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治養老詐騙犯罪19件24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工作報告公佈
1月16日,在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朱雅頻作工作報告。
懲治養老詐騙犯罪19件24人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加強特定羣體權益保護。辦理維護婦女、老年人、殘疾人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統一正確實施的案件1288件,其中懲治養老詐騙犯罪19件24人,涉案資金13.9億元。
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3035件,聯動市教委提請成立市區兩級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8個,完善未成年人罪錯行爲分級干預矯治機制。其中,東城院依託數據碰撞,分析近五年轄區內外未成年人犯罪已決案件,分級分類制定心理輔導、控輟保學、矯治性處分等十餘項工作措施,針對需要關注的未成年人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建議開展關心工作單”。
強化進城務工、新就業形態等勞動者權益保障,辦理相關案件6391件,幫助討薪7400餘萬元、101名“快遞小哥”及時辦理工傷保險。對因案致困的591名當事人,應救盡救發放司法救助金。
依職權監督辦案比重升至52%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持續推動法律監督向主動塑造轉變。辦理監督案件83805件、司法案件49615件,監督辦案比重由2020年的24.9%上升至2024年的62.8%,依職權監督辦案比重由7.4%上升至52%,形成法律監督屬性和監督主動性不斷增強新常態。
持續推動“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以有效破解檢察辦案結構失衡、供給不足問題爲切入點,增強法律監督的全面性、協調性、整體性。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業務比重由2020年的9.1%上升至2024年的39.6%。
持續推動法律監督與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監督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00件,反向移送涉刑未罰案件3263件。加強與黨委政法委執法司法監督銜接,開展大標的額民商事審判案件專項監督,提出監督意見481件,已採納415件。加強監檢銜接,向紀委監委移送履職發現的違紀違法線索112件179人,“一案雙查”佔檢察偵查案件的40.9%。
糾正漏捕漏訴1405人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立足各類案件法律關係日趨複雜、矛盾問題關聯性不斷增強實際,內向強化“四大檢察”一體履職綜合履職,外向帶動職能部門聯動履職協同履職。
強化技術性輔助、穿透式審查、實質性監督,推動法律監督向更多解決深層次違法犯罪問題轉變。向公安機關移送依職權發現的各類犯罪線索296條,糾正漏捕漏訴1405人。密雲院運用資金穿透技術辦理一起網絡賭博犯罪案件,追訴的犯罪嫌疑人由2人關聯到72人。
推動檢察履職“個案辦理—類案監督—溯源治理”方式創新,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504件。針對新型傳銷犯罪藉助網絡平臺蔓延問題,促進頭部企業擔負社會責任,完善審查監控治理機制,封禁和監管相關賬號769個。市檢一分院、延慶院創建侵害未成年人強制報告數據採集模塊,嵌入部分醫院診療系統,及時推送綜合保護信息。
提出抗訴175件,已結案件採納率75.5%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以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爲牽引,強化檢察辦案“全週期管理”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運用,推動檢察業務管理的宏觀質效分析與微觀案件評查有機統一,以高水平管理促進高質效辦案。對各類訴訟活動違法情形提出監督意見20092件,採納率99.3%;提出各類抗訴175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98件,法院已結案件採納率分別爲75.5%、99.1%。
在保障法律實施中注重適用新法條款與激活“沉睡條款”並重,辦理適用《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處罰高空拋物行刑反向銜接案等全市首例性案件24件。《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第九十八條第(七)項爲高空拋物處罰條款,自2020年5月1日施行以來該條款一直未適用。2024年,通州院在辦理一起涉嫌高空拋物案時經審查認爲,該案嫌疑人犯罪情節輕微,具有自首情節且自願認罪認罰,依法對趙某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並向公安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督促其依照條例相關規定給予處罰。
辦理涉各類市場主體案件8426件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把握“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取向,辦理涉各類市場主體案件8426件,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相統一。
檢察保障營商環境“北京服務”品牌建設的履職要求,成爲修訂後的《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新增條款。去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堅持依法懲處與平等保護相結合、打擊犯罪和保障發展相統一,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539件2715人,挽回經濟損失24.8億元。辦理相關法律監督案件5595件,監督糾正過罰不當、掛案未結等不當執法司法問題。
