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治病還是致病?名醫直言:有時付出代價恐更多
一直以來,我們接受到的觀念就是「藥物能治病」。然而若使用不當,吃藥也會「致病」。(示意圖/Unsplash)
生病了想重拾健康,首先應該要試圖找出導致疾病的原因,逐一調整飲食、生活習慣,若情況仍未改善,再考慮藥物治療。但是看在腎臟科江守山醫師的眼裡,臺灣實在有太多無效醫療、過度醫療。他認爲,藥不是不能吃,但藥吃太多會有承受不了的副作用和致命的危險。想改善健康的方式有很多,吃藥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它的排序不應該在這麼前面。江醫師在《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一書中,提出他的見解。以下爲重點書摘:
醫療行爲越多,身體付出代價也越多
我有一個六十多歲的男性病患,他有尿毒症,及心臟問題,長年都在對抗着這些疾病,用藥量可想而知。但他光是心臟病就做了七次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六個支架,總被我促狹笑稱「賽登輝」。無奈的是,這些療程並沒有維持他的生活品質。
試問倘若光靠藥物治療就能對抗疾病,爲什麼心臟病還會一直髮作?心臟問題依舊層出不窮?最後腎臟功能越來越差,尿毒症都找上他?或許你會認爲上述例子最多隻能說藥物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不能證明吃藥致病。那麼,且再聽聽我身邊的實例。
我有一個同學是某連鎖店老闆,在忙碌於事業之餘,每年一定定期抽空前往臺大醫院進行健檢。由於他相當注重健康,生活飲食有所節制,身體控制還不錯,每年的健康檢查報告都安全過關。
然而,就在三年前他被檢查出高血脂,於是在醫師指示下他開始服用常見的史他汀(Statins)類降血脂藥。九個月過後,他發現自己視力嚴重退化,經過檢查確診雙眼白內障,最後只能動手術裝置人工水晶體(他也是我們班上第一個開白內障的人)。
我的朋友納悶不已,他表示自己生活模式、飲食習慣皆沒有任何改變,前一年的眼睛檢查醫師還告訴他一切正常,他不解白內障到底怎麼發生。聰明如你應該猜到原因。沒錯,根據研究顯示使用史他汀類藥物,會提高白內障風險。這種顧此失彼的現象,也是一種藥物造成其他疾病或問題的典型。
過度用藥和治療,無法保障反而有害健康
臺灣人看診平均每張處方藥品是美國的兩倍。治療達成率卻遠不及美國。爲什麼呢?
以三高爲例,在美國當第一次確診時,除非你的檢驗數值高過標準值太多,醫師判斷可能較容易導致立即的危險,否則醫師會請你先透過生活型態調整、改變飲食等方式來恢復健康。臺灣則通常是醫師告訴你:「最好馬上吃藥控制,不然血管受到破壞,身體的各主要器官都會產生很多不可逆的傷害..。」最後就是大家領着藥回家,開始吃藥人生。
打個比方來說,當被診斷出高血壓時,應該先檢視自己的體重、飲食、生活習慣。老煙槍要先戒菸;有肥胖問題者先減重;飲食需要降鹽、多魚少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並做到每天測量血壓。倘若控制情況仍舊欠佳,則再進一步檢查腎臟、內分泌,以排除次發性高血壓問題。上述步驟努力過後,證實血壓仍然降不下來時,再接受藥物治療纔是比較理想的順序。
我常說:「愚者畏果、智者畏因。」我們該害怕的不是生病這結果,該害怕的是導致生病的原因,避開這些原因,纔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門。(編輯樑惠明)
《生病一定要吃藥嗎?:逆轉慢性病,不藥而癒》書封(圖/新自然主義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