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穀物油芒入菜 復興布農文化
臺灣特有種穀物「油芒」,外型似芒草,穀粒外層包覆細毛,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富含蛋白質、鈣、鎂及谷胺酸、絲胺酸等植物性胺基酸,被譽爲「超級未來食物」。(蕭嘉蕙攝)
吃祖先的食物!臺灣特有種穀物「油芒」是原住民布農族傳統作物,由於飲食西化、經濟價值低等因素瀕臨絕跡,臺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投入覆育、10年有成,原民餐飲業者邱智偉推出油芒全餐,業者胡鬱如則以油芒料理赴外參展,復振飲食文化。
布農族父子邱貴春、邱曉徵懷抱覆育傳統作物之心,自2014年起攜手共耕油芒田,至今面積已達1.2公頃,作物欣欣向榮,外型似芒草、穀粒外層包覆細毛。中研院研究顯示,油芒富含蛋白質、鈣、鎂及谷胺酸、絲胺酸等植物性胺基酸,被譽爲「超級未來食物」。
同爲布農族的卡那歲工作坊主理人邱智偉則致力於傳承食育文化,善用蒸、煮、燉、炸等手法,將油芒化身美味佳餚,包含油芒沙拉、油芒燉飯、油芒手卷等料理,不僅擄獲遊客味蕾,連金曲歌王王宏恩也一嘗成主顧,願當免費代言人。
邱智偉提到,油芒是布農族人「記憶的味道」,他希望透過料理找回記憶,也鼓勵下一代能吃傳統穀類作物。邱智偉妻子全曉玉說,油芒入菜具多元性,油炸過後口感酥脆,可搭配鹹甜食料理,布農族則習慣做爲主食,或與白米混合煮。
王宏恩表示,文化必須從生活紮根,一旦與食衣住行脫節,就會顯得貌合神離,尤其樂見自己生長的部落願意投入復耕,「跟着祖先吃一樣的食物」。今年入選參加慢食全球年會的蓋亞那工作坊,也端出玉米及油芒製作的料理赴義大利參展。主理人胡鬱如表示,油芒是全世界最小的爆米花,只要低溫幹炒即可達到鬆脆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