起訴非法集資、洗錢等金融犯罪713件1277人。“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72件165人,首次聯動行業協會對44名涉刑人員終身禁業,暫停7傢俬募基金管理人新增業務申請。協同外匯監管部門打擊整治“地下錢莊”,推動刑事立案27人、作出行政處罰9000餘萬元。
服務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制度建設,懲治中介服務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犯罪18件88人,通過移送出具虛假審計報告等問題線索,累計推動相關部門依法吊銷5家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許可、對9名註冊會計師作出行政處罰。開展虛假訴訟專項監督,起訴24件34人,監督糾正155件。懲治僞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等犯罪125件153人。
辦理相關案件33361件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辦案導向,做好首都檢察版“接訴即辦”工作,辦理相關案件33361件。
以人民安全爲宗旨,起訴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兩搶一盜”等危害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犯罪6851件7883人,通過追贓挽損11億餘元,增強人民羣衆司法獲得感。強化網絡檢察履職,嚴懲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1076件1648人,推進打擊整治造謠引流、刷量控評的“網絡水軍”。
立案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964件。辦理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件119件,聚焦預付式經營企業閉店逃債問題履職,推動開設資金賬戶上千個、累計存管資金8000餘萬元。服務鄉村全面振興,開展騙取糧食運費補貼、僞造農機牌證專項監督,追回補貼金234萬元;圍繞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要求,大興等院督促建設與管護高標準農田3400餘畝。
受理“四大檢察”案件133420件
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受理“四大檢察”案件133420件,同比下降6.7%;其中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案件分別爲80628件、27798件、20410件、4584件;辦結124804件,同比下降8.3%。
服務保障全國政治中心建設。2024年,批准逮捕14933人,提起公訴20105人。依法嚴懲危害國家安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涉黑惡等犯罪57件176人。發揮反腐敗檢察職能,起訴監委移送職務犯罪512人,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22人。
服務保障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辦理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騙取文化補貼等案件73件。開展長城保護公益行動,以法治方式推動城體線杆移除、流浪城磚“回家”、柏峪燕歌戲非遺保護等。着眼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市檢二分院、東城院等協同推進京師大學堂修繕、天壇古樹保護、南中軸文化帶生態修復。積極融入“博物館之城”建設,北京檢察博物館成爲全國檢察機關首家省級院備案運行的行業博物館。
服務保障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把握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窗口的特性,辦理涉外檢察案件232件。融入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論壇、中關村論壇、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等國際性平臺,發出檢察聲音。隨團出席金磚國家總檢察長會議,深化同域外檢察機關法治文明交流互鑑。
服務保障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理融資詐騙、網絡攻擊等侵犯高新技術企業合法權益案件108件。辦理知識產權檢察案件1083件,包含全市首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權案。辦理的知識產權行政裁判監督案件佔全國的77.4%。懲治新型網絡傳銷、電商平臺用戶套利詐騙、侵犯數字權益等犯罪141件219人。
今年將持續抓好加強法律監督工作
報告提出,2025年,北京市檢察機關進一步全面深化檢察改革,爲北京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列提供檢察保障。
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大局大勢,圍繞市委關於服務保障中央政務功能、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十項重點任務,指導分(區)院立足轄區功能定位、完善差異化加強檢察服務保障的體系,強化與宏觀政策取向保持一致的工作指引,更好發揮檢察職能在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保障作用中的要素功能。
強化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聚焦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問題,不斷強化檢察職能在法治監督體系和法治實施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持續抓好加強法律監督工作、着力塑造檢察新質生產力等重點工作,構建檢察業務大管理格局,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記者/行海洋
編輯/張牽
校對/趙琳
運營編輯/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