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靜坐到行禪…資深媒體人:高壓工作環境下 正念走路讓喋喋不休大腦安靜下來

示意圖/Ingimage

走路吧!如歌的行板

音樂術語裡的「行板」(Andante,語出義大利文),是指中慢板的速度,節奏每分鐘七十六到一百零八拍,如行走般,帶着悠閒優雅的情緒。

大部分時間,我並沒有那麼悠閒優雅,日常節奏比較像是音樂裡的「快板」,尤其從事媒體工作的那些年,每天除了主持節目、播報新聞、偶爾幫廣告配音,還要後製剪輯節目、邀約來賓、準備訪談資料和寫稿。我也主持活動,類型從記者會、座談論壇到頒獎典禮都有。後來社羣媒體興起,我有幸跟上風潮,不定期會在網路發文分享工作心得和生活見聞。而以上這些,只是日常事務的其中一部分。

曾經我非常享受(也很習慣)這樣的生活狀態,小小的錄音室「川流不息」,學者專家、名人明星、藝文創作者、表演工作者和各領域的幕後推手,慷慨與我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和智慧結晶。新鮮快速的知識資訊滿足我旺盛的求知慾,工作衍生的社交活動也十分熱絡頻繁。眼前的人事物及腦內風景不停變換,使我的思緒往往比身體走得更快更遠。這些年成爲職業講師,擁有另一種型態的豐富精彩,但也同樣勞心勞力。

身爲「斜槓」且居於「前線」的自由工作者,收穫多不勝數,付出的代價則是經常處在壓力中,就算人不舒服,也必須呈現出專業的樣子,日子久了,身心難免失衡。爲了安頓情緒、保持活力,我試過不少方法(吃美食、連續追劇八小時),然後發現走路時,喋喋不休的大腦會安靜下來,心情變好,思緒比較清晰,於是我開始把握任何能走路的機會,生活旋律從此多了一些舒緩的行板。

從「靜坐」到「行走」

可能有人會說:「靜坐不是更好嗎?」所言甚是。從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到「金鋼狼」休.傑克曼,諸多成功人士讚揚靜坐的好處。覺察身心感受和意識的聚散消融,體悟萬物生命的變動無常,是內觀靜心的重要奧義,也是迷人之處。在我修習的正念課程裡,正念靜心(Mindful Meditation)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練習,嘗試過(任何流派)靜坐的人,都曾在這項古老的修練中獲益匪淺。

靜坐看似簡單,堅持下去並不容易。記得剛接觸靜坐,前輩們溫柔鼓勵大家不必拘泥時間長短,每次三分鐘、五分鐘都可以(我們沒有要比賽「靜坐馬拉松」);實在沒空,一分鐘也很好。根據我的「實坐」經驗,每次二十分鐘以上,通常有更深刻的收穫(有研究則說至少三十分鐘)。當然也可能靜坐了一小時,只獲得腰痠背痛和腿麻這些不太舒服的身體感受,或憶起某位前任冷漠的話語:「我就是不愛你了。」這些都是當下真實的體驗。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靜坐心得,前輩們對於「每天靜坐時間最好固定」這個建議倒是有志一同,看你喜歡天光微亮的清晨五點半,還是入睡前的晚上十點,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靜坐真的很好,我的生活和住處還是有靜坐的「一席之地」,但比起乖乖坐在蒲團上,我在走路的時候往往能得到更深刻的平靜、喜悅和洞見。每次到自己設定的靜坐時間,我常常想偷懶(佛祖原諒我),升起抗拒躁動的心情。好不容易坐下來,身體又忍不住想動來動去。儘管這些反應實屬正常,值得玩味的是,隨時隨地我都樂意邁開腳步,完全不用跟意志力搏鬥。

圖爲《說話者的修練之路:探索表達背後的身心奧秘,用真誠的溝通連結彼此》書封,究竟出版社提供

爲什麼那麼喜歡走路?一行禪師也被問過類似的問題:「你爲什麼要練習行禪(Walking Meditation)?」他的回答很直接:「因爲我喜歡啊!」我喜歡這個答案。喜歡不需要理由,毋須剖心以明志,不過我很樂意多說一些走路的好處,還有它對口語表達又有什麼樣的幫助?期待有朝一日你也能體會此等絕妙意趣。

(本文出自《說話者的修練之路:探索表達背後的身心奧秘,用真誠的溝通連結彼此》,究竟出版社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