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相處潛規則:只尊重不教育,只篩選不改變

曾有人問比爾·蓋茨:“微軟的員工如此優秀,是怎麼培養的?”

比爾·蓋茨回答:“我們從不培養,只是從人羣中篩選。”

其實,人與人之間交朋結友也是如此。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在獨有的經歷與環境中形成各自的三觀與認知。

遇到不合拍的人,你再怎麼試圖改變對方,也無法使人與你同頻。

就像畢淑敏說的那樣:用心選合適的,而不是爲不合適的費心。

成年人之間交往,要的是尊重而非教育,靠的是篩選而非改變。

1

作家貝克特爾說過一句話:

當我們試着去改變別人,或者要求別人怎樣做的時候,八成是在自討苦吃。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打着“爲你好”的名頭,試圖糾正身邊的人。

結果自己苦口婆心,卻招來了對方的厭惡,甚至爲自己帶來災禍。

看過一則民間故事。

宋淳化年間,開封府有個熱心的酒館掌櫃。

一年冬天,天氣異常寒冷,連天飄起鵝毛大雪。

這時,酒館門口卻來了個穿着破爛的年輕人,支起一個小攤,售賣字畫。

然而他的字畫筆力輕浮,根本無人問津。

等到夜晚,年輕人也不收攤,直接和着衣裳,裹上破被子,蜷縮在角落就睡去了。

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酒館掌櫃看不下去,就好心地提醒他:

年輕人,沒人買你的字畫,不如到我店裡跑堂,好歹凍不着餓不着。

誰知道年輕人非但不聽,反而怒懟掌櫃道:我堂堂讀書人,怎麼會屈身去做店小二?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二人便爭鬥了起來,卻不想竟招來了官府。

按照大宋律法,讀書人地位遠遠高於商戶。

最終,酒館掌櫃被冠以欺侮書生的罪名,罰了銀子不說,還蹲了十天大牢。

掌櫃原本只是出於好心勸說書生,沒想到卻激怒了對方,給自己惹來禍事。

新聞傳播學者杜駿飛,就曾提出過一個分歧倍增定律:

如果雙方觀點有分歧,那麼每一次掐架之後,分歧都將倍增。

當你越想說服一個人的時候,就偏偏越會使對方產生抵抗心理。

若不及時停止自己的說教,雙方關係最終就會以破裂而告終。

《偷影子的人》有這樣一句話:

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爲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道不同,不相爲謀,三觀不同,也不必強求。

要知道,一味地勸說,不是善行,而是暴力。

不停地教育,只會把別人推向你的對立面。

2

1908年,國學大師章太炎在日本曾收魯迅爲弟子,傾囊相授教他如何寫作。

不承想,後來師徒二人在寫作道路上,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章太炎堅持弘揚國學,認爲國學就是面對西方挑戰的精神動力,並始終堅持用文言文寫作。

而魯迅卻高舉白話文的大旗,主張全部廢棄文言文。

換做常人,勢必相互攻訐,彼此詆譭。

章太炎卻仍舊屢贈條幅鼓勵魯迅,而魯迅也稱讚章太炎“實乃後生楷範”。

師徒二人,雖然觀念不一,選擇不同,卻從未因此攻擊對方。

更沒有因爲彼此是師徒關係,就把個人想法強加到對方頭上。

正如康德所說:

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

跟人觀念不合之時,與其因教育對方而不歡而散,不如學會尊重對方的選擇。

博主@李逵就曾分享自己與朋友的故事。

李逵與朋友是高中同學,兩人都是普通高校畢業。

大四那年,李逵聽從長輩的建議,順利考上公務員。

後來趕上疫情,周邊不少人都失了業,唯獨他毫無憂慮。

而他的朋友,大學一畢業就決定北漂,這幾年過得顛沛流離。

前年春節,兩人回家過年,約好了小聚。

想起朋友的境況,李逵就打算好好勸勸對方離開北京,回來考公。不料父親聽聞他的想法後,告誡道:“你不用勸,你得尊重別人的選擇。”

李逵很是不解,但還是聽從了父親的建議。

飯局上兩人談笑風生,回憶過往的友情,當談及北漂,李逵則支持道“我相信你”。

朋友聽後,十分感動:

“真的謝謝你。身邊不少人都勸我考編制,但我並不喜歡那種一成不變的生活。”

直到去年,李逵聽聞朋友在北京開了家公司,年入上百萬。

這時他才恍然大悟:

人生各有各的選擇,即便你不認可,別人依然可以過得很好。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見思維不同、觀念相左的人:

也許是不喜歡的習慣,也許是迥然的辦事風格,也許是截然相反的性情……

面對這些人,作家黃桐建議道:

費力去改變別人,不如先試着調整自己的心態,去尊重對方。

我不一定認同你說的話,但也會給予你表達的權利;

我不支持你的做法,卻也不干涉你的選擇。

成年人相處,不必強行糾正,各自舒心就好。

3

學者劉擎曾表示,人際最舒服的關係,一定是學會篩選。

人生海海,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不是所有人都能與自己合拍。

與其費心將別人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如主動從人羣中篩選和自己同頻的人。

英國有一名小公務員彼得·貝斯特,曾是甲殼蟲樂隊的鼓手。

但是當樂隊紅遍全球之際,他卻離開了樂隊。

因爲貝斯特發現,他在和樂隊其他成員相處時,彼此間的性格不同,對音樂的追求也不同。

貝斯特的性格沉穩,喜歡傳統的擊鼓節奏。

而其他人剛好相反,他們偏愛癲狂、花哨的音樂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貝斯特總是一副樸素穿着,隊友們則熱衷於奇裝異服。

以致於樂隊一起活動相處時,他顯得格格不入。

後來隨着名氣越來越大,貝斯特發現自己與隊友在音樂表現上的分歧越來越大。

但他始終沒有強行改變隊友的演奏想法,而是努力配合樂隊的演出。

終於,在堅持兩年後,他決心離開這兒,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樂隊。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貝斯特的經歷,遇到三觀背離的同事,話不投機的同學……

面對那些三觀和立場沒法調和的人,與其互相說服,不如互相刪除。

比如兩個口味不同的人。

我有喜歡蘋果的理由,你有喜愛香蕉的原因。

但沒關係,我們彼此都不用改,不舒服的關係到此爲止就行了。

我去跟喜歡吃蘋果的人在一起吃蘋果,你去跟喜歡吃香蕉的人在一起吃香蕉。

最終,彼此都會收穫快樂與舒心。

所以成年人的社交就應如此,不去說服別人,也不讓別人來說服。

只篩選不教育,只選擇不改變。

在人羣中,各取所需,纔是最簡單高效的相處之道。

心理學教授路易斯曾發現:

人養成一個習慣需要30天,培養一種思維模式需要6個月,而形成某種內在性格則需要14年。

每個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看似毫不起眼,背後都是長期的思想、性格與習慣的固化。

與人相處,你以爲只是糾正別人某個行爲,其實是在否定對方過去的人生。

面對與你三觀相悖的人,你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化身寶瓶,容納他、尊重他;要麼化身篩子,篩掉他,遠離他。

點個贊吧,剋制自己改變他人的慾望,是對這段關係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