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翁:分享給年輕人三個理財心得 | 年度行業新銳

2025.01.19

本文字數:4334,閱讀時長大約8.5分鐘

作者 |大衛翁(金融行業資深人士,行業觀察者)

大家好,我是大衛翁。

因爲這兩年我做播客比較多,而在中國,播客的受衆暫時還是以年輕人爲主,所 以經常可以接到來自95後乃至00後的朋友的提問。因爲我的播客以金融和投資內容爲主,所以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年輕人該如何理財?我是該從日常開銷中省錢,還是要靠投資來多賺?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年輕人理財之道的理解。其實也談不上建議,更多的是作爲一個過來人,同時也是在這個行業打拼過十幾年的金融老兵的一些看法。

第一點就是要弄清楚理財到底是什麼?

我們其實可以把財富的增減拆解爲“收”和“支”兩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開源和節流。在這裡我想先引入一個很顯而易見的公式,就是“財富結餘=收入-支出-其他項”。至於其他選項是什麼,請允許我先賣個關子,稍後再來揭曉。

在這個公式中,我們繼續拆解收入。有些朋友可能認爲,這有什麼可拆的呢?收入越高,存的錢就越多。這當然是事實。不過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不同來源的收入,其實對我們的存錢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

我會將收入分爲三種,一種是上班收入,一種是副業收入,或者說在上班之外可以得到的勞動收入,還有一種是投資收入。這三部分收入對應着不同的心理,會深深影響我們將其存起來的可能性。

首先是上班收入。看上去上班收入似乎是最容易被存下來的部分,但事實上卻未必如此。因爲有一種消費叫“補償性消費”。

今年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記者採訪了一個曾經是高薪上班族的年輕人,這位朋友說:“上班其實是一個很花錢的事。你覺得在掙錢,其實也在花錢。我最後一份工作的年薪接近一百萬,但那時候月月光。因爲經常要買一些奢侈品犒勞自己。另外因爲通勤很累,就必須打車。而且在辦公室,大家多少還是有點攀比的心態的。所以裸辭後,卡里就剩一兩萬,也沒買房沒買車。”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會有類似的體驗。在上班過程中我們做的一些事情,無論是打車還是買東西犒勞自己,都會覺得是對自己辛勤付出的心理補償。

不過其實我並不完全贊同文中說的,這是一種攀比心態的結果。馬克思韋伯早在百年前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就提到過,“消費爲個體帶來集體身份。”所以大家在上班時的消費不一定是爲了攀比,更多的時候可能只是爲了合羣。合羣不僅是指穿着之類外在的各種東西,還包括生活方式、下班後的娛樂等方方面面。如果上班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來彰顯你的這個身份的話,這也就意味着想要將上班所得到的收入存起來並沒有想象中的容易。

其次是副業收入,包括興趣愛好帶來的收入,再往後走可能就到了自由職業的狀態。

這種收入其實也是最貼近年輕人,甚至是很多像我這樣的中年人非常感興趣的收入類型。這部分收入的特點是不確定——這個月收入多少,下個月未必能達到同樣的數額。大家在網上可能經常會看到自媒體說自己月入多少萬,但明年、後年還能有這麼多嗎?可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這就與上班的穩定現金流形成了鮮明對比。

正因爲副業收入的不穩定,所以大家在花錢的時候會產生兩種極端,要麼大手大腳地花掉,因爲這筆錢是工作之外得到的錢,被花掉不會特別心疼。要麼就是完全不敢花,因爲不確定下個月是否還能有同樣多的副業收入,所以會選擇把它全部存下來。

最後還有一種收入,那就是資本性收入。最近很火的“被動收入”就是資本性收入的一種,當然也包括各種投資的收入。資本性收入有一個顯著特徵,那就是在階層的劃分中,越富裕、越向上的階層,他們的資本性收入佔比越高,反之越是普通人,越是工薪階層,勞動性收入的佔比就越高。

就像我們剛纔分析的,上班收入可能需要花掉來獲取相應身份,而副業收入由於不穩定性,帶來衝動消費的可能性也很大,但資本性收入與生產無關,僅和現有的資產和投資相關,所以這種收入往往不會讓人產生消費衝動。就像我們看到的,巴菲特老先生就是喝喝可樂吃吃牛排,很多靠投資獲得人生第一桶金的私募大佬生活也會異常低調。

所以,如果能努力提升我們資本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提高理財公式中的收入部分。

剛纔我們聊了收入,接下來再拆解一下支出。爲什麼大家覺得有時候“財越理越留不住”?面對這個問題時,許多人的直覺反應可能是因爲消費社會裡很難抵擋住誘惑。那麼,我們爲什麼抵擋不住消費主義的誘惑呢?這是生活在物質高度發達社會的必然嗎?

