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史記》問到底

◎舒飛廉

今年,農曆甲辰年的盛夏,德海兄《史記今讀》書成,我在微信朋友圈裡看着他攜策壯遊,而上海,而北京,而杭州,而成都,而西安;或書店,或館閣,或學舍,茶氣書味裡,友朋圍坐;亦經濟,亦思想,亦小說,亦文章,高談闊論,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我覺得好。當時太史公也曾有過這樣的遊歷,“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樑、楚以歸。”再向前,太史公所追慕的禹、舜、孔子、孟子、屈原等,也曾在這一文化共同體中浪遊,留下延異的蹤跡。所以在當下東南西北中的都市裡,擺下一張桌子,幾把椅子,幾支話筒,與讀者諸君一起,“聞多素心人,疑義相與析”,以遊證遊,以書證書,以今人證古人,不亦樂乎,不亦君子乎?

“會飲”中外賢哲

在《史記今讀》的文本里,德海兄則“會飲”了更多古今中外的賢哲。以第一章爲例,引入的人與文獻,依次序即有《山海經》,郭璞,錢存訓《書於竹帛》,劉宗迪《失落的天書》《衆神的山川》,馬林諾夫斯基《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韓非子》,譙周《古史考》,《淮南子》,瞿兌之《釋巫》,袁珂,童恩正《中國古代的巫》,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尚書》,張光直《商代的巫與巫術》,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弗雷澤《金枝》,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呂氏春秋》,《論衡》,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伯納德特,王小盾《“絕地天通”天學解》,樑玉繩《史記志疑》,司馬貞《史記索隱》,W·愛伯哈德,沈剛伯《說“史”》等,由天文、歷算、醫學、法律、農技、哲學、歷史等科學,文學藝術等形式,與太史公討論《太史公自序》中的“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一節,以理解古史中“絕地天通”至“世序天地”以來巫史的作用,努力返回到“史記”的源頭。釐清源始之後,作者又與衆人熙熙然春風裡同舟順流而下,討論太史公的天職、家世、成長,“仕與師”,“友與憂”,“職與志”,深入到《史記》各節章句之中,一路又徵召更多的學人典籍,各抒己見,折中議論,以“試着探究所涉現象豐富而多變的古老背景,去除環繞其上的錯雜元素,淘洗出草蛇灰線般的源流演變,由此給所言之事樹立起遙遠而明確的座標,以便能夠在不確定的未來更清晰而準確地看到些什麼”。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既見走萬里山川的遊歷,以付皓首窮經的勞作,又有“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志氣,因爲只有證諸師友,用盡全力,打破《史記》,才能重新由前輩那裡獲得《史記》,確認併發揚我們的經典。《史記》是如此完整的一座“八寶樓臺”,“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並時異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禮樂損益,律歷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義俶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爲太史公書。”太史公在總結全書,自序收工之時,會有一點芒芒然得意吧,他掌燈點數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的章節,還翻動這些汗牛充棟的竹簡,數算出每一個字。他對他生前的世界,天地人,做出了完整的描述,這一整體性的原則成爲他身後,他的承繼者們寫史的典型,也成爲我們去理解由此而來的這個文化共同體的幾乎唯一的方法。我們去繼承這座“八寶樓臺”,除了一次一次登堂入廳,更上一層樓,四處打望,欄杆拍遍,還有一個辦法,可能就是拆解重建。黃鶴樓在武漢,它被我們雲夢的工匠,一次次地翻蓋,將它由戰亂、災害、失修、倒塌等“迷失”裡,按照記憶中的圖景重檐廡殿地樹立起來,蛇山之上,星漢之下,又見江漢朝宗。最近一次的重修,有識者還在樓中安裝了電梯。黃鶴樓是重修的,岳陽樓也是,其他樓臺、古塔、廟宇、紀念場所也是,對付“逝者如斯夫”流水一般的時間,重建是我們獨有的文明“心法”。在重建中復見古仁人之心,參考當代人之志,將黃鶴樓與岳陽樓傳給後來人。只是重建談何容易,得整體性與結構性的藍圖難,得“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的掌作大匠來執今問古,指揮拆解與重建的工程隊,更難。上月德海兄終於來武漢,邀我討論《史記》的文章之道。彼時我沉浸在他拆出來的《史記》的井井有條的材料場裡,珠光寶氣,聞所未聞,目眩神迷,感佩不已。其實我想問他的是:“《史記》之拆樂乎?”我估計他會俯而不答,因爲上一晚的中酒。

理解“完美織體”的針腳

德海兄帶領我們重新辨認出來的《史記》,不僅僅是一座“八寶樓臺”,還是一個織體,按他的描述是:“一個作品成爲經典後,隨之而至的光環會慢慢彌縫創造物本有的針腳,讓我們忘掉其初生時灰撲撲的模樣,只記得光環圍繞中宛如琥珀的完美織體。”重建八寶樓臺,需要整體性的擘畫,而進入《史記》文本這個“完美織體”,則需要會通其靈力,理解它的針腳,它的光,它初生時的模樣,它的呼吸消息。《史記》是活生生的,它在誕生之初,就被太史公“以身鑄劍”,投入了自己的魂靈。以史會史?以巫會巫?我想到的比喻還是莊子的“庖丁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當其時也,庖丁是牛,牛是庖丁,庖丁在解牛,牛也在解庖丁,牛當然會疼,庖丁自己也很疼吧。但也只有回到這樣“生之現場”活生生的疼痛,我們才能夠懂得經典,懂得經典作家,與之同甘共苦。我也想學文惠君,在我們武漢展覽館《史記》討論課的現場,感嘆一下:“善哉!吾聞德海之言,得《史記》焉。”

疼痛是什麼呢?德海兄離開武漢後,我又重新翻看這一冊《史記今讀》,它在解析《史記》的同時,自己也慢慢成爲一個新“織體”,一個“生命體”,疼痛就是在這些生命體上顯現出來的“璺”。這是在書中,在討論課上,我們研習過的一個詞,另外一個詞是“熱中”。太史公天縱其才,熱血豪邁,青春時代,讀書,遊歷,考試,進取,忠君,愛國,一方面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一方面是承繼父祖“世序天地”的志業,結果捱到的是漢武帝的刀鋸。後來杜甫、柳宗元、蘇軾、吳承恩、曹雪芹等無不如此,權力的霸蠻,世路的坎坷,將當日少年的“熱中”澆滅成冷灰,繼之以寂寂書齋的“發憤”,拼死成就一個個生命的織體。這些織體並不一定完美,它們是有傷的,有璺的,有新發於硎的靈光,也有落草初生的血泊。

我們辨認出了它們的整體性,辨認出這些蜘蛛網一般,環環向下,直到它們底端的璺,我們就有可能重新讀懂它們。它們是偉大先賢們,“我以我血薦軒轅”,在歷史的暗夜裡寫成的經文,又幸運地躲過滄海桑田、兵荒馬亂,人世間一重重劫難,傳遞到我們手上來。我們讀解它們,打破它們,重建它們,讓經典在當代再生,就是對已化碧血的先賢們最好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