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古老的戲曲工具箱 講年輕人自己的故事
《二醜》 《不在梅邊在柳邊3.0》
◎水晶
“返本開新”是近年戲曲界常提的口頭禪。2024年5月啓動的“海絲新空間”戲劇孵化計劃,則是一次關於“返本開新”的實驗。該計劃依託“第二屆海絲泉州戲劇周暨2024全國南戲展演”,自今年5月開始徵集作品,收到來自全國的63個作品;經過初選、終選及創作營集中孵化,歷時兩個月,於7月底在泉州這座千年古城亮相。
孵化作品的展演過程,也是與颱風“格美”鬥智鬥勇的過程。歷經場地變更、演出取消和時間變更等多種突發事件,《二醜》《蜉蝣圖·畫神》《不在梅邊在柳邊3.0》《她的xy軸》《誌異齋》和《人偶·機》等六部以戲曲爲核心元素的新人新作成功落地。它們跳出傳統鏡框式舞臺,走進伯勒小鎮、南外宗正司、源·1916工業遺產館、伯勒七星村等演藝新空間,遊客、市民可以在傳統劇場之外觀賞演出。
當年輕人的情感滲入創作
去年11月,在深圳蛇口戲劇節首演的梨園戲《平行時空·陳三五娘》,對《陳三五娘》這個最古老的宋元南戲進行了全新的舞臺呈現,新意與舊趣得兼,令在場的國內外觀衆驚豔。在蛇口工業遺址、原浮法玻璃廠料斗車間內,《陳三五娘》的傳統片段分爲兩組上演,呈現情節上的呼應,當代梨園戲演員的日常生活與情感糾葛串聯其間,形成了歷史與當下的對話。
“陳三五娘傳說”於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而《平行時空·陳三五娘》的導演曾龍是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年輕的創作者。這次創作讓他有機會用全新的方式重講《陳三五娘》這個古老的愛情故事。同時,所有參與這個作品演出的年輕人,也沒有僅僅以戲曲傳承者的身份出現,而是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困境和血肉情感都呈現在了舞臺上,用“演員”的真實面貌與觀衆對話。這種新鮮的創作感受,讓他們萌生了讓更多年輕創作者一起加入的想法,最終促成了“海絲新空間”戲劇孵化計劃的誕生。
該孵化計劃由愛丁堡前沿劇展、曾靜萍工作室聯合發起,初衷是想挖掘、培育創新形態的中國戲曲及戲曲元素作品,爲青年戲劇人提供更加廣闊的創作平臺,探索戲曲發展的多樣性。與其他戲劇孵化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它針對的是戲曲和以戲曲爲核心元素的創作。這一主題,已經大大提高了創作門檻。在國內舞臺創作領域放眼望去,能夠勝任戲曲這一類別的藝術家大多集中在國有院團,於是,“海絲新空間”戲劇孵化計劃自然而然地聚焦那些學習戲曲的年輕人和身處院團體制之外的戲曲創作者。
最終孵化出的六部作品的創作者,大多有戲劇或戲曲院校的專業背景。《二醜》和《蜉蝣圖·畫神》的主創分別爲中國戲曲學院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她的xy軸》的主演原爲上海崑劇團演員;《人偶·機》的主創是上海戲劇學院木偶表演專業的學生;《不在梅邊在柳邊3.0》的主創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誌異齋》的主創背景相對特殊,是幾個曾在美國學習表演的中國留學生。
但是這樣的專業背景,似乎還不足以使人對他們抱有足夠的信心,孵化計劃邀請六位評委/導師對作品進行“一對一”式介入,爲作品“加持”。針對每個作品的長項和短板,評委們用各自的工作方式與年輕的創作團隊共同思考、碰撞。六位評委不約而同地強調鼓勵年輕人的大膽探索和創新,雖然專業技巧和對戲曲等古老表演技藝的傳承是極爲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戲曲講屬於年輕人自己的故事。只有當他們的情感充分地滲入創作當中,作品才能煥發出當下的生命力,成爲屬於這個時代的戲曲作品,並吸引當下的年輕人和新觀衆走進劇場聆聽和觀看。
把果戈理、王爾德化成戲曲
雖然孵化計劃是首次舉辦,孵化週期也並不長;雖然對於年輕創作者能否在古老劇種的傳承與創新突破的結合上達到平衡之境,評委們抱有隱憂,但最終的呈現還是有許多驚喜。以京劇《二醜》爲例,這部作品看似有一個傳統的京劇樣貌,但其故事藍本卻是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名作《欽差大臣》。將西方諷刺喜劇敷演成極具本土特色的中國封建社會官場寓言,並放置在當代藝術空間中上演,《二醜》可說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跨文化融合作品。
