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那些說“活着沒勁”的孩子, 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答案很扎心
“弱現實感”是這一代青少年的一個顯著特徵,陳默老師結合長期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的臨牀實踐以及對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研究,總結出10大成因。
字字珠璣,振聾發聵!每一條都當引發家長、老師的警醒和反思!
作者:陳默,著名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本文來源:公衆號“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爲星標”哦!
掃描二維碼,報名開放日
“弱現實感”是指在現實生活中難以體會到意義感,個人度過的時光是被安排好了的,久之無主動尋求自主生活內容的需求,整個生活處於被動狀態,在虛擬世界裡得到情感體驗,不會也不能處理現實事務的當下都市青少年的一種存在感受。
這是當下青少年與前幾代人相比所具有的明顯特徵。
當下青少年的生活幾乎無主動尋求的可能。沒有主動找到興趣點的可能,因爲不等自己發現早已被家長確認好了;沒有冒險探索的可能,因爲任何活動都是家長帶領的。
這樣生活情形下的青少年內心孤獨感強。這種孤獨是無法將內心世界描述出來,是感受無法讓別人理解。所以他們學會關閉內心世界,讓寂寞感緊緊抓住自己,有的孩子在處理不了極度孤寂的情感時自傷自殘,也有的孩子總是在想:無意義的人生不如不過。
這使得他們的師長無法理解,認爲爲他們提供了優渥的生活卻沒有換得他們積極的人生狀態,因此想盡辦法糾正他們、教導他們,卻因不瞭解他們真正的需求而挫敗。
我認爲,有必要探究一下當下青少年“弱現實感”的成因。
一、面對高焦慮的養育者
當下青少年的父母和大多數老師都生活在改革開放以後,這代人在市場經濟中需要學會選擇,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他們的生存狀態是進取的、沒退路的。同時,他們的生活裡有很多機會。所以打拼是他們的基本生存狀態,而打拼就意味着競爭,競爭使他們始終處在高焦慮之中,生怕自己擁有的會失去,生怕別人優於自己。
不少移民城市的家長和老師,焦慮程度會更高一些,因爲在這個城市裡他們沒有財富根基。爲了生存,他們快速增收使自己得以安身立命,殊不知可以讓人安心安神的從來都不是財物。真正讓人安心的是有精神上對人生意義的洞見,有精神上的追求和滿足,但絕大多數養育者是達不到這個高度的。所以,青少年的養育者處於一種常態的焦慮情緒當中。
低齡兒童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全,是直接受教養者(尤其是母親)影響的。進了學校後,老師們同樣不斷傳遞焦慮,他們只能學會繃緊神經,不能鬆弛。久之,神經就失去了彈性,出現兩種極端的症狀,要麼強迫緊張,要麼毫無動力,絕大多數會是後者。
養育者的焦慮是廣泛性的,在孩子的學業上尤其強烈。因爲這一代養育者本身切切實實得到了讀書帶來的“紅利”。比如從山溝裡來到大城市,比如名校畢業被分配到較好的工作單位。所以文憑的重要性對這代人來說是致命的,於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劇場效應”。
一個職場人,8小時在焦慮中度過,但回家後還可以放下,多少能得到調劑。但孩子們不可能,學校的8~9個小時裡活在緊張中,回到家也許更緊張。
神經長期得不到鬆弛,沒了調節功能,就會表現出機械地服從,領受任務—機械轉動—完成任務,絕大多數孩子是如此往復。
有極小一部分是:領受任務—急速轉動—怕完不成任務—焦慮症。
還有極小一部分是:領受任務—不動—怕完不成任務—輟學—抑鬱症。
各類神經症的青少年發病率呈幾何級數上升。
當下的青少年感受不到爲過好日子而學習、爲改變命運而學習的現實意義,他們怎麼會有動力學習?無學習動力,進而無人生動力。
二、高焦慮的學習環境
當下學生所處的學校環境連空氣中都瀰漫着焦慮。“決戰一百天,打好中考戰”“現在浪費時間一時,未來浪費時間一世”……校園裡的標語時刻在提醒:你要抓緊,你必須有緊迫感!