英國牛津大學的社會人類學教授項飆在幾年前接受過一個採訪,採訪的標題我很喜歡,叫“城市新窮人,不是經濟窮人,是意義貧困”。關於年輕人的“意義貧困”,項飆是這麼闡述的:“在經濟體系結構裡的某些環節,年輕人不太容易直觀地看到自己做的工作有什麼意義。人在工位上,能感受到自己在那一刻調動肌肉、調動神經、調動肢體和腦力活動,重複地做一件事。但是做的這道工序和最後產品有什麼關係、讓誰受益,有時很難直接地知道。”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我們這些新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爲在追求生存意義或者工作意義上暫時沒有找到直觀的價值體現,所以有些人需要用物質消費帶來身份認同感。所以我們未必是抵擋不住誘惑,而是在下意識地用這種方式來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

也正因爲此,抵擋誘惑的方式不一定是今天少買一個包包,明天少吃一頓大餐,而是必須要尋找到物質生活之外更加豐富的精神世界、其他的價值感,纔可能讓你從根本上去抵擋這種誘惑,而不是在每件事情上面都試圖阻擋自己消費的慾望。舉個例子,我現在做播客和公衆號,給大家進行一些分享。在聽友和讀者給我的反饋中,我就尋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那麼我可能就不需要用太多的物質消費來支撐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同樣,也有很多人會去選擇做公益,或者是做一些更有社會價值感的工作。在這個時候可能就不需要用力地去抵擋,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去消解掉這些物質生活上面的誘惑。

據我所知,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在重視年輕人的精神成長,比如美團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就有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引導,以及滿足其獲得平等和尊重的職場體驗。我聽說美團內部提倡“我不會但可以學”,這也是一種非常開放包容,和鼓勵個人成長的企業文化。

當然了,有人會說我剛纔講的這些有一點雞湯,但我確實是希望提供另外一個視角,更有建設性地來思考如何抵擋住當下消費主義的誘惑。

理財公式的收入和支出都講完了,我們來聊聊剩下的那些其他項。

其他項是什麼?我把它定義爲損失。損失未必指的是我今天丟了一筆錢。它有可能是一筆打水漂的股票投資,也有可能是無法日積月累的一次性開支。

爲什麼會出現損失?這裡需要引入一個大衆熟知的概念叫做“心理賬戶”。我們日常在做很多決策的時候會有兩種算法,一套是經濟學算法,一套是心理學算法。經濟學算法裡面我們都是理性人,每一塊錢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是你賺的還是你撿的,都是一樣的,它都是你的財富。

但是在心理學算法裡邊不一樣。錢從哪兒來,花到哪兒去,我們每一塊錢都是專款專用的。比如你做股票投資,或者購買大件,很可能就會和日常吃飯啊去超市啊分開,放在不同的心理賬戶。

心理賬戶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因爲我們對每個賬戶的預期是不一樣的。這導致了一方面我們在日常支出裡面會千方百計地想去摳出一點點小錢,美其名曰省錢就是存錢,但當投資損失了一大筆錢,或者在買房買車過程中多花一些錢升級配置時,好像卻又並不會那麼地在意。但是顯然,後者對理財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更大的。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其他項。如果大家和我一樣都有記賬習慣的話,打開你的記賬軟件,很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支出並不是一個線性增長的。不是每天都花了100塊,然後這個月花了3000塊,而很可能是每天只花了 50 塊,但是在某一些日子,因爲各種原因花了200塊300塊,最終加總起來,變成了每個月的總支出。

所以我們理財時真正要控制的變量是什麼?是那些突然出現的大額支出。

那些支出有可能是我們一時衝動的消費,也可能是聽了自媒體的話就跟風做的投資,但它們正是我們理財路上最大的突發,也是理財路上“減”項的一大來源。

所以我給年輕人理財的第二個心得分享就是:設立消費閥值。這也是我自己身體力行,在如何控制這種其他項上的一點心得。

設立一個消費閾值,或者說界限,在這個界限以上的錢,你一定要好好的思考是不是真的要去做這樣的開支,以及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把它花出去,而在這個界限以下的錢,你可以不用過腦子就把它花出去。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經常會說的什麼自由,無論是外賣自由,超市自由,還是車釐子自由,所謂的自由就是在這個消費閾值以下的不用太多思索就可以消費的部分。

那麼重點來了,這個閾值到底應該怎麼設定呢?我的公式是這樣的,你所有的流動資產,請注意這裡說的是流動資產,不包括不動產,或者是其他很難變現的資產,比如社保公積金。將流動資產加上你目前穩定的上班收入的20倍,就是你的總池子。把這個池子乘以萬分之一,這就是你的界限,請在此建立一個消費結界。

比如說你有100萬的流動資產,而你現在每年的工資收入是10萬人民幣,那你的池子就應該是一個300萬的池子,而萬分之一就意味着300塊錢。這就是你的自由限度。在300塊錢以下的支出可以不必過多的思考,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而如果某筆支出超過了300塊,就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是不是必須要花了。

事實上很多朋友聽了這個建議後給我的反饋是,更重要的不是算出來的那個具體的金額,而是因此可以在心裡給自己設立一道減速帶,增加衝動消費時的阻力,這本身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開銷。

給年輕人理財的第三點分享是我一直認爲理財並不是一個終極目的,而是一種人生態度,也可以說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現在有很多聲音會把理財、搞錢當作是一種終極的目的。當然某種程度上存在合理性,因爲錢確實能讓人實現一些物質上的自由,但是然後呢?物質滿足是沒有天花板的,更是一個無底洞。物質填滿不了慾望,更遠遠不可能實現精神自由。

所以理財、追求財富應該是我們達到精神自由的其中一個手段,卻不應該是唯一的渠道。如果說這些年大家會認爲消費主義是一種陷阱,那麼在我看來,搞錢主義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陷阱。它會讓我們思維變形,偏離尋找生活真正意義的軌道。

最後希望年輕人們能通過理財,通過思考剛纔理財公式裡的每一項,去找到生活的滿足感和精神的愉悅感,甚至自己人生的意義。

當然,這也是沒有唯一答案的答案......

謝謝大家,我在第一財經一財號等你,明年年度財經思想者盛典再見。

此爲第一財經一財號2024“年度財經思想者”盛典上年度行業新銳演說原稿。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演講時間:2024年12月)

微信編輯| 生產隊的驢(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