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一國兩制”實踐 提速深度合作 橫琴口岸成爲粵港澳大灣區“新地標”

原標題:創新“一國兩制”實踐 提速深度合作 橫琴口岸成爲粵港澳大灣區“新地標”

央視網消息:橫琴口岸連接澳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它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對接“軟聯通”的標誌性工程,助力打造琴澳半小時生活圈,推動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這座橫琴口岸還憑藉其不斷完善的功能,成爲大灣區的一座“新地標”。系列節目《中國新地標》10月1日記者帶您打卡這座創新“一國兩制”實踐的中國一類口岸。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與澳門一水相隔,最近處僅有187米。眼前這座位於橫琴島東岸的橫琴口岸,是2020年8月開通的第四代橫琴口岸,設計年旅客通關量8000萬人次,實現了琴澳兩地“無縫銜接”。從外觀上看,橫琴口岸入口以“門”一樣的造型展示了“國門”的形象。

目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橫琴口岸屋面廣場的鋪裝、風雨連廊、園林景觀都營造出了鳳凰展翅的整體造型。橫琴口岸的一側連着橫琴,另一側與澳門僅有一橋相連。這裡是“一國兩制”的交匯點和“內外輻射”的結合部,它也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的重要窗口。

這座新橫琴口岸給出入境旅客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一個“快”字,“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讓旅客雙向過關都絲滑順暢。

橫琴口岸的合作快捷查驗通道到底有多快呢?記者在現場觀察,每個人平均的通過時間只有20秒左右。這裡有三道門,大家只需要排一次隊、讀一次證件、識別一次生物信息,就可以快速地完成兩地的邊檢查驗。

以前,旅客要從老橫琴口岸出關,然後乘坐擺渡車穿過蓮花大橋,再從澳門氹仔島上的蓮花口岸入境。隨着四年前新橫琴口岸開通,澳門蓮花口岸整體搬遷到了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這意味着這部分澳方口岸區適用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這樣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的創新實踐,讓“合作查驗,一次放行”變爲現實。在傳統人工通道一側,記者看到內地邊檢民警和澳門治安警“臺並臺、肩並肩”工作。

橫琴邊檢站執勤四隊副隊長張小亮稱:“除了內地邊檢和澳方治安警有一些合作協議、定期會晤以外,在現場也可以看到,我們是在共同執勤,肩並肩執勤、面對面交流。我們會有兩地的民警共同舉辦一些慶祝活動,同時我們也聯合拍攝了一些通關指引、便民舉措。”

澳門青年譚梓濠稱:“以前其實蠻害怕過關的,因爲過關人特別多。現在,我基本上都是背上個包,然後很快就可以通關。”

譚梓濠如今每週都會開着澳門單牌車來橫琴談業務,從澳門氹仔島的家中出發到橫琴僅需十幾分鍾。這麼快的速度得益於去年9月全國首創的車輛“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的啓用。在橫琴口岸客貨車聯合一站式車道,車輛“一次排隊、一次查驗”後,粵澳五家查驗單位“五燈全綠”就可以“一次放行”了。今年3月起,合作區還正式實施了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的分線管理政策。邊檢與海關推出的一項項便利舉措,都是爲了讓橫琴口岸這個“一線”既有速度又有溫度。

拱北海關所屬橫琴海關監管二科科長張曦稱:“在橫琴生活、就業、求學和創業的四類澳門居民,他們目前能夠攜帶規定重量的7大類300餘項的動植物產品,在‘一線’入境,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如今,越來越多的澳門人把公司和工廠開在橫琴,把傢俱搬到橫琴“澳門新街坊”的新家裡,把孩子送到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讀書。每到週末節假日,還有更多澳門人拖家帶口來橫琴的“花海長廊”露營。據統計,今年經橫琴口岸出入境客流總量有望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其中港澳居民約佔四分之一,橫琴口岸日均通行車輛超過6000輛次,其中澳門單牌車約佔七成。不只是人流車流,橫琴口岸還助力科技成果在粵澳間加速流動。橫琴口岸通過一條匝道爲澳門大學師生往來粵澳帶來便利。口岸附近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已經承接了300多個來自澳門大學三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產學研轉化項目。

爲了讓這樣一座現代化的口岸更快、更好地服務粵澳兩地,建設者施展出“十八般武藝”。在建設改造過程中,建設者創新工法,打破了小半徑橋樑頂推的世界紀錄。

在橫琴口岸的地下,建設者還通過盾構技術,把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也接了進來。隨着它今年10月通車試運營,旅客將在橫琴口岸樓內實現快速通關和便捷換乘。橫琴口岸將成爲澳門和內地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樞紐。

目前,建設者還在建設橫琴口岸三期商業配套工程。未來,橫琴口岸將被打造成爲一座五分之二通關功能和五分之三商業開發的“口岸城市”。

橫琴口岸及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彭波稱:“最核心的是要打造一個跟澳門趨同的環境,包括產品的供給、業態的組合,包括一些房屋的使用標準,讓澳門居民能夠熟悉、快速融入。”

伴隨着口岸功能、設施的不斷完善,如今的橫琴含“澳”量越來越足,澳資企業總數超過6000戶,在合作區就業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過2萬人,澳門學生三年增長2.8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在成爲助力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和澳門居民就業創業生活的新家園。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