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築牢消防安全“防火牆” 電氣火災仍需警惕
近5年上海冬季發生火災超2萬起
春節臨近,築牢消防安全“防火牆”
春節臨近,消防安全格外需要關注。入冬以來,上海接連發生多起火災,給城市安全敲響了警鐘。據市消防救援總隊統計,近5年上海冬季(當年12月至次年2月)發生火災超2萬起,共造成110人死亡、93人受傷,損失達2.4億元。尤其需要關注的是,60歲以上老年人是冬季火災的重點受害人羣,因災致死佔比最高。
連日來,全市各區消防救援部門派出檢查人員進社區、進企業、進商場、進學校、進鄉村,針對各類火災隱患展開安全宣傳和清查整治,及時消除安全風險。
電氣火災仍是元兇
去年12月23日16時許,市應急聯動中心接報:崇明一處民宅發生火災,現場濃煙滾滾。崇明區新海、三星消防救援站派員趕赴現場處置後,成功將明火撲滅。經現場勘查,起火部位位於臥室牀頭櫃。
據民宅戶主回憶,他在出門前將充電中的手機放置在牀頭櫃上。不料,就在短暫離開的時間裡,因電氣線路故障造成短路,發生火災。由於起火位置在臥室,很快引燃被褥等物,致使火勢在短時間內蔓延。所幸救援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
這並非個例。冬季一直是居民火災高發期。數據顯示,近5年來,本市冬季火災發生數量最多的是居住場所,佔建築物火災的79.5%,佔火災總數的45.5%。在引起火災事故的各類原因中,電氣火災仍然高居榜首。此外,生活用火、吸菸不慎等,也是造成冬季火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吸菸不慎,容易發生“小火亡人”事故。
2023年1月5日,崇明區一老人臥牀吸菸,因未燃盡的菸蒂引燃牀鋪上被褥等可燃物引發火災。發現起火後,老人自行撲救,但兩個小時後,小火星復燃,再次引發火災,造成一名八旬老人身亡。
“生活中,有些居民喜歡在睡前或飲酒後躺在牀上、沙發上吸菸,在這種情況下極易在吸菸時入睡。一旦此時菸頭和火星掉到可燃物上引發火災,熟睡狀態中的人行爲反應能力相對較弱,後果不堪設想。”一名消防救援人員說。
消防實驗顯示,一支香菸燃燒時間通常在10分鐘左右,丟棄的菸頭根據它的長短燃燒時間也在1至4分鐘左右;燃着的香菸中心溫度可達到700℃—800℃。而大多數可燃物的燃點低於這個溫度,容易被引燃。“一旦家中發生火災,很快會產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煙氣,極易造成人員中毒死亡。”據上述人士介紹,煙氣還具有較高的溫度,會灼傷鼻腔、咽喉、氣管甚至肺部,影響新鮮空氣的吸入和廢氣的呼出,導致人員短時間內窒息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入冬以來,上海40多天沒有下雨,氣候乾燥,而接下來幾天,又要斷崖式降溫。“電熱毯、電暖器、電火爐等紛紛上場,一旦使用不當或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很容易引發火災事故,甚至導致‘小火亡人’的悲劇。”消防專業人士說。
爲老年人築牢“防火牆”
老年人是冬季火災最主要的受災羣體。來自市消防救援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上海因冬季火災死亡的人員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比超六成,其中多數爲癱瘓、殘疾或患有其他疾病的老人。
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防範和減少老年人在火災中的傷亡,已成爲上海城市安全治理的重大挑戰。一名消防人員結合實際案例分析,老年人家庭發生火災的原因,既有做飯、取暖、照明,包括驅蚊當中用火不慎,也有因臥牀吸菸、燒香祭祀引發,還有因使用電器不當造成的短路、過負荷等。
老人家中可燃物多,是造成火災傷亡嚴重的主要原因。記者隨消防部門檢查時發現,一些老人生性節儉,對電熱毯、電器等用品,認爲自己平時使用次數不多,即使過了使用安全年限也依然在使用;還有些老人喜歡收集各類生活用品,家中堆滿各種紙箱、空瓶、盒子等可燃物,一旦遇上明火極易燃燒。“很多老年人生活節儉,居室內廢舊物品多,一旦用火用電出現意外,極易釀成火災。大量可燃物堆積,也會增加逃生難度。”姚海榮表示,這些現象也反映出老年人安全意識相對薄弱。
人的不安全行爲、物的不安全狀態、監管環節的缺失與不足等,都成了威脅老年人安全的因素。那麼,如何將安全觸角延伸到戶,築牢老年羣體的消防安全“防火牆”?
消防救援人員建議,要在“物防”和“人防”兩個方面着力。“物防”方面,對老年人集中的社區、農村,改造老舊電氣線路,增加電氣火災的監測設施,有條件的推廣安裝火災探測報警和水噴淋滅火設施;“人防”方面,社區要建立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人的檔案,倡導社區工作者、志願者與獨居老人“結對子”,幫助做好火災預防。
“此外,老年人的子女和親友也必須多出力。”姚海榮表示,子女應關注老年人家庭消防安全,及時幫助老年人清除火災隱患,糾正老年人的不良生活習慣,教育老年人掌握防火安全常識。“尤其是老舊電器要及時淘汰更換,不能‘捨不得’。同時,還要引導老人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電器,叮囑老人不要臥牀吸菸,祭祖焚香規範用火行爲等。”(記者 鄔林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