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天窗急腰斬:胡士託音樂節50年的「新.胡士託風波」
災難性的「胡士託50年音樂節」,是2019現實續集版的「胡士託風波」?「胡士託50週年」(Woodstock 50)紀念音樂節原訂將於8月,在該音樂節誕生的紐約州舉辦;結果卻在開唱前半個月緊急腰斬。 圖/電影《胡士託風波》
【2019. 8 美國】
大開天窗急腰斬:胡士託音樂節50年的「新.胡士託風波」
「我們很遺憾音樂節必須取消...」搖滾傳奇「胡士託音樂節」2019年迎來50週年,創辦團隊原訂將於8月,在該音樂節誕生的紐約州舉辦「胡士託50週年」(Woodstock 50)紀念音,再現經典盛況;但在過去半年一連串的資金、場地、藝人糾紛下,音樂節換了3個地點、甚至「流浪」馬里蘭州,最後纔在開幕前2周,緊急喊卡宣告「正式取消」。比起半世紀前的「胡士託風波」,2019的胡士託音樂節遭遇了更慘烈的波折風暴。
誕生於上個世紀的胡士託音樂節(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在當代主要透過金獎導演李安的電影《胡士託風波》(Taking Woodstock),廣爲新世代與普羅大衆所知。但現實中的胡士託音樂節之所以經典,其實正是因爲在動盪年代下,各種曲折籌辦過程的「胡士託風波」後,依然成功創造出史上最盛大搖滾盛典。
胡士託音樂節最初誕生於1969年的紐約州。當年籌辦的元老四人組——從事音樂產業的藍恩(Michael Lang)、克恩菲爾德(Artie Kornfeld)、羅斯曼(Joel Rosenman),以及華爾街創業家羅柏茲(John Roberts)——年齡都還不足30歲,憑着敏銳的商業嗅覺、熱血衝勁與理念,促成了流行文化史上最浩大的音樂祭,至今仍被認爲是科切拉等音樂祭文化的開路先鋒。
從8月15日至17日,爲期3天的音樂節一共有32組表演。其中包含山塔那合唱團(Santana)、珍妮絲・賈普林、鄉村老喬.麥克唐納(Country Joe McDonald)等。不過當年的籌備過程,其實一波三折。
4人合資建立的「胡士託創投公司」(Woodstock Ventures,故音樂節以「胡士託」爲名),原本計劃在紐約州的沃爾基爾鎮(Wallkill)舉辦音樂節;但由於當地居民對嬉皮的觀感不佳、政府也對活動安全與衛生有疑慮,最終才輾轉落腳鄰近的貝塞爾小鎮(Bethel)舉行。
1969年誕生於紐約州的胡士託音樂節,籌備過程一波三折。原本計劃在紐約州的沃爾基爾鎮(Wallkill)舉辦音樂節;但由於當地居民對嬉皮的觀感不佳、政府也對活動安全與衛生有疑慮,最終才輾轉落腳鄰近的貝塞爾小鎮(Bethel)舉行,最終成功吸引了超過40萬人入場。 圖/美聯社
1969年的胡士託音樂節涌入超過40萬樂迷,創下空前紀錄。來自全國各地的嬉皮擠爆了鄰近道路交通,許多人甚至得在會場15公里外的遠處先停車,再步行擠入會場。原本售票營利的音樂節,也在人潮爆量的維安考量下,將場地圍欄拆除,變爲免費入場的搖滾盛宴。
但由於當時正值盛夏,天空不時下起的滂沱陣雨,草場上滿是雨後泥濘,雨水也讓插電樂器與器材面臨漏電風險。惡劣的天氣與衛生環境,加上後勤資源明顯不足以應對巨量人潮,音樂節流程也被嚴重延遲。當最後一位演出者「吉他之神」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登臺時,已是18日清晨。
不過幸好,儘管人潮最高峰一度逼近50萬人,胡士託音樂節卻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混亂、衝突事件。曲折的籌辦過程,最終仍可算是圓滿落幕。外界則普遍認爲,胡士託音樂節之所以能引起前所未有的旋風,主要還是與時代氛圍的推動有關。
1960年代美國正值動盪年代——黑人、同志、性別平權運動風起雲涌,圍繞越戰而起的反戰思潮,還有在1967年「愛之夏」(Summer of Love)後,達到高峰的嬉皮文化...,此時以「和平、愛、音樂」爲號召的胡士託音樂節,正好填補了當代美國青年的政治挫敗與憤怒。
此後,胡士託音樂節成爲重要文化符碼,被《滾石》雜誌列入「改變搖滾樂歷史的50個重要時刻」。然而,半世紀後想要重現經典盛況的50週年音樂節,胡士託風波卻比當年更波折。
來自全國各地的嬉皮擠爆了鄰近道路交通,許多人甚至得在會場15公里外的遠處先停車,再步行擠入會場。原本售票營利的音樂節,也在人潮爆量的維安考量下,將場地圍欄拆除,變爲免費入場的搖滾盛宴。 圖/美聯社
