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俊/親身經歷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

甫新啓用的清華文物館,邀請攝影大師莊靈於近日演講「故宮文物南遷故事」。莊靈先生爲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莊嚴先生哲嗣,隨着文物國寶南遷,見證其中的顛沛流離、困難重重,是目前唯一能現身說法、生動講述「故宮文物南遷故事」的前輩。

故事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讓國民政府警覺到北京可能淪陷,故宮國寶不容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開始策畫文物南遷。最終克服重重阻力,於一九三三年,分裝一萬三千餘箱,沿三路南下,輾轉存放於上海英法租界,隨着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成立,移往南京朝天宮存放。之後因爲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文物又分南、中、北三路西遷,最終均遷往四川境內。

莊嚴正是時稱北平故宮之第一批八十箱南遷文物的負責人。一九三七年剛結束「倫敦展覽會」運抵南京的精品,加上未提選赴展的「散氏盤」和〈快雪時晴帖〉等諸多傳世孤品要件,隨即登輪,經南昌至漢口,在武昌轉汽車抵長沙;隔年十一月運往桂林,再遷至貴陽安順華嚴洞存放,由莊嚴出任安順辦事處主任。期間揀選了一百件貯於洞中的文物,赴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一九四四年冬,再遷往四川巴縣。

中路與北路也歷經艱辛,翻山越嶺運抵四川,總計搶運出一萬六千餘箱文物,近三千箱文物因長江下游已封鎖而滯留南京。抗戰勝利後,西遷文物於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九日全部運抵南京,同時也向日本索回部分遭到劫掠之文物。

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徐蚌會戰失利後,決定揀選精品運往臺灣,首批七百餘箱文物由包括莊嚴等九名人員押運乘艦,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抵基隆港,隔天清晨改裝載於火車運至楊梅倉庫存放。次批三千五百餘箱文物隨即運抵基隆港,連同首批文物,均於一九四九年一月轉運到臺中糖廠兩棟倉庫內。末批一千兩百餘箱文物,在二月押抵基隆港,轉運至臺中糖廠。總計有五五二二箱文物運抵臺灣,直至一九六五年遷移到外雙溪臺北故宮現址。

一九三八年,莊靈在南遷文物的落腳地貴陽出生,童年時期便跟着家人,因父親護送南遷文物而輾轉播遷於中國西南、東南等地。可以說,莊靈目睹與親歷了故宮文物南遷的過程,並在文物遷臺後,一起與家人先後居住在文物借存的臺中糖廠倉庫外圍,和臺中霧峰被稱爲「北溝故宮」的家屬宿舍。

莊靈先生的敘述生動感人,特別是在貴陽華嚴洞,常與三位兄長一起協助父親莊嚴曝曬國寶級書畫,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夜晚並由父親引導玩文字接龍遊戲,例如提到〈快雪時晴帖〉,要以王羲之、東晉等接龍,機遇非比尋常,頗爲引人入勝。

經搶救來臺的「故宮三寶」之一「毛公鼎」,是前外交部長、清華大學教授葉公超於抗戰期間,在敵後被日本軍方逼問時,堅持不供出「毛公鼎」的下落,才得不落入敵手;一九四六年由富商陳詠仁將此鼎捐獻給國民政府。

「毛公鼎」銘文最末,如許多青銅古鼎銘文鐫有「子子孫孫永寶用」字樣,可見先人以子子孫孫爲念,充滿智慧與善念,也顯示保存文物對一個民族文化與精神發揚的重要,吾人應對一路護送文物安全南遷的先賢深深致敬。

(作者爲中研院院士、清大特聘研究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