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這些藥不能打新冠疫苗?臺大醫院QA專區一次解答

有鑑於近來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後猝死案件及不良反應頻傳,引起外界衆多疑問及「緩打潮」,臺大醫院特別設立QA專區,針對COVID-19疫苗的常見疑問一次解答。(示意圖/達志影像)

有鑑於近來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後猝死案件及不良反應頻傳,引起外界衆多疑問及「緩打潮」,臺大醫院特別設立QA專區,針對COVID-19疫苗的常見疑問,包括吃哪些藥不能打、疫苗副作用、引發血栓機率、能否混打、隔多久要打第二劑等問題一次解答。

臺大醫院摘譯整理自臺灣CDC、美國CDC、Uptodate、各大期刊網站、學會及專家資訊等資料,設置疫苗施打Q&A專區,以下節錄民衆常見疑問解答。

Q: 我有在吃賀爾蒙/避孕藥,可以打疫苗嗎? 要停藥多久?

A: 不用停藥可以直接打,臺灣CDC曾建議要停藥28天再打,但已經在5/21修正建議可以直接打。吃避孕藥血栓的風險,大約2000人會有一個(10萬人有50個)打AZ 疫苗,血栓的風險,大約是10萬個有一個。吃避孕藥比打AZ疫苗有高50倍的風險產生血栓。兩種血栓發生的機轉是不一樣的。荷爾蒙是讓凝血因子多了,血液太黏稠,所以產生血栓,發生的位置,大多在深部靜脈。AZ 疫苗發生的血栓,比較像某種自體免疫的疾病,血小板是少的,大多發生在腦膜上的靜脈。

Q: 我有在吃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是否可以打疫苗?

A: 可以!! 吃抗凝血劑並非施打疫苗的禁忌症。若您服用的是單線 / 雙線抗血小板藥物,施打疫苗前不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但施打後建議加壓施打處2 / 5~10分鐘以上,並確認是否止血或有血腫狀況。

Q: 怎樣的人比較會發生疫苗誘發的血栓呢?

A: 目前因全球發生個案數太少無明確的風險因子,且主要發生於AZ及J&J。一開始認爲年輕人、女性較易產生血栓,但可能起因於早期施打疫苗羣體主要也是年輕、女性爲主而造成偏差,後來男性案例較多可能因女性施打減少。目前粗估血栓約爲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跟一張統一發票中三獎、四獎的機率差不多),而感染COVID住院中發現靜脈血栓約爲3-20%。

Q: AZ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A: 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爲注射部位疼痛(58%)、疲倦(52%)、肌肉痛(48%)與頭痛(37%);發燒約佔26.9%(05/18統計其中18-49歲約佔32%,50歲以上<15%),並且不超過2天;約有12%第二天會於注射部位產生腫塊。AZ第二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爲注射部位疼痛(45%)、疲倦(25%);發燒約佔3.0%。

Q: Moderna疫苗的常見副作用有哪些?

A: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爲注射部位疼痛(80%)、疲倦(35%)、肌肉痛(28%)、頭痛(18%)與關節痛(5%);發燒(3.3%)通常不超過2天,其他有注射側腋下腫脹或壓痛(<5%)。這些症狀通常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Q: 兩劑型的疫苗是否可以打一劑就好?

A: 此處不討論公衛政策與國家施打涵蓋率。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只打一劑疫苗有多少的保護力,但目前研究(大型前瞻性研究、小型研究)指出,施打一劑疫苗後,觀察28天后可達到臨牀上8成以上的效力。但也有研究指出BNT疫苗若只打一劑恐怕無法對英國和南非變種病毒產生足夠保護力,因此仍建議完整接種兩劑。

Q: 是否可第一劑打AZ 第二劑打Moderna?

A: 臺灣CDC目前不建議,因爲尚無足夠安全性與疫苗效力證據。但若已如此施打,也不需補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