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坑”到“綠洲”,青島這個建築超高,含“綠”量更高!
在冬日暖陽照耀下
青島航運貿易金融大廈項目施工現場
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工人們正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建設
混凝土泵車和塔吊協同作業
有條不紊地運轉着
共同向着240米的高空目標奮力衝刺
隨着項目的持續推進
團隊不斷探索並實施綠色建造技術的革新
推動設備與工藝的更新換代
積極培育新型綠色競爭力
旨在提升工程建設全生命週期的含“綠”量
打造一個典範性的“環境友好型”
新質生產力項目
▲項目效果圖
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項目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
香港中路街道辦南京路1號
是青島市政治、經濟和文化旅遊
中心的黃金地塊
項目建築高度爲240米
地上54層、地下5層、裙房2層
將建設集商業辦公與住宅於一體的高端樓宇
造型設計取義“揚帆起航、振翅騰飛”
設計靈感來源於帆船
寓意青島的發展將充滿活力生機、揚帆起航
駛向美好未來
▲空中俯瞰項目效果圖
本工程爲“老坑新做”
原基坑支護體系及土方開挖
在2006年底開始施工
因前期基坑支護
已完成施工且遠遠超過使用年限
項目採用裝配式鋼管內支撐
高壓止水帷幕注漿
斜管注漿樁底沉渣加固
等創新技術和科技手段
對既有基坑進行二次支護補強
最大程度利用原有支護結構及帷幕體系
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
還顯著減少了新材料的使用
以及廢棄物的產生
體現了綠色施工的理念
▲基坑施工
項目團隊創新性採用
流態固化土進行肥槽回填澆築
相較於傳統的混凝土泵送方式
流態固化土展現出了顯著的優勢
它具備良好的流塑性和卓越的抗滲性
不僅能夠有效滿足肥槽空間狹窄
回填質量要求高的施工需求
還大幅縮短了工期
此外,流態固化土的使用
減少了水泥等傳統材料的使用量
有效降低了碳排放
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項目現場圖
項目團隊採用逆序施工法
噴塗速凝橡膠瀝青防水塗料
該塗料在噴塗後僅需3至5秒即可迅速成型
實現了“皮膚式”的防水效果
消除了竄水的隱患
此外,項目還引入防水一體板
相較於傳統工藝其密閉性能更爲卓越
防水一體板能夠一次性貼滿整面外牆
無須進行分層施工
這一改進不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還有效減少了材料的浪費
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
展現了項目在技術創新和環保施工方面的
雙重優勢
在項目實施全過程中
項目團隊採用基坑全自動監測系統
該系統能夠全面、自動監測深基坑的
各項關鍵安全參數
通過高效採集數據、實時傳輸信息
以及智能分析報警
確保了基坑施工的安全無憂
這一智能化系統的引入
不僅顯著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還有效降低了因人爲監測失誤
而可能引發的環境風險
▲基坑全自動監測系統
現場設置了全新第二代
繩網聯動式電動防塵天幕系統
實現了對基坑區域的
“地毯式”全覆蓋
該系統具有全封閉式防塵、降噪
遮陽、降溫等功能
爲廣大工友撐起了清涼“保護傘”
至少爲基坑內溫度降低5℃
讓工友們在高溫天氣下舒適作業
這一設施的應用
有效減少了揚塵和噪音的影響
▲第二代繩網聯動式電動防塵天幕系統
項目部還部署了AI隱患識別系統
該系統深度融合了尖端人工智能技術
具備自動識別與精準標記
施工現場各類潛在安全隱患的能力
一旦發現風險
系統會立即觸發警報
爲作業人員提供及時的警示
減少了停工和資源浪費
間接優化了施工資源的配置
降低了施工活動對環境的潛在風險
促進了綠色施工理念的實踐
▲項目主體施工
項目團隊高度注重綠色管理
通過引入智能隧道式洗車機
智能霧化降塵系統等設施
並將這些設施無縫接入
智慧工地管控雲平臺系統
成功實現了施工現場的智能感知
高效聯動與全面透明化管理
顯著提升了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
樹立了行業新標杆
▲項目智慧工地指揮中心
施工現場推行精細化管理
以環保爲前提組織施工管理工作
精心規劃物料堆放點
確保物料有序存放
對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
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選用低噪音機具和設備
採用節能型材料和技術
將建築施工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彰顯出建設者對可持續發展理念
的深刻理解和堅定踐行
▲智能建造綜合管理平臺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中鐵建工集團在綠色環保施工方面
做出積極探索和實踐
推動綠色技術與創新工藝
智能監測與環保設施落地應用
致力於將項目打造爲低碳、環保
的城市“綠洲”
爲青島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中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