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中國環境報)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爲動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促進全流域生態保護上新臺階、綠色轉型有新進展、高質量發展有新成效、人民羣衆生活有新改善,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爲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黃河流域西接崑崙、北抵陰山、南倚秦嶺、東臨渤海,橫跨東中西部,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黨中央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以來,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亮點不少,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站到了更高起點上。但與此同時也要看到,黃河流域仍有不少發展難題需要進一步破解。當前,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仍舊制約着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阻礙着人民羣衆生活質量的提高,需要我們久久爲功,持續用力。

要持續完善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和渤海的天然生態廊道,是事關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區域生態系統一旦被破壞,恢復難度極大。要以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爲主要目標,加快構建黃河流域生態大保護大協同格局,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強化生態保護監管,提升流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要更加突出黃河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黃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區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各有不同,要統籌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充分考慮上中下游差異,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上游水源涵養、中游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溼地生態系統保護。

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重要支流和重點湖庫治理,搞好沿河環湖地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依法整治“散亂污”企業,有效管控風險源。

要推動發展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加快重點行業清潔能源替代。着力提高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設備更新。構建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建立全流域、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大河永奔流,奮鬥不止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項重大的、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地一域之事,更非一日之功。我們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全力推進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讓母親河永續惠澤子孫後代。

來源 | 中國環境報

記者 | 鍾寰平

編輯 | 吳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