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下油茶苗 長成致富樹

近年來,落戶江西分宜縣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以下簡稱“亞林中心”),在進行種質資源收集與保存、良種繁育、培育技術研究及生態系統定位監測研究過程中,致力於高產油茶種苗培育和推廣,把高產油茶種質“芯片”攥在自己手中。

“傳統油茶樹產量低,現在換種亞林中心培育的嫁接苗,茶油產量大幅提升,油茶樹成了‘搖錢樹’。”分宜縣分宜鎮收村村油茶示範基地負責人鍾高良對記者說。

走進亞林中心長埠實驗林場試驗林基地,只見油茶苗身上都掛了身份標籤,註明了採集時間和採集地點。“這500畝油茶樹在這裡進行產量、抗性等多方面的測試與早實豐產配套技術的研究。”亞林中心科研人員鍾秋平告訴記者,爲採集到最好的油茶種質資源,他們跑遍了全國油茶產區。截至目前,亞林中心共保存油茶種質資源855份,在分宜建立了873畝種質資源基因保存庫,是國內油茶種質資源保存最齊全的基地,選育出了9個國家級良種、14個省級良種,其中長林系列良種使用率在江西已超過90%,在全國油茶適生區超過65%。亞林中心還積極開展油茶採穗圃認定工作,多次選派科技人員分赴各地對採穗母株進行認定、登記、造冊、建檔、掛牌,確保了油茶苗木繁育所需良種材料的可靠性。

良種繁育,是新優品種大面積推廣的基礎,也是科研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關鍵環節。在分宜縣防裡村2800畝油茶苗繁育基地,1億多株油茶苗長勢喜人。

如何從一株樹繁育成幾十萬株或上百萬株?鍾秋平介紹:“亞林中心優化了苗木高效繁育技術、突破了容器苗木繁育技術,制定了相關技術標準,共指導地方發展油茶良種繁育基地近3000畝,繁育良種苗木2億株以上,規模化育苗嫁接成活率提高到81%以上,使長林系列良種成爲多個省份油茶造林主栽品種。”

在亞林中心油茶研究成果展覽室,各類成果琳琅滿目。亞林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殿鬆說:“團隊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油茶科研項目80餘項,相繼開展了油茶砧穗互作機理、品種配比技術、花期調控技術以及油茶園藝化、集約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參與制定行業、省級地方油茶技術標準8項,建立試驗示範林5萬餘畝。”

“要想村民富,先種油茶樹”。由於品種純、結果多、產量穩、易管理,油茶經濟效益每畝可達3000元到5000元。爲了讓更多林農種上高產油茶,該中心先後爲100多個油茶產業示範市縣基地無償提供技術指導,通過“林長制”和建立豐產示範林樣板的帶動,激發林農營造油茶的積極性,累計指導營造油茶林100多萬畝和改造低產油茶林16萬畝。

多年來,亞林中心積極開展成果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成立油茶博士工作室,開展區域技術培訓,編寫學習資料,赴各個油茶基地舉辦技術培訓班500多期,培訓基層科技人員和林農3萬餘人次。

目前,亞林中心正依託人才與科研優勢,構建並優化油茶良種選育、繁育及推廣綜合體系,培育更多精通油茶栽培與經營管理的“鄉土專家”,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