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疫苗不怕長新冠?研究揭驚人結果 專家:很失望
一份大型美國研究顯示,接種疫苗降低新冠後遺症的機率僅15%,讓研究團隊坦言「很失望」。(資料照/路透社)
最近一項追蹤千萬美國人醫療紀錄的研究顯示,高達1/3突破性感染的新冠患者在痊癒後仍出現「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整體而言研究發現接種疫苗降低後遺症的機率僅15%,研究團隊坦言「很失望」。
綜合美聯社、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聖路易斯衛生系統(VA St. Louis Health Care System)腎病學家艾裡(Ziyad Al-Aly)率領的團隊,25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已通過同儕審查的「新冠長期症狀」研究成果。
團隊追蹤2021年1月至12月間超過1300萬醫療系統的病患病歷資料,這些紀錄包含3.4萬已完整接種疫苗卻染疫的突破性感染患者、11.3萬染疫過卻未打疫苗者,以及超過1300萬未染疫者。
研究追蹤的患者資料平均爲60歲左右的白人男性,並且包含已完整接種2劑莫德納或輝瑞/BNT疫苗、1劑嬌生疫苗的患者。
研究人員比較有打疫苗組與未打疫苗組,確診新冠後6個月出現包括腦霧、疲倦、血栓、神經系統問題等症狀。
研究結果顯示,突破性感染患者中有32%出現後遺症,未打疫苗的新冠康復者中出現後遺症者佔36%,整體而言研究人員計算出,接種疫苗降低新冠後遺症的機率僅15%。
在各種後遺症中,打疫苗後機率減少最多的症狀爲呼吸問題及血栓,包括持續性的呼吸急促、咳嗽,或肺部血栓、腿部靜脈栓塞等問題,風險大概降了一半,不過在神經系統問題、腸胃症狀、腎衰竭等問題方面卻看不出差異。不論是接種過疫苗、或未接種疫苗,2個組別在症狀嚴重程度方面也沒有差別。
艾裡坦言研究成果「令人失望」,「我本來希望看到疫苗提供更多保護,尤其疫苗現在是我們防禦的唯一防線」,「現在我們卻說只會給你們15%的保護,你們仍然很脆弱,而且非常脆弱。」
《自然》指出,「新冠長期症狀」的研究相當難以進行,一個原因是症狀很多難以定義,另一個原因是確認這些症狀出現的頻率也有挑戰性。這份研究是至今針對疫苗能否降低後遺症的最大型研究,不過各個研究成果各異,例如一項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的英國研究發現,接種疫苗能降低50%後遺症風險,另一份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研究卻發現,疫苗似乎無法降低多數症狀的風險。
克里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傳染病專家英格朗(Kristin Englund)表示,現階段仍缺乏對新冠長期症狀的明確治療方式,接種疫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就更顯重要。
這份研究的限制是無法說明Omicron變異株及其餘亞變種是否會影響後遺症的風險,因爲研究是Alpha、Delta盛行時期進行的。研究也未評估接種追加劑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