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4年苦頭後,印度同意結束中印軍事對峙,爲何態度發生轉變?

10月22日,我國外交部在公佈了這樣一個消息:中印雙方已就邊境問題達成了解決方案。

一時間也引發了許多的討論,畢竟一向自信、想要和我國一較高下的印度,前腳還在邊境增兵,擺出一副要跟中國死磕到底的架勢。

後腳突然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就宣佈與中國達成協議,要結束長達四年的軍事對峙,甚至還破天荒地對中國做出了“三大承諾”,這怎麼想都有些讓人感覺不太對勁。

那麼印度爲何會做出這種決定呢?恐怕還是在吃了4年苦頭後,認識到自己恐怕是真的沒有和中國對峙的力量了。

中印矛盾

關於如今的中印邊境問題,說白了就是英國殖民統治留下的爛攤子。

當年英國人爲了維護自己在南亞的殖民利益,故意在中印邊境地區製造爭議,隨手劃了一道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而印度獨立後,不僅沒有積極解決問題,反而繼承了英國人的衣鉢,不斷蠶食中國領土,最終導致了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

雖然戰爭以中國的勝利告終,但中印邊境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兩國關係也因此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後幾十年間,雙方雖經多次談判,但始終無法達成最終共識。

而到了2020年的邊境衝突,無疑是中印關係的又一次重大危機,在這之後,印度更加變本加厲,不僅在邊境地區大肆增兵,還不斷加強與美日澳等國的軍事合作,試圖通過拉幫結派來對中國施壓。

同時在莫迪政府看來,中國是印度崛起路上最大的競爭對手,必須想方設法地壓制。

於是,印度政府也學習美國,以“國家安全”爲藉口,對在印度投資的中國企業百般刁難,一會兒說你偷稅漏稅,一會兒說你違反環保規定,甚至還直接封禁了TikTok等中國互聯網企業。

印度政府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一方面,通過打壓中國企業,可以扶持本國企業發展,實現“印度製造”的雄心壯志;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向美國等西方國家示好,換取更多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所以從他們的視角出發,自己已經從各個方面都對我國展開了行動,很快就能對我國造成有利的打擊,並且迫使我方在包括邊境等問題上就範,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打了印度政府一巴掌。

自作自受

事實證明,中國企業在印度經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是製造業領域,印度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非常高。

數據顯示,2023-2024財年,中印貿易額高達1184億美元,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爲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

印度政府的打壓不僅沒有讓本國企業發展壯大,反而導致了國內市場供應鏈緊張,物價上漲,民衆怨聲載道。

更諷刺的是,那些跑到印度投資的美日韓企業,最終也不得不依賴從中國進口零部件才能維持生產。

眼看着“印度製造”的夢想破滅,莫迪政府終於意識到,一味地打壓中國企業,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另外,除了經濟上的考慮,印度在外交戰略上也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壓力。

一直以來,莫迪政府都試圖在國際舞臺上扮演“平衡者”的角色,一方面與美日澳等國眉來眼去,另一方面又與俄羅斯保持着密切關係。

這種“左右逢源”的做法,雖然讓印度在短期內獲得了一些好處,但從長遠來看,卻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俄烏衝突爆發後,印度“平衡術”開始逐漸失效,美西方國家要求印度與俄羅斯劃清界限,但印度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拒絕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還趁機低價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這讓美國等國非常不滿。

同時,印度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也急轉直下,2023年9月,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公開指責印度政府與一名錫克教領袖的死亡有關,引發了印加外交風波。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關係降至冰點。

但同時,印度又故意釋放出了不少要和西方站在一方的信號,例如莫迪公開出席G7峰會、設立臺灣辦事處等挑釁我國,從而換取了美國讓出不少利益。

而這種情況一多,就導致了印度的信譽在各方几乎都破產了,他們自己把自己帶到了一個相當窘迫的位置上。

同時印度在4年的邊境衝突中,也不得不意識到一個問題,他們根本不是我國的對手。

我國長期以來爲了保護主權,開始大量提高青藏高原上的軍事設施和基礎建設,並且研發了大量適用於高原戰鬥的裝備,不斷加強邊防力量。

而印度卻並沒有做出多少改變,甚至出現過坦克由於不適用於環境落水的情況,雙方一對比立馬就能體現出差距。

而面對多方面的壓力,莫迪政府終於意識到,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性。

中印關係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國際事務中也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於是,在今年的金磚國家峰會前夕,印度主動向中國伸出了橄欖枝,同意結束中印邊境對峙,並破天荒地做出了“三大承諾”。

不過表面上看,印度似乎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但恐怕實際上依然不過是莫迪政府的“權宜之計”。

他們真正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來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並在國際上獲得更大的迴旋空間。

畢竟一邊結束了邊境問題,一邊有開始在臺海搞事情,很難看出他們真的想要與我國就此“化干戈爲玉帛”的誠意。

所以對於印度的“示好”,我國也表現得十分冷靜,至於能否爲中印關係的改善帶來真正的轉機?現在下結論還爲時過早。

畢竟,聽其言、觀其行,印度的信譽着實有些太過脆弱了,能否真的就此退讓,恐怕還是要看他們怎麼做才行。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