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兩岸情:求同存異,從文字開始

兩岸徵文,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十多年前,我誤打誤撞進入一家臺灣企業工作,從此拉開目前所在行業職業生涯序幕,也開始與臺灣結下不解之緣。首次前往臺灣則是在一家美國公司工作期間,拜訪臺灣好友兼旅行。再後來因爲負責開發臺灣市場,公私兼顧先後去了臺灣十多次,多次環島以及幾乎踏遍金門、澎湖、小琉球、綠島、蘭嶼等諸多離島的行程,使得我對寶島現狀有了相對深度的瞭解。每次在臺期間,我與島內諸位好友都可以肆意把酒言歡,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岸話題在島內很多朋友口中始終有些敏感,聊此類話題大多數時候是隻言片語,往往大家都心照不宣選擇避談此類話題。

張艾嘉的《戲雪》,對很多人來說是首有些生僻的歌,陳㫒寫下這樣的詞:「1948 年,我離開我最愛的人,當火車開動的時候,北方正飄着蒼茫的雪,如果我知道,這一別就是四十餘年,歲月若能從頭,我很想說,我不走。」戰火把同一民族分隔在了海峽兩岸,而在島內走得越深入會越發覺得自己的淺薄。

我們常常自詡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正脈傳承人,實則我們已經丟失了很多精髓,以致於很多人在當今環境之下,有時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迷茫。現實教會了一些人冷漠和鬥爭,使人變得貪婪和自私,在潛移默化中被埋下了這些因子,且大多無力彌補和改變。但也有不少人依然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堅守着一份初心,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後代,未來能夠生存於互相理解而不是互相傷害的一個世界裡。

初始在島內每當他人以善意待我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覺得他會不會有什麼圖謀。或許我早已陷於利益和人與人之間鬥爭的大環境慣性思維中,時刻保持警惕,而第一反應是用冷漠對待一切陌生的世界與人。但在島內經歷過幾次「特殊」事件,而最終都得以完美解決,事後我的內心除了震撼,對臺灣和香港同胞產生一種感激之情。

他們中有很大一批人傳承並庇護了中華傳統文化和這個民族美好的習性,縱然他們也有或多或少這樣那樣的問題。每每走在島內的街頭,看着那些出租車司機、快餐店老闆、小商販、路人甲乙丙丁,我常常丁點自豪感沒有。因爲我們所擁有的他們都曾擁有過,而我們所失去的他們卻留下了,這纔是最能讓人感到羨慕的。

常常會有朋友問我喜歡臺灣的理由,我想起那句「 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在當今語境下或許會引起一些人的吐槽,我們先不忙着去糾結這句話正確與否。當下我們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孟子云:「得人心者得天下」。澆花澆根,交人交心。不管未來採取何種方式實現祖統大業,最終是要實現民衆發自內心的情感認同,方可建立起長期穩定和諧牢固的社會狀態。中華傳統文化無疑是最好、最行之有效的紐帶載體,兩岸說着同樣的話,寫着同樣的字,這就是最好的一張牌。

中國人歷來凡事都喜歡未雨綢繆,幾十年來分治現狀導致兩岸語言用詞表達上差異頗多。而臺灣對於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力度遠超我們想像,包括中醫、佛教、古漢語等方面保護都做得非常好,許多在內地普通話裡已經沉寂很久的古漢語,仍以極高的使用頻率活躍在島內民衆的口中。比如:早上打招呼,內地人說「早上好」,而臺灣人會說「早安」;內地人說「中午好」,臺灣人會說「午安」。這些夾雜着文言文意味的用語,正是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體現。兩岸開放交流直至未來最終的大統一,都將會使得語言交流更加頻繁。而透過語言文字上的交流共享,也必將進一步助推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發揚。

相信不少去過寶島旅行的人對兩岸一些語言習慣及不同用法都深有體會。內地稱的出租車,在臺灣叫計程車;內地稱激光,在臺灣叫鐳射;內地稱網絡,在臺灣叫網路,內地民衆常將「窩心」喻爲「非常鬧心」之意,但在臺灣則完全相反,他們的「窩心」就是「非常貼心」之意……臺灣親民黨前主席宋楚瑜曾在訪問清華大學時發表演講,爲表達喜悅之情,他說道:「我今天晚上特別窩心。」臺下觀衆一下愣住了,明明這麼高興爲何還說窩心?因爲臺灣人講「窩心」是非常高興之意,跟內地人說「窩心」的意思恰好相反。臺灣作家楊渡一次到訪內地,在一飯館用餐時,菜單上一道炒土豆絲的菜引起了他的興趣,不禁感嘆內地的廚師手藝高明,都能將「土豆」切成絲來炒,可等菜端上來一看,不就是炒馬鈴薯絲嗎?原來在島內,「土豆」指的是「花生」,他以爲炒土豆絲就是炒花生絲。還有,島內講的「檢討」一詞是中性詞,類似於內地的「探討」之意。「保護傘」一詞在內地多數時候用於貶義,聽起來常常頗覺彆扭,但我有一次在桃園,與一位好友談及此詞語,他笑着說,「保護傘」在臺灣人的口中,可是「護佑神」的意思呢。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着兩岸的開放交往,兩地的日常習慣用語也是你吸引我,我滲透你,互相影響。特別是內地有越來越多的網絡用語,一下子拉近了兩岸民衆的距離。比如「山寨」、「雷人」、「打醬油」、「躲貓貓」、「俯臥撐」、「人肉搜索」等都一下子也成了島內日常生活的流行語。當然島內一些習慣用語,如便當、達人、宅男、造勢、訴求、飆漲、民調、脫口秀、追星族等……也跨越了臺灣海峽,向內地紛至沓來。

與我們相隔一灣之水的寶島臺灣與內地同根同族,在文化上更是有着同樣的根基,一脈相承,但不得不說,中華傳統文化在島內紮根很深,國學在一代代島內民衆心中種下了精神的根、文化的根,並對民衆的整體文化素質和道德價值觀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蔣介石開始,臺灣地區歷屆領導人幾乎都長期潛心苦練書法,前領導人馬英九更是幾十年堅持用毛筆寫字,內地見過其字的網友都忍不住評價:「書法寫得太棒了!」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之一,作爲中華千年文化延續至今。近年來,在愈加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書法寫書法也成了越來越多人在學習、工作之餘的選擇。不得不令人期待,文字將架起兩岸交流的橋樑,也許本身就是那塊重要的基石。中醫也同樣在近年因爲疫情傑出表現成爲兩岸民衆心中健康的「守護神」。

最後想說的是,兩岸文化的深度融合非易事,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與其說融合,我想不如說成「融和」,即文化的發展步伐既要融入更要和諧,纔是長久之道。(薛峰)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