小學五、六年級的課堂裡,學生就會不斷聽到老師的告誡:你不抓緊就去不了好初中,進一步就不會有好的人生;初一的課堂里老師就會提醒:初中只有三年,現在不抓緊,你中考就無望,而中考是決定命運的考試;高一進校,老師明確地告訴你:你若不抓緊,就不會再有機會了。
每門學科的老師走進教室,都無例外地告訴學生,這門學科你必須重視,要保證學習時間。學校的表彰針對的是學習成就,介紹高學業成就的學生一定不忘介紹他是如何克服貪玩心理,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的經驗。
就算學生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焦慮的學校管理者還是認爲不夠。關於提高學業的途徑,沒有哪個理論證明過只要加強學習時長就可以實現,有不少例證還正好相反。但被焦慮情緒緊緊抓住的老師只會催促學生“抓緊”。學生學習的時間越多,老師工作的時間就越長,打理個人生活的時間就越短。加之老師也是家長,看着學生的學習就會想到自己孩子的學習,從而越發地焦慮,不斷把焦慮情緒傳遞到學生身上。
孩子們整天身處焦慮者的包圍之中,累的不是身體而是心。當心累到一定程度,面對現實的無意義感就會油然而生。許多學生會問:“我這麼累爲了什麼?”每天機械地過着相同的日子,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焦慮指數就會直線上升。
三、高競爭的同伴關係
學生在學校除了接受知識傳授,還要學會與同伴交往。與同伴友好交往不僅需要技巧,更重要的是心態。老師常希望成績相仿的同學展開競爭,有的在考試前就提醒學生要把某某作爲參照、超越他。還有的將考得好的學生的座位排在前,考得差的排在後。所提供的價值取向就是超越別人,強調學生之間的競爭關係,學校實際上成了競爭場,尤其是優等生之間。
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同伴交往幾乎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們要拉開和父母的心理距離,從友誼中汲取力量,但得到這種力量並不容易。因爲人一旦想着超越別人,就會去防範別人,一旦互相防範,交往的興趣也就消失了。
學生每天所處的環境讓他們不能向同伴敞開心扉,彼此之間既無分享快樂經歷的可能,也無分享學習心得的可能。缺乏心理力量的青少年自然感到無助、缺乏支持,一旦扛不住就覺得現實所要求做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無意義。
一些不想上學的學生就是因爲在學校裡沒朋友。他覺得別人都是對手,即使對自己好,也是假惺惺的。嚴重的甚至會恨同伴,爲什麼他學習可以那麼好?有些老師認爲,學生之間競爭越激烈,學習效果就越好。學生無形中接受了“人與人就是競爭關係”的價值觀。
當競爭讓人心累,自然就會想到,“難道今生今世都要這樣競爭下去?這就是做人的意義?”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對奶奶說:“奶奶,我想像你一樣退休,退休多好呀,可以和老朋友玩而不用比誰的成績好。”潛意識中,退出競爭是很多學生的願望。
四、過早的網絡生活
當下的青少年有兩個世界,一個實體的,一個網絡的。這兩個世界都給他們帶來情感體驗,有時虛擬的那個可能更甚。
他們還在母親懷裡吃奶時就看見母親拿着手機;嬰兒期就在視頻上看故事,跟着虛擬人物嬉笑怒罵;幼兒期的他們就可以直接上手操作了;童年期的他們已熟練操作電子產品,並進行學習和娛樂;青春期的孩子們已是電子產品使用的生力軍,購物、交友、娛樂,都可以在線上進行。
線上線下已是不能區分的生活形態。在虛擬世界裡可以得到真切體驗,在現實世界裡倒有可能一片茫然。因爲現實世界由家長引領,虛擬世界是自己前行。他們已經習慣於一切上網找答案,與師長的交流越來越少。
這種生活狀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當下的家長如果延續自己父母的家教模式來應對當下的孩子,是不可能奏效的。大多數家長只能不停地勸告孩子不要整天拿着手機,這就更加導致青少年遠離家長,躲進自己的網絡世界裡。
當下的青少年就像一羣腳不沾泥的小仙人,被動、茫然地面對現實世界,主動、積極地投身虛擬世界,他們在虛擬世界裡暢遊,自覺或不自覺地迴避現實世界。有些職場青年感覺職場壓力太大,乾脆辭職回家,一頭扎進虛擬世界裡去放鬆了,如同迴歸。有些學生無法面對高壓力的學習,輟學回家,一待就是一年半載。
虛擬世界裡長大的孩子很少關心外面世界的變化,如果得到現實利益需要他們付出大量精力的話,他們寧可不要。因此,有些年輕人已經表現出低慾望的傾向。網絡是他們的精神家園,但越來越遠離現實體驗的他們只能讓現實感變得越來越弱。
五、無羣體遊戲的成長養分
當下的孩子無論是幼年還是青少年期,都幾乎無羣體遊戲的可能。不能想象當下的孩子可以十幾個聚在一起,不在大人監督下自己設定規則一起玩。
羣體遊戲是孩子成長的心理養分,它可以治癒孩子的心理創傷,可以教孩子學會在羣體裡控制情緒,學會與不喜歡的人合作,懂得有羣體的地方就有規則,不守規則會被羣體排斥。孩子的社會適應力在羣體遊戲中得以培養,可以學會應對他人,自然地與他人相處。
