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讓政治不能善罷甘休 不是對民主精神的尊重
● 張元祥/國會幕僚、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
半年前,立法院通過「國會改革」五法,公民團體就開始針對在野黨委員進行罷免連署;現在更進一步升級爲「大罷免」,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執政黨立院黨團總召登高一呼,全面罷免在野黨41名區域立委(全數爲國民黨籍)。
成熟民主國家原本就有定期改選機制,汰除不適任的民意代表或政府官員。爲了避免「濫罷」淪爲政治鬥爭與報復的工具,甚至成爲仇恨動員的武器撕裂社會團結,多數國家對罷免都設計了相當高的門檻,而且也有些國家不設罷免。
任意罷免 讓臺灣再創世界「政治奇蹟」
將罷免當成社會運動,甚至只是因爲政治立場不同,或單純「比較好罷免」而成爲罷免的理由,讓臺灣再次寫下「政治奇蹟」。
根據調查,除臺灣外,全球包括英國、美國部分州、日本、菲律賓和南韓等,約有24個國家有罷免制度。就罷免門檻設計而言,英國罷免條件比臺灣嚴格,國會議員必須符合「被定罪判刑監禁或被羈押」等原因纔會啓動罷免程序;而日本的連署門檻較臺灣爲高,必須要取得選舉區30%以上的選舉人連署纔會成案。
在臺灣,如果要罷免一位區域立委或縣市首長,程序分爲三個階段,(1)提案:選舉人總數1%連署提案;(2)連署:60日內,選舉人總數10%連署;(3)罷免投票:同意票大於不同意票,且同意票數達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即罷免成功。
就實務經驗而言,公民罷免團體要跨過1%連署提案的門檻不是難事(以臺北市港湖選區爲例,需要3,181人提案),但是第二階段要在60日內取得選舉人總數10%連署(以臺北市港湖選區爲例,需要31,809人連署),就是「與時間賽跑」的嚴峻考驗,背後如果沒有政黨力挺,或是有意參與補選的政客進行組織動員,對於罷免而言,的確是一個相當高的門檻。
如果罷免正式成案,60日內要進行罷免投票,輿論的關注、社會的動員,規模都不亞於一場選舉。
以去年剛剛落幕的基隆市長罷免案爲例,從提案、連署到投票,幾乎歷經了一整年的時間,社會的無形成本更是可觀,最後階段「山海公民拆樑行動」與「反惡霸挺善樑」的全力投入,幾乎就是一次政黨對決的市長選戰。罷免結束,不論勝負的一方,都必須面對重新整合基隆團結的重大難題。
▼去年落幕的基隆市長罷免案爲例,社會的無形成本可觀,幾乎就是一次政黨對決的市長選戰。(圖/翻攝自Facebook/山海公民拆樑行動 - 罷免謝國樑)
「大罷免」 政治對撞的宿命?
徒法不足以自行,再好的制度設計,也必須搭配政黨與政治人物的自我剋制,以及公民意識的覺醒。從1994年,反核團體針對「擁核立委」發起我國近代第一次罷免運動,到30年後的今天,罷免已不再是公民備而不用的武器。
這次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運動」,幾乎成爲政治上的「二輪投票」。
從政黨、政治人物,到一般市民都需要認真思考,原本「備而不用的罷免設計」,是否會成爲「保證相互毀滅的政治武器」。此外,政治原本應該是一門「溝通、協調、妥協、共榮」的藝術,我國卻可能都要走上「杯葛、覆議、釋憲、罷免」的對撞?
以民爲本,啓思未來。臺灣要邁向韌性社會、落實民主鞏固,需要的不僅是良好的制度設計,更是政治人物對民主精神的尊重,以及對於權力使用的自我剋制。
▼這次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運動」,幾乎成爲政治上的「二輪投票」。(圖/記者屠惠剛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啓思民本基金會」。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