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幕後英雄:揭秘那些鮮爲人知的鐵路班組

外製動班組:每天做40多臺“心臟外科手術”

工人日報訊 (記者李玉波 通訊員李齊龍 張文傑)春節前夕,記者走進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集寧車輛段檢修車間,看到外製動班組的職工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着。他們在狹小的車下作業空間來回穿梭,對制動系統的400多個零部件進行細緻檢修。

貨運列車被稱爲“鋼鐵駝隊”,要想安全準時到達目的地,不僅要有結實的車身,還得有可靠的制動系統。制動閥是這套系統的核心配件,被稱作車輛的“心臟”,外製動班組工長李鴻鵬就是一位技術精湛的“心臟醫生”。

“外製動班組負責鐵路貨車剎車系統的檢修,技術要求高、檢修難度大。特點是結構部件分佈廣,各零件尺寸精細,故障率高,是檢修車間工作量最大的班組。”李鴻鵬說,“我們每天要做40多臺‘心臟外科手術’。”

一次,李鴻鵬去醫生朋友家做客,對方談及手術工具時說了句“你們修火車,我們修人,都一樣”,讓李鴻鵬深受啓發。他琢磨:醫院的內窺鏡、聽診器等醫療器具,能不能用於貨車檢修呢?

李鴻鵬借來內窺鏡和聽診器回到班組,嘗試結合鐵路貨車制動系統特點,將工業內窺鏡和聽診器運用到鐵路貨車檢修工作中。

起初,同事們滿是疑惑與質疑。“火車還能這麼修?”“這玩意用兩天就斷啦!”“伸進去能拔出來嗎?”可當用內窺鏡輔助找到管系故障時,大家發現這真是個好工具。

檢修工做“過球試驗”時球未通過制動管,卡滯在管裡,用內窺鏡查找,能非常清楚地看到管內有異物將球卡住。在對制動風缸吹塵時吹出大量鏽灰,用內窺鏡檢查制動風缸,可以看到風缸底部積累大量灰塵。列車管系複雜,彎角多且細小,用內窺鏡檢查管系通路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聽診器也在制動檢修中出力不小。制動閥的內部結構、各活塞、各通孔都是極其精密的,出現故障時,可以用聽診器探聽閥內活塞聲音。哪個腔室該進風卻未進風,哪個腔室應該排風卻沒有排,利用聽診器放大的制動閥內部工作聲音,可以有效判斷制動閥出現的故障。

剎車系統主要依靠風壓進行控制,作業現場一般是通過風壓試驗的方式來檢驗剎車系統的運行狀態,因此工作環境嘈雜、塵土飛揚,但班組職工知道這份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從不抱怨。

動車所:投用智能檢修機器人

工人日報訊 今年春運,一款智能檢修機器人的到來令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動車段鄭州東動車所的職工們壓力大減。

動車組是計劃性預防修,運行時間或走行公里到限後,就要進行檢修。以前,動車組檢修主要憑藉人工完成。智能檢測機器人投用後,用上了三維深度學習圖像處理、機器視覺等先進技術,能夠自動實現動車組車底全景快掃檢查和轉向架關鍵部件精掃檢查。

春運期間,該所平均每晚要進行40多列標準動車組的檢修作業。“有了這個新幫手,在45分鐘內我們就能對一列8節編組的動車組車底關鍵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不但提升了效率,也讓動車更安全。”該所副所長路飛說,這款機器人還能檢修多種車型。(施維翔)

加砂工:每天給火車“喂”750公斤砂子

胡國林 張正仁

爲防止機車在長大坡道或者是雨雪天氣運行時出現車輪空轉或者打滑,火車司機會通過機車撒砂,讓機車輪對相鄰的撒砂管向鋼軌表面噴撒砂子,以此增加車輪與鋼軌表面之間的摩擦力。