千百年來,兒童自由自在地嬉耍、結伴遊玩的情景,如今已不復存在。當下的孩子幾乎所有的遊戲都在成年人“監控”下,沒有離開成年人視線的自由活動。
沒了羣體遊戲的孩子,創傷無處治癒,到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各類神經症就爆發出來。我們見到太多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有的爆發起來不計後果。幼兒園和小學的老師經常反映,有打自己耳光的、頭撞牆的、砸椅子的……
從未有過羣體遊戲活動的孩子,心理就像缺了某種營養一樣,對他人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說話做事無分寸,與人相處時不自然,合作時無進退協調能力。
習慣於個體化的孩子,羣處時總覺得彆扭,與他人無共同語言。如果羣體活動時受了挫敗,他們馬上就躲進個人的天地,並且認爲沒必要在羣體裡受罪。有的主動屏蔽羣體的消息,在封閉的個人空間裡“自由自在”,大世界、大時代對他們而言沒有多大意義。
六、在家庭中被高聚焦地生活
當下的孩子一來到世界上就有六個人會圍上來,把他當作中心人物來寵愛。這六個人都有無盡的愛要奉獻給這個生命,他們對他總是立即滿足、超前滿足。
兒童階段,他們通常是由祖輩照顧着,老人爲了帶孩子,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同伴,來到新的城市,生活內容極其單一。他們會把所有的聚焦點都投在孩子身上,被高度聚焦的孩子就像太陽光下那把放大鏡底下的螞蟻。
我們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三點放學,爺爺兩點就在校門口等了;孩子一回到家,把書包給拿下來,把衣服給脫下來,什麼都替孩子解決;飯桌上的話題永遠是孩子;孩子如果跟爸爸單獨出去一天,後面會有好幾個電話來追蹤。
人都需要有獨處的片刻,但當下的孩子沒有不被聚焦的時刻,這種被層層包圍的環境令人窒息,但孩子無力反抗,他只能壓抑。
青春期後,孩子對這種高度聚焦的生活忍無可忍,因此出現抑鬱躁狂的大有人在。但是父母和祖輩卻意識不到孩子的問題和自己給他們提供的生存環境有關。尤其是一些自身生活內容比較貧乏的家長,孩子幾乎是他們的全部生活內容,即使有人向他們指出了問題的癥結,他們也是不可能改變的,因爲他們需要滿足自身的心理需要,他們需要孩子需要他們。
孩子要麼一直做個需要他們的角色,要麼極力反抗。反抗的形式有“硬”反——你說東我說西,處處唱反調,有“軟反”——什麼都不做,沒動力。當下大多數孩子採取的是後者,而持續的動力缺乏所造成的心理傷害就是感覺人生無趣,生活沒有意義。
七、缺乏處理現實事務的機會
當下的孩子一上學就被家長告知,讀好書比做任何事情都重要。孩子的任何事情家長都會來代勞,幫助他們解決所能遇到的任何麻煩,認爲遠離現實事務可以讓孩子集中精力學習。家長有意無意地剝奪了孩子處理事務的時間和權利,讓他們遠離現實,腳不踩地,弱化了對現實的體驗,使孩子對外界的實際事件難以產生真正的情感共鳴。
我們可以看到,當下的孩子在處理現實事務中所表現出的能力往往比較低下,疊不好一條被子、燒不了一鍋飯的大學生大有人在。
因爲沒有經歷和鍛鍊,所以能力差,又因爲能力差而被代勞更多。當需要他們獨自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實際困境時,他們會不安、焦慮,隨後就逃避,繼而對自我評價產生影響,進入“自大—自卑—自戀—自卑”的模式。這種心理狀態的青少年並不少見,他們處在一種心理虛脫當中,無力、無能、無熱望、無追求,有的只是極端的情緒,要麼暴怒,要麼抑鬱。
家庭剝奪孩子處理現實事務的現象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背後還有一層原因是家長強烈的保護欲,他們要把孩子放在極端安全的環境裡纔可以心安。殊不知,天底下就沒有絕對安全的環境。
一個從小就被限定了活動範圍、嚴格被控制活動時間的人,被剝奪了成長的權利,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隱性的虐待——心理虐待。
孩子的內心因爲這種限制性的保護而處在不安甚至恐懼之中。被高度保護着遠離了現實事務處理的孩子很難培養出責任感,早期是對自己學業的不負責任,後期是對自己的人生不負責任,更遑論對他人負責。無責任感的人生體會不到現實的實際變化,自然感到空洞、虛無、無意義。
八、與教育者的隱形衝突
當下的孩子從小接受全面的知識教育,他們的知識結構完整、思維水平高、認知能力強,無物質之憂的生活環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日子,使得他們善良、具有同情心,道德判斷水平普遍較高,但他們的長輩未必。舉個常見的例子,沒人的十字路口,奶奶無視紅燈向前走,而孫子不許奶奶走。
