中華民國臺灣化」趨勢,臺灣人遲早會主政,且大多數臺灣人傾向獨立,而非與中國統一。而當時美國大使館資深官員奧斯本(David L. Osborn)曾提醒美國政府,倘若臺灣人掌握政權成爲分離的政治實體,且願意負起自我防衛的全部責任,美國並沒有理由抱怨。
陳翠蓮表示,奧斯本同時也提醒美國政府,可以尊重臺灣化政府的未來走向,但不應向臺灣人傳達錯誤的訊息,而是必須要讓臺灣人知道,「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必然會自動轉移到新政府,以降低臺灣獨立政權對美國願繼續給予軍事保證的期望。
陳翠蓮認爲,現在看來,美方當年對此趨勢的預測和討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既視感,美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同時,也逐漸將焦點轉向臺灣這塊土地上人民的想法,不再完全以中華民國政府爲重心。
陳翠蓮提到,美國所設下「不必然提供臺灣獨立軍事防衛承諾」的底線,要臺灣人自己肩負起自我防衛的全部責任,至今仍是美方的重要原則。
陳翠蓮解釋,過去臺灣人在威權體制下自顧不暇,沒有力量對集體命運發聲,也多次錯失表達集體意志的機會;但臺灣民主化之後,已有能力透過民主機制表達集體意願的政治共同體,如何在國際社會獲得公平合理的對待和地位,是臺灣人要回應自身集體認同與現實需求無法迴避的問題。
在新書座談會中,張國城談及,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支持與關切,不是基於利益或是第一島鏈的戰略價值,而是基於道德、價值與承諾;臺灣應該注意的是,美國是否會在這一些道德價值上有所退卻。
陳怡凱從國際法角度分析,「臺灣關係法」雖然是美國國內法,但從法律內容以及美國與中共建交的條件來看,美方與中共在臺灣議題上仍存有不少爭議。美方保持對臺軍售防衛性武器,取得中共領導人口頭承諾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美臺協定維持法律效力,繼續維持與臺灣人民的實質關係,這些事實的背後都有其國際法意涵,美方並未移轉檯灣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