春運期間,千里鐵道線上奔馳的機車縱橫穿梭,機車撒砂的頻率越來越高,加砂作業任務量也隨之上升,整備場上、線路兩旁佈滿加砂工的足跡。

55歲的張和議是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向塘機務段九江運用車間的一名加砂工,他給機車加砂已經18個年頭。“加砂不算啥技術活,更多需要的是體力、耐心和責任心。我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給火車‘喂’砂子,一袋砂子15公斤重,我每天大約要給100多個機車砂箱灌入750公斤砂子。”張和議說。

火車砂箱的高度爲離地1.3米,張和議在加砂時大臂連同小臂要持續繃着不能鬆勁,以保證手肘彎曲託着砂袋舉到機車砂箱口上方。一手抓着砂袋口,一手託着沙袋尾,袋口對準砂箱口,儘量“僵住”身體,平穩控制砂子倒入砂箱的流量和流速。

“現在加砂已經比過去方便了不少,過去上砂,不僅要曬砂,還要篩砂。遇到連續陰雨天氣,還得使用機器烘乾,程序非常繁瑣。現在我們用的砂子基本是成品砂,而且隨着科技發展,今後我們加砂要實現自動化,到時我們的加砂效率就更高了。”張和議說。

據悉,機車用砂不比普通建築用沙,需要經過水洗、過濾、烘乾、除塵等環節,砂子中不得有可見的黏土與塵土,溼度不超過0.5%,顆粒直徑在0.8~2.5毫米爲最佳。砂粒太大,容易堵塞砂管;溼度太大,砂子容易板結成塊,無法正常使用。

爲確保機車砂質量,每次上砂前,張和議都會對砂子進行二次檢查,確保砂粒大小均勻、乾燥適中。

常年與砂子打交道的張和議也摸索出了手動“判”砂的技能。每次加砂前,他取下工作手套,將手探入砂中抽檢,讓細膩的砂粒從指縫間流過,憑藉多年練就的敏銳觸感,判斷砂子是否存在受潮板結等情況。

多年來,經他加過的砂,從沒有因爲機車砂箱存砂不足、撒砂不暢、砂粒板結等問題而影響機車正常上線運行。

調度員:掌控上百列動車組的主控鑰匙

蒙超 楊庚毅

1月17日22時,春運第四天,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動車段近千畝的動車存放線上,一列列動車組整齊地排列着,存車線旁,一間小屋亮着燈。34歲的調度員張龍眉頭微皺,眼睛緊盯着面前的記錄本。

這是存車場的調度室,掌控着整個存車場內100多列動車組的主控鑰匙。動車組的主控鑰匙如同汽車的啓動鑰匙一般,讓動車能“打着火”。

調度室是存車場的“中樞神經”,所有的指令、信息都在這裡匯聚、發佈。張龍每晚都需細緻覈對動車組出行情況,並留意突發故障及意外情況的信息傳遞。

每當夜幕降臨,張龍便會準時踏入這小小的調度室,開啓他一個人的“戰鬥”。窗外,是無盡的黑暗與寂靜。整晚,除了動車組司機、送車和爲動車組“打溫”人員前來短暫地領取、歸還鑰匙外,陪伴張龍的便只有那明亮的燈光。

夜間張龍並不得閒,每隔10分鐘他都會起身看一下屋外的溫度表。23時,測溫設備上的數字讓他突然警覺起來——室外溫度低於預警值。

張龍立即通知檢修班組啓動動車組“打溫”工作。“得趕緊給動車組‘驅寒保暖’,可不能讓它們凍着了。”他一邊說一邊仔細地記錄着相關信息。

據瞭解,動車停放環境溫度低於0攝氏度時,內部供水系統和管路設備可能會被凍壞,從而影響動車的正常使用。張龍必須時刻監測室外溫度,及時聯控班組人員對動車組進行“打溫”作業,避免低溫天氣對動車組造成的各種影響。

