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徹底完蛋還早着呢,別慌

◎河森堡(科普作家,代表作《進擊的智人》)

我越發覺得,人活着有一個愛好非常重要,它將支撐你度過生活中一些艱難的日子,我就是愛好的受益者,支撐我的是巴西柔術。

去年,我有一段時期焦慮大發作,最嚴重時已經有了一系列軀體反應。事後來看,在應對焦慮時,妥善地控制注意力很重要,因爲如果你不將其附着在某些具體事物上,思緒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引發焦慮的事情吸引,然後反覆掀起恐慌應激。在極端情緒問題來襲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纔是正途。而在過了最困難的階段且人能嘗試自我調節時,愛好的功效就體現了出來,其價值在於填滿精神的空隙,不讓焦慮乘虛而入,以加速恢復過程。

我的愛好是巴西柔術,這門武藝的特點就是設法在搏鬥時將對方帶入地面,並搶佔優勢位置施以控制,再用關節技和絞技迫使對方屈服。相對於拳擊、散打、空手道等人們熟知的打擊系格鬥技,巴西柔術實戰時,條件反射的比重稍小,而更側重思考謀劃,所以兩個人在纏鬥時就彷彿在下棋,需不斷地預判每個動作蘊含的可能性。“我繞過了你的防線,然後落入了你的陷阱,而你將很快發現,落入你的陷阱正是我計劃的一部分”,像這種環環相扣的鬥智博弈在柔術中時常能見到,也正是其樂趣所在。

我在投入柔術這個愛好後,整個人完全沉迷了進去,日常生活中滿腦子都是纏鬥時的技術動作,看見朋友穿着開襟衣服,我就心說這個能做十字絞;有路人擦肩而過,我就心算他邁步的節奏找足掃的機會;甚至看到一個短視頻,裡面反派威脅一個女人時說:“我現在就鎖了門,把你撲在牀上,你能怎麼辦?”我下意識地就想到“蝴蝶防禦”。可以說柔術把我腦海裡所有的縫隙都填滿了,憂心事擠不進來而被長久地置之腦後,焦慮的神經迴路也就因失去了反覆刺激而慢慢減弱了。

柔術幫我緩解焦慮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它能將“困境”這樣的抽象概念具象化並加以解決,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沉着的思維習慣。比如,你在柔術實戰時,可能會被一個超過100公斤的壯漢跪在胃上,或者被一個渾身怪力的肌肉猛男抱壓騎臉,窒息感洶涌而來,自己骨縫裡甚至都能擠出“咔咔”的響聲,當你在物理層面置身於一個掙不開又逃不出的困境時,心裡會有個聲音開始勸自己“要不算了吧……投降吧……實在喘不上氣了”,但此時柔術的訓練經驗會讓你別慌,先扭臉給自己爭取點呼吸餘地,再試着挺腰,顛出個空間把一側肘塞進來,再借着喘氣撐開的縫隙把另一側肘也塞進來,雙手旋擰搭在一起上撐,趁機轉胯把膝蓋也頂進兩人之間……就這樣,不斷地積累小小的進展,讓自己的餘地越來越大,最後那個看似無解的困境也就慢慢掙脫了,像這樣被困、冷靜、小步推進、成功脫困的過程在訓練中重複千百次,這一思維習慣就會漸漸內化進性格里,當在生活中再次面臨困境時,人就會沉着很多,因爲身體記憶會告訴自己,暫時處於不利的局勢中離徹底完蛋還早着呢,別慌,還有餘地,一步一步來。

看過一個視頻,是一個國外小夥的柔術黑帶考試。在所有的武道中,柔術黑帶的含金量是最高的,一般人從白帶到黑帶,通常需要十年左右不間斷的訓練,差不多相當於從本科一年級讀到phd畢業,而且各個館授予黑帶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有的館是老師觀察學員平時的訓練,覺得水平到了就授黑帶了,有的是學員在重大比賽中勝利後授予黑帶。而視頻中這個柔術館則設有專門的黑帶考試。

沒有柔術經驗的人未必能看懂每個動作的原理,但視頻中這種嚇人的運動量應該是都能感受到的。這17分鐘的視頻中,無論是條件實戰還是自由實戰,沒人放水,大家都來真的,那個小夥愣是車輪戰到了最後。說實話,要換我上,我連一半都堅持不下來。而且小夥自始至終沒齜牙沒咧嘴,沒叫過一次苦,雖然反覆身陷困境,但自始至終都是一副平靜淡然從容應對的神態——我在很多柔術高手身上見到過這種氣質,這就是柔術精神的內化。

在視頻的最後,經過了漫長而嚴峻的考驗,小夥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黑帶頒授儀式,教練那番點評聽起來意味深長,“……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你看起來輕鬆,但你知道那很掙扎,我也是……”

從中國文化以武入哲的傳統出發,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生活,有時生活中的困境就是讓人感到掙扎,但別慌,放輕鬆,在技術層面沉着應對,一步一步來,是完全有機會脫困翻盤的。

這就是我在走出焦慮的過程中,柔術這項愛好教會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