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專家解讀糧食禁令 骨牌效應波及中國
大陸專家解讀糧食禁令骨牌效應波及中國。(新華社)
大陸《環球時報》2日報導,小麥、玉米、葵花籽油、大米、糖等等,俄烏衝突3個多月來,大約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農產品出口禁令,糧食禁令產生骨牌效應,多名大陸專家稱,全球糧食供需基本處於平衡狀態。中國基本口糧完全能實現自給,目前的糧食保護主義風潮不會對中國產生明顯影響。但作爲糧食進口大國,大豆、玉米、油料等廣義糧食的需求,需要中國進一步在海外拓展進口管道,以規避動盪不安的國際市場所帶來的風險。
《環時》報導,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祖力表示,至少短期內,糧食保護主義骨牌已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被陸續推倒。他認爲,疫情發生,尤其是俄烏衝突以來,隨着全球糧價大幅上漲,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幾乎形成一種對糧食安全的恐慌,在國家間相互傳染。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隨着科技的進步,全球糧食的生產能力已超過人口增長速度,如果限定在吃飯上,全球糧食安全是趨於改善的。」他說,威脅全球糧食安全最大的是分配問題,有些國家過剩明顯,有些國家則因爲購買力問題而存在短缺,這是全球長期面臨的糧食格局。實際上,因爲自然災害疊加地緣衝突等原因,本世紀以來全球範圍內已出現三次糧食危機,這背後是糧食週期性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稱,2005-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時,產糧大國即實施糧食出口的貿易保護主義,例如印度禁止小麥出口,越南減少大米出口;2010-2012年全球再次爆發糧食危機時,俄羅斯禁止小麥和其他糧食出口,烏克蘭等一些黑海沿岸國家也對穀物出口實施出口配額。
李國祥說,2012年開始一直到2020年,世界糧食又進入到過剩時期,並一直持續到2020年底。此後,世界糧食因爲一系列因素又進入價格上漲新週期。李國祥表示,「國際上一般認爲今年6月份這輪糧食上漲週期將會結束,但因爲俄烏衝突以及疫情影響,這輪週期目前還在進行當中,何時結束還不好說」。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兆斤以上,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億人的糧食安全。但除口糧外,大豆、玉米、油料等廣義糧食的需求,目前中國仍然需要通過進口來滿足。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1年中國玉米進口量達到2835萬噸,創下歷史新高,對外依存度接近10%。大豆進口量達到9651.8萬噸,大陸國產大豆只有1640萬噸,進口依存度達85.5%。
目前,中國進口玉米主要來自美國和烏克蘭,進口油菜籽主要來自加拿大,進口棕櫚油主要來自印尼和馬來西亞。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
「糧食安全取決於供給,而供給主要由生產、庫存和進口三者共同決定,」李國祥表示,糧食進口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必要手段,「把進口糧食視爲糧食不安全的表現是不對的」。
鄭風田指出,雖然中國口糧安全沒有問題,但國際糧價暴漲暴跌還是會對中國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由於全球糧食貿易的高度壟斷、美元資本的捆綁以及美國芝加哥商品市場定價權等,美國等西方國家把持着全球的糧食市場。他認爲,中國目前還在探索全球糧食市場的話語權,鼓勵和支持國內糧食企業走出去,開展糧食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國際合作,在大陸國內建立大連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作爲新興的糧食貿易大國,在國際上建立相當的話語權這條路仍比較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