2時30分,調度室內逐漸熱鬧,動車組司機陸陸續續走了進來。他們即將駕駛列車,爲春運開啓新一天的征程。爲司機辦理出乘手續,目送他們上車後,張龍深有感觸地說:“鐵路工作就是這樣,一環扣着一環,每個細節都很關鍵。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保證列車的安全運行。”

隨着天邊泛起魚肚白,清晨的陽光灑在存車場上,張龍活動着肩膀走出調度室。望着一列列動車組緩緩駛出存車場,他說:“雖然我的崗位在春運幕後,但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障着動車組的安全運行。”

視頻分析員:每晚分析6萬張圖像

李各

1月14日,春運的第一天,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車輛段重慶西動車運用車間機檢組,視頻分析員們整齊地坐成一排,準備好各車型的機檢覆核單,打開CV系統開始進行動車組機檢作業。

看“CV”是視頻分析員的一項重點工作,CV系統就如同醫院裡的“照影設備”,判斷病情需要用“照影設備”與發散性“X”光結合,影像醫生最終通過“X”光來判斷病竈。

“我們就是動車組‘影像醫生’,我們的眼睛就是‘X’光,通過雙眼來判斷動車組的部件故障。”視頻分析組組長鄧毅說。

鄧毅介紹,CV系統內的CV圖像由11個不同的通道組成,通過人工對約3000張圖片進行系統分析,確保動車組運行安全。

此時,視頻分析員許永慶正用鼠標在動車組的升弓氣囊部件上放大檢查。“我們採用WZO作業法進行CV作業,簡單來說就是對重點部件畫圈停留檢查,在20分鐘作業中作出高效判斷。”許永慶說。

動車組車型不同,檢查、放大的部件也會有區別,重慶地區首次配屬的10組CR400AF-S型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將全部投入今年春運,這讓視頻分析員的工作更有難度和挑戰性。

“平時每天的CV分析量在10~13組車,每晚大約分析3萬張圖像,春運期間動車組上線率高,工作量會翻倍。”許永慶說。她的眼睛緊盯着電腦屏幕,生怕漏看了一張圖像、一個部位。

視頻分析員對故障進行初步判斷,現場作業人員根據複覈單去核實並且處理故障。CV分析與人工處理環環相扣,只有每一個關卡都嚴格卡控,才能保證動車組安全。

無人機航測工區:運料到山頂僅需5分鐘

張夏嬋

“今天我們在南昆鐵路清水河大峽谷1號隧道進行無人機運料及危石支頂作業,確保春運安全。”1月15日7時,百色工務段無人機航測工區工長鄧俊宇在班前會上說道。

南昆鐵路跨越滇、黔、桂這三個省區,是連接西南內陸與沿海地區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路穿越連綿起伏的山脈,最高海拔達2088米。無人機航測工區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首個使用中大型無人機進行工具材料空中吊裝運輸的工區,有6名職工,負責鐵路沿線橋隧、路基設備的物料運送、周邊環境的隱患航拍排查。

“無人機組裝完成後,展開機翼全長可達3米,最大載重可達50公斤,5分鐘後精準送達山頂。”鄧俊宇介紹。

傳統的運輸方式依賴人力,效率低下,而靠人背馬駝、索道運輸這樣的方式,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引入無人機航測技術,開闢空中運輸通道,帶來極大便利。

“以前我當橋隧工的時候,都是人工扛步行板上橋、扛水泥物料上山,來回一趟需要1小時,現在運料只要5分鐘。”職工劉錦濤說。

“越是陡峭的地形越適合運料無人機,它能迅速將材料精準地送達指定位置。”鄧俊宇說道。

無人機調試完畢,吊裝着檢修所用的材料緩緩起飛。“要成爲一名合格的飛手,僅是取得了無人機操作資格證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進行長期的實飛訓練,積累豐富的飛行經驗,熟知設備狀態和周圍環境,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務。”鄧俊宇說。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