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書扎西的一天(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本報記者 劉溫馨
這一天,西藏自治區拉孜縣芒普鄉普村黨支部書記扎西接打了72通電話。
1月15日一早,天剛矇矇亮,扎西就接起了鄉長的電話。“今天我們會加快工作速度,把幾個板房的建設點位都確定下來。”他一邊彙報工作,一邊穿好大衣掀起帳篷簾子,向村委會走去。
普村是個大村子,下設10個自然村,共有243戶1108名村民,安置保障需求巨大。可普村的地理位置又很特殊,在“山溝溝”裡,全村難以找到一塊大面積的平整土地用來蓋板房。
這兩天,這件事急壞了扎西。走在路上,他不斷地念叨,“政策不允許將板房建在耕地上,可鄉親們又想把板房分散蓋在各自的房子旁邊,這樣安全隱患太大。”
“昨天晚上我想了個法子。”扎西說,村委會原本挑了幾處空地作爲板房建設點,但是前兩天縣城投公司來評估,認爲地面坡度較大,且有受泥石流等災害影響的風險,“想來想去,面積最大、地面平整、環境安全的只剩打麥場。今天要去現場把位置確定下來。”
到了村委會,扎西開始忙碌起來,“上午有企業捐贈的保溫杯和充電寶送過來,記得通知大家來領,別把路堵住了。”
上午10點半,縣裡召開視頻會議,扎西在等待間隙解決了早飯——一個水煮蛋、一根火腿腸。
不到半小時的會議裡,扎西的電話鈴聲不斷——
“我家拖拉機被石塊砸爛了,保險能不能理賠?”
“書記,帳篷不夠大,我從房子裡搬出來的青稞和傢俱沒地兒放。”
面對村民們的需求,扎西一件一件耐心回覆、解決。
中午,縣農業農村局幹部崔成桑布來了:“咱村基礎設施有沒有受損的情況?如果排查屬實我們可以統一上報申請項目支持。”
“村頭給耕地供水的水渠開裂了,我帶您去看看。”坐在屋裡的扎西匆忙吞嚥了兩口手裡剛團好的糌粑,就又起身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測量水渠數據、商討加固方案,送走農業農村局的幹部,扎西緊接着給西藏交通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拉巴打去電話。“村裡300套板房都由西藏交發幫忙建設,過會兒他們要來踩點。”
下午3點多,扎西和駐村工作隊副隊長嘎瑪扎西往打麥場走去。
路上,迎面遇到了中國人民保險的工作人員,“書記,這是咱村的房屋表格,我們這兩天來統計下各戶受損程度,要請大家簽好字。”扎西二話沒說:“我全力幫忙聯絡統計。”
在打麥場,扎西一邊向拉巴和技術人員介紹着,一邊給圍上來的羣衆做工作:“大家住得集中些,老年人能一起聊聊天”“村裡正在平整土地,到了豐收的時候不會耽誤糧食晾曬脫粒”“板房有門有鎖,貴重的東西丟不了”“這邊位置遠了點,搬家遇到困難儘管喊我們幫忙”……
這一天,扎西大事小事“一肩挑”,忙得正經飯也沒來得及吃上一口。
晚上9點,各項工作告一段落,扎西在回家的路上走到一半,又拐去了路邊一處自然村安置點。“上午縣裡的電話會上要求我們全面排查,確保每個帳篷裡都要有爐子。我不放心,再去看看。”扎西說。
心繫鄉親們的安危冷暖,扎西時時事事放心不下,“越是這種時刻,百姓越需要我們,想讓大家能早點住到更暖和的板房裡去。今天把場地都敲定了,晚上我總算可以睡個好覺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17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