1969胡士託經典的棉被情侶照。1960年代美國正值動盪年代——黑人、同志、性別平權運動風起雲涌,圍繞越戰而起的反戰思潮,還有在1967年「愛之夏」(Summer of Love)後,達到高峰的嬉皮文化...,此時以「和平、愛、音樂」爲號召的胡士託音樂節,正好填補了當代美國青年的政治挫敗與憤怒。 圖/美聯社
2019年初,創辦人之一的藍恩對外宣佈:將於8月舉辦「胡士託50週年」紀念音樂節。而這也是繼1994年、1999年後,第四次由原班團隊操刀的「正版」胡士託音樂節。
紀念音樂節的地點特地選在當年場地附近的小鎮沃特金斯格倫(Watkins Glen);原定將於8月16至18日,舉行爲期3天的音樂狂歡。主辦方更在3月時公開黃金陣容,包含流行樂壇的饒舌歌手Jay-Z、麥莉希拉(Miley Cyrus)、殺手樂團(the Killers),以及當年參與演出的山塔那合唱團。
藍恩更曾向媒體透露,在50週年音樂節後,希望能將胡士託音樂節改爲每年定期舉辦。但不到一個月,音樂節卻爆發了一連串堪稱災難的爭議糾紛。
胡士託音樂節的贊助商「電通安吉斯集團」(Dentsu Aegis Network ),4月時突然對外宣佈「取消音樂節」,引發外界錯愕。電通透露,在預算大爆炸、場地喬不攏,後勤安全又沒保障的情況下,「儘管已經投入了巨大的時間與精力成本,但真的無法相信能夠辦出對得起『胡士託』之名的音樂節——我們無法保證衛生,也無法保證藝人、合作伙伴、還有觀衆的安全。」
電通退場的突發聲明,大大沖擊了藍恩與主辦團隊,並且激動譴責電通「背信違約」、「無權擅自取消音樂節」,雙方也因此鬧上法院。諷刺的是,儘管胡士託方勝訴,但電通指出的種種疑慮卻又在之後一一被證實。
和平之鳥回來了?2019年初,創辦人之一的藍恩對外宣佈:將於8月舉辦「胡士託50週年」紀念音樂節。不料卻是災難的開始。 圖/Woodstock
3月時藍恩(中)還風光公開黃金陣容,包含流行樂壇的饒舌歌手Jay-Z、麥莉希拉(Miley Cyrus)、殺手樂團(the Killers),以及當年參與演出的山塔那合唱團。 圖/路透社
根據《紐約時報》,音樂節原訂要在沃特金斯格倫賽馬場舉辦。受委託的活動廠商「Superfly」曾警告藍恩團隊:場地最多隻容下6.5萬人,根本不符合音樂節期待的10萬人;主辦方提出的交通、衛生、後勤與安全規劃,也遲遲無法取得當局核發相關許可。
在金主抽身、資金短缺下,胡士託音樂節也因爲無法向沃特金斯格倫主管機關,如期繳付15萬美元(約新臺幣470萬)的場地費,在6月被迫換到紐約州的弗農唐斯賽馬場(Vernon Downs racetrack);但卻又因準備不足的類似原因,遭到拒絕,一直到7月25日——也就是音樂節開幕的前3周——才艱難地確認最終場地:遠在馬里蘭州的「觀星閣」(Merriweather Post Pavilion)。
但這場胡士託風波還沒有完。一直以來都辦在紐約州的正版胡士託,在場地確認變更的隔日,原訂參與的歌手Jay-Z卻宣佈退出。之後如山塔那、麥莉等人,也像骨牌效應般紛紛跳船。其中,受邀迴歸演出約翰老喬向媒體表示,他「沒興趣硬上一艘註定會沉的船」。
最終在7月31日,走投無路的藍恩這才宣佈:「在一連串不可預期的挫折後,我們很遺憾音樂節辦不成了。」而此時距離開幕只差半個月。不幸中的大幸則是,直到此時「胡士託50年」音樂節都還未曾正式售票。
事實上,這不是胡士託音樂節第一次遭遇挫敗。1994年的25週年音樂節同樣下起大雨,場地一片泥濘而被戲稱爲「泥士託」(Mudstock)。不過當年還有鮑伯狄倫(Bob Dylan)等歌手坐鎮撐場,整體堪稱成功;1999年的30週年紀念,雖有近40萬樂迷參與,但最後卻演變成縱火、暴力、性侵案件頻傳的失控場面。其後,關於胡士託音樂節「趨向商業化」「重辦意義不大」「淹沒在大小音樂節」...等討論,也讓傳奇搖滾盛典在當代的精神象徵以外,多了幾分現實的尷尬。
而2019的胡士託音樂節在嚴重準備不足、時間緊迫之下草草腰斬,將改在馬里蘭州「觀星閣」舉辦一日的小型慈善演唱會;對於2019這段「胡士託風波」,主辦方則在官網上公告表示:「音樂節雖然取消,但胡士託精神長存!」
1999年的30週年紀念,有將近40萬樂迷參與,但最後卻演變成縱火、暴力、性侵案件頻傳的失控場面。其後,關於胡士託音樂節「趨向商業化」「重辦意義不大」「淹沒在衆多音樂節」...等討論,也讓傳奇音樂盛典在當代的精神象徵以外,多了幾分現實的尷尬。 圖/路透社
「正版」胡士託音樂節未來還會回來嗎?目前沒人知道。但在官網上主辦方如此說道:「音樂節雖然取消,但胡士託精神長存!」圖爲1969年,最後一位登臺胡士託的「吉他之神」吉米.罕醉克斯(Jimi Hendrix)。 圖/Woodstock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