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短”時間尺度到“最小”恐龍腳印(一週科技觀察)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谷業凱
《人民日報》(
2025年01月20日
第 19 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科學研究越來越需要藉助先進的研究手段。其中,大科學裝置是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科技變革的重要工具。
過去一週,跟大科學裝置相關的科學進展不少:我國科研人員基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取得了迄今爲止最精確的宇稱破壞參數測量結果。這個參數又被稱作“李楊”參數,由李政道和楊振寧在1956年提出。
中國大科學裝置建設也在加快推進。在安徽合肥,“人造太陽”再度刷新科研進度,科研人員藉助新近建成的大型超導磁體動態性能測試系統開展實驗,爲未來的聚變工程堆部件研製打下了基礎。
先進阿秒激光設施正在廣東東莞開工建設。利用阿秒激光脈衝,科學家可以實現對電子運動的跟蹤、測量、操控,猶如使用“超高速攝像機”捕捉電子的“動態影像”。阿秒是人類目前能夠掌握的最短時間尺度,1阿秒僅爲一百億億分之一秒。大概這纔是真正的“稍縱即逝”!
不光是探索突破科學的“邊界”,許多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問題,也需要依賴大科學裝置解決。最近,中國散裂中子源這臺“超級顯微鏡”就被用在了大口徑高鋼級油氣管道測試上,爲精準開展環焊縫可靠性評價、優化焊接工藝、保障油氣安全提供了支撐。
說到“科研利器”,不得不提到時下火熱的人工智能。近年來,科學家嘗試利用合成生物學等手段來模擬生命系統。前不久,日本一家公司開發出新技術,利用視覺語言基礎模型,自動搜索和發現新型人工生命。這項技術不依賴於繁瑣的手工設計過程,增加了探索未知生命形式的可能性。
科學發現的路徑從來不止一條,既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手段,也依靠科學家的“雙腳”。經過漫長探索尋覓,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調查局的聯合科研團隊在西藏昌都發現了已知世界最小的蜥腳類恐龍足跡化石,其足跡尺寸最小僅8.8釐米。如此袖珍的恐龍,又豐富了人們對恐龍的認知。
不久前開幕的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是科技領域的熱門展覽,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是本屆展會的熱門話題。衆多中國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中國智造”的科技含量,成爲展會的一大亮點。比如,TCL現場展示的一款分體式AI陪伴機器人就吸引了不少參觀者,不但造型可愛,還能與人進行多模態自然交互、提供情感陪伴。
機器人都能提供情緒價值了,是不是就說明它真正具備情感智能了?對此,科學家還在深入研究。作爲令人期待的技術前沿,情感智能賦予了數字人、機器人進行情緒識別、情感表達和情感共鳴的能力,在醫療護理、教育等領域,已展現出了不小的應用潛力。
然而,情感智能的發展更要注重“邊界”,隱私、安全和倫理道德等問題將成爲人工智能行業的重要關注點,法律法規和政策監管也要隨之而新。我們或許期待有更多通情達理的“賽博朋友”,但更要記住此刻的選擇,或許正在定義着人類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