這部作品少有地讓兩位丑角成爲京劇舞臺的主角。文丑譚觀的名字以諧音喻“貪官”,武丑杜途則隱喻其“賭徒”身份。一文一武,一動一靜,二醜在舞臺上相互成就。
作品《蜉蝣圖·畫神》汲取了英國文豪王爾德的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的故事精髓,並進行改編和本土化。主創團隊選取完整劇本中的“畫神”一折搬上舞臺,並大膽地讓崑曲與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泉州高甲戲融合,讓高甲戲的丑角表演爲傳統的崑曲舞臺注入別樣顏色。
浙江京昆藝術中心(崑劇團)的小生演員王恆濤,以“林道”之名登場,俊秀優雅的扮相與道林·格雷的人物原型非常吻合。而半瞎老院公這一角色在開場時的高甲戲“傀儡醜”表演則妙趣橫生,畫家和亨利爵士兩個角色的戲曲化身均與泉州本土文化融爲一體,令人捧腹。一雅一俗,一生一醜,反差感拉得漂亮。
《蜉蝣圖·畫神》創作者還充分利用演出場地庭院中的水池,作爲林道臨水自照的場景,暗示他將走上古希臘神話中美少年納爾蘇修斯的悲劇之路——在發現自己的美之後,變成一個自我欣賞、妄自尊大的人,並與畫中的“魔魂”作了黑暗交易。
請蒲松齡、仿生人入夢
雖然六部作品都與戲曲高度相關,但它們又都有各自鮮活的精神面貌與藝術特色。作品《誌異齋》得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當異次元的大門被打開,都市的霓虹下藏着“聊齋”的奇幻。此時“聊齋”變爲劇場中的神秘酒水鋪,妖精與劍客的故事交織成光怪陸離的傳奇。酒與故事,治癒三個年輕人迷惘的靈魂,也在當代觀衆與中國古代奇幻故事之間建立起連接。
《誌異齋》的創作可以追溯到六年前。一羣年輕人在海外求學時,想用中國的故事進行表達,他們帶着初版《誌異齋》參加了洛杉磯藝穗節。如今這羣年輕人都回到了中國,圍繞這個作品重新創作時,用到了戲曲和舞獅等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元素,將其與他們在國外學到的形體戲劇表演手段和當下年輕人喜愛的RAP等放在一起。
《誌異齋》將蒲松齡一輩子科舉失敗但《聊齋》爲後人銘記的“非主流成功之道”展示在觀衆面前,並將《聊齋》中的三個故事進行了新編:失業青年教師和他的好朋友狐狸精喝着酒就把錢掙了;沉迷RAP的廠二代女孩在摸魚時遇到了靈魂伴侶白秋練(一條白鰭豚精);一身才華但被老闆PUA的打工人與索他性命的鬼怪大戰三百回合等。遇到困境但不甘於被困境打倒的年輕人的故事,成爲讓蒲松齡接通當代的勵志劇。
還有一羣思考着人類未來和偶的未來的創作者,將“操控”概念融入了他們的作品《人偶·機》當中。劇中有被人操控着的偶,有被機器操控着的人,有披着人皮的機器,也有屈服於機器的人皮。戲曲唸白與新聞播報式的語言碰撞、傳統鑼鼓經與現代電子樂器的音樂碰撞、提線木偶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形象碰撞、未來科技與傳統藝術的感官碰撞……在假設未來和思考未來的過程中,觀衆閱覽了一幅抽離於現實的未來畫卷。
這部作品不僅呈現了傳統的提線木偶戲,還有學生們自己手工製作的創意偶——“仿生人”阿爾法。它用LED屏幕做成的臉上,表情不斷變化,非常可愛和有吸引力。演出場地源·1916工業遺產館內原本展示工業遺存的區域,被當作劇中木偶的展覽館。觀衆由此入戲,在提線木偶人的指引下,近距離感受木偶戲藝人莫離與其徒弟孔珏之間的矛盾衝突,“仿生人”阿爾法的去留生死,也與中國古老傳說中最初造偶者的命運糾纏在了一起。科技的進步是否意味着傳統藝術的消亡?技術如何影響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年輕人都用作品來回答了。
對於“海絲新空間”戲劇孵化計劃的最終呈現,六位評委之一、南京大學教授陳恬認爲,“創作者有這麼不同的背景,這麼不一樣的風格……很難想象他們能匯聚在一個孵化項目裡。而年輕人在這樣的創作嘗試和交流中,可以越來越豐富他們未來創作的‘工具箱’。”
在7月27日2024全國南戲展演閉幕式上,擔任“海絲新空間”戲劇孵化計劃評委的京劇演員王珮瑜,帶來了她手把手教出來的瑜音社“京劇小科班”,演出原創微京劇《坐井觀天》。劇中有一句臺詞,“我行得多遠,天空就有多大”,這似乎也可以用來想象當代戲曲創作者可以擁有的舞臺之廣遠和精神天空之遼闊。
供圖/“海絲新空間”戲劇孵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