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桂花香到木須肉

所謂木須,就是加了打散的蛋及肉絲,蔬菜等炒制而成,圖爲木須炒麪。(本報資料照片)

廖家艾以推廣中餐成就,登上2014年美國郵票。(摘自網路)

金秋時節,走在巷弄小徑,偶然撞進了幽靜的芬芳,驚喜擡頭,環顧四周,卻不知香自何處來。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宋‧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不覺浮上心頭。是的,沒錯,桂花開了。

桂花,因其葉脈形如「圭」而得名,又稱木犀(其木紋理如犀)、木樨。學名Osmanthus fragrans(拉丁文),木樨科,木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橢圓形,革質。秋季開花,花小,簇生於葉腋(按:葉的基柄與莖相接處的內側),有乳白、淡黃、深黃、橙紅四色,有極濃郁的香味。原產中國,爲中國特有樹種。常見的變種有金桂(花深黃)、銀桂(花乳白)、丹桂(花橙紅)、四季桂(花淡黃),爲觀賞性芳香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亦可用作食品的香料。

桂花的香味濃郁,銀桂、金桂極其芳香,丹桂、四季桂的香味較淡。香味,是桂花重要的外顯表徵,可以從其拉丁文學名Osmanthus fragrans一覽無遺。第一部分的Osmanthus,「香花」= osm-「香味」+ -anth「花」+ -us「拉丁文後綴」)是桂花的屬名「木樨屬」,代表的是特徵相似的一類植物。第二部分的fragrans,(「芳香的」,英文fragrant的源頭)是學名裡的種加詞,用以修飾第一部分的屬名,說明桂花這個種的性質。是故,桂花的學名Osmanthus fragrans(「芳香的香花」)清楚點明瞭桂花的區別性特徵——濃烈的香味。

傳統上,桂花有英文俗名若干,比如sweet olive(「香木樨欖」)、tea olive(「茶木樨欖」)、fragrant olive(「芳香木樨欖」)、sweet osmanthus(「香木樨」)、sweet-scented osmanthus(「香味木樨」)。然而根據我的觀察統計,把分類學上的屬名Osmanthus轉爲一般用語的osmanthus(正體,首字母常小寫)用得最多最廣,是後起之秀。這反映了英文裡植物俗名的新趨勢:把拉丁文學名當俗名用。在語境清楚、不必講究時,甚至只需用第一部分的屬名,省略第二部分的種加詞。

准此,桂花的俗名說osmanthus即可。如要強調桂花的樹,可說osmanthus tree(桂花樹)。如要強調桂花的花,可說osmanthus flowers(桂花,常用複數形)。金桂是golden osmanthus,銀桂是silver osmanthus,丹桂是orange osmanthus,四季桂是sweet osmanthus。桂花可添加在許多食品裡,製成各式的美食佳餚,桂花糖藕是osmanthus candied lotus root,桂花鴨(桂花盛開時節所製作的鹽水鴨)是osmanthus duck,桂花糕是osmanthus cake,桂花糖是osmanthus candy,桂花凍是osmanthus jelly,桂花醬是osmanthus jam,桂花茶是osmanthus tea,桂花酒是osmanthus wine。

酒菜不分離,喝酒要有下酒菜。我們或有不知,桂花又稱「木樨」也用於菜名,指食物在烹調中加進蛋花者。此木樨不是桂花,而是烹調過的碎雞蛋,以其狀似黃色的桂花而得名,如木樨湯(即蛋花湯),不過最知名的菜品當屬木樨肉。木樨肉俗稱木須肉,是一道中國北方常見的傳統名菜,以豬肉片與雞蛋、木耳等蔬菜混炒而成。

木樨之所以俗稱木須,一般認爲是因簡化和誤傳而來。樨字難寫,於是木樨被簡化爲音近的木須,後來以訛傳訛,流傳日廣,也就約定俗成了。

19世紀的清代文學家樑恭辰在其《北東園筆錄》提到了木樨肉,言其「北方店中以雞子(按:雞蛋)炒肉,名木樨肉,蓋取其有碎黃色也」。同一本書還記載了一則相關的掌故軼事:「嘗聞有一南客,不食雞卵,初至北地,早尖(按:旅客在晨間用飯休息),下輿入店,呼店夥甚急,其狀似甚飢,開口便問,有好菜乎?答曰,有木樨肉」。不吃雞蛋,菜名無蛋,卻點了一道有雞蛋的菜。200年前的中國北方就已經有了家常的木樨肉,可見這是一道歷史悠久、深入民間的傳統名菜。

