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建築尋記憶「破碎的神聖」展 串起「灣生」情

「破碎的神聖」展從臺北當代館串連了空總創新基地,從這兩座具有歷史意義的臺北建築裡,從自己的環境、經驗出發,思索集體與個體、過去與未來,一個個大哉問裡反思人們存在的意義。

●承載個體生命與集體意識的場域

「破碎的神聖」爲法國人類學家馬克‧歐傑(Marc Augé),在觀察巴黎地鐵時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每個人對於那些曾有過政治、社會文化和歷史意義的輝煌場域,產生的某種歷史和國族認同的意識形態。

如今這種集體意識,成爲人們共同的歷史參照,或成爲個體本身過往零星的記憶,而場域生成的集體意識並不會那麼快消逝,但會逐漸失去詮釋它的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富有歷史意涵的空間,已走向破碎的神聖場域。

●沒有「虛假」的灣生 在日本建立起另座「建成小學」

今年出版界大事,《灣生回家》肯定榜上有名,從催人淚下的自傳小說,最終卻傳出作者身份造假,讀者眼鏡碎一地,留下的卻是從鄉愁衍生的騙局。然而,在真實歷史中,的確有一羣「灣生」,他們認爲「臺灣」纔是他們的故鄉。

常到臺北當代館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座紅瓦建築原是隔壁「建成國小」的一部份。此次在當代館前,搭建起一棟「木造小屋」,在這裡有灣生爺爺奶奶的真實紀錄。「破碎的神聖」展中針對當代館進行文件、歷史照片的蒐集和採訪影像拍攝,一部分勾勒出在不同時代中,建築空間所承載功能與民衆之間的關係。

另一部分敘述當代館與在日本成立的「建成小學校校友會」,兩個異地空間的歷史脈絡,並採訪三位建成尋常小學校的校友及後代,也是曾在臺灣居住過的「灣生」,藉由影像拼湊出人與建成小學校在時代中流轉的記憶、際遇和關係。

●臺北當代X空總基地 探討集體/個體認同

「破碎的神聖」展藉由臺北當代藝術館和空總創新基地,這兩個在展演空間的特質和象徵意義上分別具有代表性的場地,透過藝術作品的迴應與提問,展開對於集體/個體認同的對話。

此外,空總創新基地展出的作品,則思索了國家政治、知識權力如何在個體身上產生破碎的身份認同,以及錯誤轉譯的可能,並探討歷史的知識權力與建構,又是如何被認知、述說和討論。

●2017博物館日 歷史古蹟說故事

展期間適逢518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訂定主題爲「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內容關注博物館所發揮的社會作用:博物館努力造福社會,致力於成爲促進人類和諧共處的重要場所。

屆時策展人賴依欣5月21日的下午1:30,進行一場導覽小旅行,從當代館出發連結至空總創新基地,解說建築空間歷史特色和藝術展演的場域特質。歡迎大小朋友共襄盛舉,不只是用眼「去看展」,也從腳踏實地裡去感受「建築的溫度」,用心回想「老祖宗的智慧」,當我們在進行歷史回顧時,我們也正在寫歷史、創造未來!

「破碎的神聖」展

時間: 04 / 29(六)- 06 / 11(日)

場地:臺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空總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