他們對於公平正義的要求特別強烈,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公平化特別敏感。有個孩子某天很有情緒,家長一問,原因是他認爲班主任不公平,對班裡一位教師的孩子另眼相待,不交作業不點名、犯錯誤不批評、中午吃飯還可以去教師的小食堂。這讓他感到憤然,要家長去校方問個明白,而在家長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當下的孩子,當他不認爲自己有錯的時候,他是不可能認錯的。如果他認爲錯誤在對方,而道歉的卻是自己,那對他來說就是創傷性打擊,嚴重的甚至可導致抑鬱。他無法說服自己顛倒是非。
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從未面臨過物質生活的不足,所以他們對待弱者、物質缺乏者極具同情心。他們在助殘助弱志願者活動中總是積極投入、慷慨大方。而家長則有可能去教育他們少幹這些傻事。孩子的內心就會不服、不滿,即便不直接反抗,內心對於父母的說教也是不屑的。而家長們往往意識不到每代人之間會有不同道德判斷上的衝突,即便有也不會認爲錯在自己,而是認爲孩子幼稚。從而使青少年迴避和家長談論問題。
九、平視權威
當下,青少年獲取知識渠道廣泛,信息量極大。他們的祖輩也許從未走出過當地的省域,而他們可能在兒童時代就跨出過國門。
見識越多,眼界就越高;見識越多,就越能做出比較之後的判斷。所以他們不太可能像他們的長輩一樣,把師長當作權威甚至真理的化身,把師長當作答疑解惑的唯一領路人。他們對於師長的需求,在童年期是保護者,在青春期後是共同討論者、提供經驗的參與者。
所以他們常常無視家長和老師的指令,這就對當今的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需要快速地自我成長,至少要在溝通技巧上達到可以通過對話討論讓孩子認同自己的能力,只用一種身份來教育當下的孩子是可笑的。
這個時代的許多孩子很小就識字,開卷也早。一些高閱讀量的孩子,他們的師長都未必能及。因此,面對喋喋不休對自己說教的師長,他們常常一臉不屑,甚至厭惡。
當下的青少年平視權威的現象是需要關注的。這種變化使得他們的自尊感特別強。假如師長用權威來限制這種滿足,必然會引發衝突。平視權威,需要得到他人尊重,是當下青少年的真實寫照。如果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對現實失望,並失去信心,不想面對。
十、新一代的心理需求
知識結構的完備、多元化的價值取向,使得當下的青少年較早地獨立思考,又因爲無物質之憂,他們的思考往往直指終極問題——生命的意義。人一旦涉及終極問題,孤獨感就會愈發強烈,因爲內心世界無法用語言向別人描述。孤獨會引發莫名的傷感,傷感又會引發抑鬱,抑鬱導致人覺得生命了無趣味。
當下的青少年從小就追求建立宇宙觀,他們從不滿足只對當下世界的認知,他們要更高層次的探求。如果他們發現地球終有毀滅的一天,有的青少年就會走向混吃等死的人生路。
他們成長過程中充滿了競爭,被催促着不停往前跑,跑進大學,拼命想得到的東西拿到手,精神也就垮塌了,無意義感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寒窗苦讀十二載的結果?
有個大學生說:“父母攢錢給我買學區房,讓我能考進好大學。我畢業後繼續攢錢給下一代買學區房,這有意義嗎?”他提出退學。我很清楚,他是要抗爭這種人生目的,要換種活法,但也不知道另一種活法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所以就會想——也許可以不活的。
當下的青少年與上輩人的精神需要已經不在同一層次上,但當下的教育在精神層面卻沒有跟上,針對青少年急需的終極問題的討論和學習極爲匱乏。
有些青少年自己尋找閱讀材料去解答內心的疑惑,但是缺乏交流與討論,常使他們陷入迷茫與寂寞;有些青少年則採取迴避的態度,狂玩遊戲,用遊戲人生的態度來應對自己深感無意義的人生;還有些青少年狂熱地追求高端品牌物質,但一陣狂熱過後反倒陷入低物慾狀態。
綜上,十大成因是我長期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的臨牀效能以及長期學校班主任學生管理工作和研究中得到的結論(主要是面對城市的孩子)。當下的青少年以及正在成長中的2010年後的孩子,他們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徵之一就是弱現實感。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家長,我們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應該去反思,要從成長環境和教育者自身去找原因。
文授權轉載自“光明社教育家”(ID:jyjzzwx);作者:陳默。“光明社教育家”是《光明日報》旗下《教育家》雜誌官方微信公衆號,以“因思考而不同”爲辦刊特色,努力助推教育家成長。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高中羣管家微信號: guanjia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