木須肉在西方的中餐館也是基本菜式,英文稱之爲moo shu pork(或拼爲mu shu pork),許多權威的英語詞典都有收錄,比如《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牛津特級詞典》(Oxford Dictionaries Premium)、《美國傳統英語詞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韋氏新世界大學詞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橘越淮而爲枳。在中國吃木須肉,常配白飯。在西方的中餐館吃木須肉,有種吃北京烤鴨的既視感:薄餅塗上一層海鮮醬,鋪上木須肉,捲起來用手握着吃。對此,《韋氏新世界大學詞典》給moo shu pork(木須肉)下的定義精簡到位:a Chinese dish made of shredded pork and vegetables and beaten eggs, sauteed and usually served in a crepe with hoisin sauce(一道中國菜,由豬肉絲、各式蔬菜、打散的雞蛋炒制而成,常置於塗有海鮮醬的薄餅裡食用)。

關於moo shu(木須)的來源,OED提供了較爲深入的解釋:In Beijing the term is applied to scrambled-egg dishes so as to avoid using dan egg, which in colloquial Beijing Mandarin has a number of offensive slang uses.(「木須」這個詞在北京用於炒蛋的菜品,爲的是要避開「蛋」這個字。在北京話的口語裡,「蛋」有一些冒犯性的俚語用法)。至於爲什麼用「木須」來代替「蛋」,OED並沒有進一步說明。

《美國傳統英語詞典》倒是填補了這個解釋上的空白。這部詞典用了兩倍的篇幅來給moo shu追本溯源,不只提到了碎炒蛋貌似桂花,因而借用桂花又稱「木樨」來回避罵人的粗話「蛋」,還推測了「木須」是如何由「木樨」演變而來的。

OED收錄了6條木樨、木須的書證(quotation,有來源出處的書面證據),透露出兩種說法在英文裡使用的遞嬗,早期用木樨,後來用木須。目前最早書證現身於1962年,出自美籍華人名廚廖家艾(Joyce Chen,北京人,前夫姓Chen)的《家艾食譜》(Joyce Chen Cook Book):The Mandarin thin pancake is…served with…meat, egg and vegetable dishes such as moo shi pork.(中國北方的薄餅是……用來吃……像木樨肉這種有肉有蛋有蔬菜的菜餚的),這裡用的是moo shi(木樨)。1977年開始出現轉折,國際上享有威望的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1977年3月3日的書證用了moo shi(木樨)。同年稍晚,美國老牌美食月刊《好胃口》(Bon Appetit)5月號的書證則是moo shi(木樨)和moo shu(木須)並用。1977年以後的書證,就都是moo shu(木須)的天下了。至於爲什麼1977年是個分界點,目前資料不足,有待進一步挖掘。

搜索OED整部詞典,雖然廖家艾所貢獻的只有這一條書證,卻是moo shu最早的一條,意味着她是把「木樨」這種菜式(特別是木樨肉)介紹給英語世界、有證可考的第一人。

相較於《中國食譜》作者、趙元任夫人楊步偉,廖家艾的知名度可能不高,不過她在20世紀的美國中餐界可是號響叮噹的人物。廖家艾以麻塞諸塞州的劍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這兩所世界頂尖的學府坐落於此)爲根據地,開餐館,當大廚,把北京烤鴨、木須肉、獅子頭、酸辣湯、餃子鍋貼等中國美食介紹給美國精英薈萃的大波士頓都會區(劍橋與波士頓僅一河之隔)。她用英文寫中國菜食譜,《家艾食譜》就是她的代表作,影響深遠。

廖家艾還在劍橋和波士頓的成人教育中心開班授課,上全國性的電視主持烹飪節目,教授學員觀衆做中國菜(主要是北方菜),人稱「中國的朱麗亞‧柴爾德」(Chinese Julia Child。按:朱麗亞‧柴爾德被譽爲「美國廚神」,與廖家艾爲同時代的人物,是廖家艾餐館的常客,也是廖家艾廚藝的粉絲。朱麗亞‧柴爾德出版法國菜食譜,主持法國菜烹飪節目,把法國菜介紹給美國大衆,2007年榮登美國婦女名人堂,一生榮耀無數),使得中國菜在美國有了一席之地。廖家艾也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發明了平底炒鍋,研發出瓶裝的中國炒醬上了生產線。她給「餃子」造了個Peking ravioli(北京義大利餃)的英文名,雖然後來並沒有廣泛流傳。她首創了moo shi pork(木樨肉)這種說法(後來拼法調整爲moo shu pork),被英文吸收成了英語單詞,進了舉世尊崇的OED。

廖家艾的成就非凡,是在美國推廣中餐的先驅,對美國的餐飲界影響巨大,得到美國郵政總局的表彰,讓她的畫像登上了2014年的美國郵票,成爲美國5位「永遠的名廚」(Celebrity Chefs Forever)之一(朱麗亞‧柴爾德也位列其中),是中餐廚師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