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戰不可行
(圖/本報系資料照)
烏克蘭採取國內焦土城鎮戰,勉強將俄軍拖入烏克蘭的人民大海中。或許是受此激勵,近年臺灣本土防禦政策產生重大轉變,竟也不分藍綠白幾乎贊成或並不反對的一致態度。然而如以戰爭史檢驗城鎮戰的成效,將令臺灣對城鎮戰抱持過大信心的支持者大失所望。
回顧戰史,最能類比兩政權實力消長變化,與其所採取的戰爭防禦政策轉變關係者,當推曹魏與蜀漢對峙長達44年的戰爭史。早年蜀漢的防禦策略採取「重門」,徹底利用漢中險要地形大量構築邊境防禦工事,積極防止漢中核心地區淪陷。
到了蜀漢末年,蜀漢放棄「重門」改採「肅壁」。其戰略思維爲重門雖可禦敵,但無法獲得重大戰果,極大化消滅敵人有生戰力;不如採取敵人前進漢中後,蜀軍收縮防線歛兵聚谷於漢、樂兩城,並派遣少量遊擊部隊不時攻擊騷擾敵人,等待魏軍孤軍深入後長期疲憊不堪準備退兵時,再出兵尋求大量消滅魏軍戰力。
蜀漢逐步從「重門」改變爲「肅壁」的防禦策略,其產生的政治背景與作戰思維很大程度上與如今兩岸實力變化相似;如今臺灣亦是從「決戰境外」、「殲敵灘頭」,轉變到「城鎮遊擊」,策略本質與重門、肅壁並無二致,令人感嘆歷史總是一再重複,小國政權的命運似乎有着同樣的路徑依賴。
檢視「肅壁」失敗原因,根本原因是政治問題,包括將帥不知爲何而戰,國困民窮,國力差距大,光復大漢的意識形態失去動員力。儘管尚能一戰,劉禪仍然選擇投降,否則亦可能引來反戰派政變,將己人頭獻給魏軍。
蜀漢末年的國家處境極其類似,而臺灣人民多年下來的民意調查,也始終未展現實現一個獨立的臺灣的決心,更多的是維持現狀,一旦戰爭來臨,還能有多少意識形態的動員能量來打一場漫長的戰爭?
表面看來,共軍要在城鎮戰打垮臺軍必須付出高昂的生命還有財富成本,但是一旦進入城鎮戰階段,也象徵着臺灣方面已經失去了制空制海權,到了這個階段,完全擊潰臺軍武裝力量就非必要。因此,城鎮戰實際不可行也不會發生,更不會成功,充其量只是發揮一種嚇阻的態勢,增加共軍犯臺事前的軍事成本,其政治功能遠大於軍事功能。
臺灣必須徹底放棄玉石俱焚的態度,否則當共軍看到美軍在伊拉克、阿富汗等地陷入城鎮游擊戰等恐怖攻擊泥淖,驗證美軍打「有限度的戰爭」的戰略侷限性後,極可能在面對城鎮戰時改採「無限度的戰爭」,島存人亡成爲戰爭目標將會是臺灣人民不可承受之重。(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