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老人味 皮膚氣味還透露疾病 去味要「洗這裡」很重要
除了老人味 皮膚氣味還透露疾病 減少怪味重點秘訣。(示意圖/Shutterstock)
天氣逐漸炎熱,許多人困擾的身體異味再度浮上臺面,除了年輕人常有的汗臭、濃厚體味外,有些人看來年輕,但散發的「加齡味」、「老人味」依舊泄漏年齡。但值得注意的是,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有時散發出的特殊氣味就是疾病特徵。
●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 都有特殊味道
臺大醫院皮膚部皮膚保健及外科廖怡華醫師指出,皮膚的氣味是綜合性的,其來源包括小汗腺、大汗腺(頂漿腺)及皮脂腺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本來沒有氣味,但在經過皮表的細菌分解及氧化後,會產生氣味。
廖怡華醫師進一步解釋,皮膚的氣味也和身體疾病有關,有一些慢性病如尿毒症、肝硬化會散發一種類似氨水的味道,嚴重糖尿病會產生酮體的爛蘋果味;也有科學研究發現可以用皮膚皮脂的揮發性氣味分子來診斷帕金森氏症。
●老人「加齡味」 不論男女都會有
老化也是異味產生的主因。人從40歲起,皮脂腺功能退化,而聞起來像油脂混合些許啤酒發酵或腐草味的老人味,其實是「是因老化皮膚的皮脂腺分泌的 ω-7 不飽和脂肪酸增加,再加上皮膚衰老後的抗氧化能力下降,使得這些皮表的 ω-7 不飽和脂肪酸過度氧化,代謝降解產生大量的揮發性 2-壬烯醛(2-nonenal)所導致。」
●減少體味 少吃油炸物 耳後、腋下、四肢夾縫、皮膚皺褶處要勤清洗
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幼華表示,體臭與飲食有關。
研究顯示,常吃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質食物,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爲活躍,較易散發體臭。建議攝取蛋白質可以白肉、魚類與豆類爲主。
油炸物也容易形成氫化脂肪,這是人體難以代謝的物質,囤積在體內易造成荷爾蒙失調,讓油脂分泌變得異常,因此少吃油炸物也是減少體臭的方法。
廖怡華醫師也提醒,避免食用過多辛香類食物,如大蒜、洋蔥、蔥姜類或咖哩,以免其代謝揮發產物由皮膚排泄,增加皮膚異味。
還有一點常被忽略的去味重點,在於所使用的布製品與衣物。廖怡華醫師建議,氣味會沾染枕頭套、牀單、椅套等布製品,油性的皮脂及皮膚的皮屑卡在衣物纖維,氣味不易散去,可以先用小蘇打或漂白水浸泡再洗滌,並且在通風處充分曬乾,才能減味。
另外,臺灣天氣潮溼悶熱,最好每天都能洗澡或溼擦身體髮膚。特別要注意清潔耳後、腋下、腹股溝或生殖器附近皮膚皺褶處及足底足縫;流汗最好可立刻沖洗,或用溼毛巾擦拭,可使用含抑菌劑的沐浴用品於重點部位加強。
另外,純棉內衣褲用久了也會吸附異味,若未適當曬乾又容易散發黴味,都讓人體氣味更顯難聞。建議最多2-3個月就要更替貼身衣物,尤其燠熱夏季更要視情況汰換,更有助減少難聞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