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論文充滿AI味,工具使用不能是筆“糊塗賬”
近日,一篇題爲《ChatGPT發佈兩週年,“大學生的作業裡充滿了AI味”》的文章在網上熱傳。據澎湃新聞報道,近幾年,擁抱AI工具已在高校之中成爲趨勢,很多學生開始習慣藉助AI完成論文。有老師直言,一些學生交給老師的原創作業“充滿了AI味,沒有一點獨立思考的痕跡”。看得多了,這位老師甚至能辨別出學生們使用的是哪一家的大模型。這篇文章因太過真實而引起廣泛共鳴。
學生想方設法使用AI工具,爲各種ChatGPT會員付費;老師們則化身人肉AI味檢測器,在無措與搖擺中與學生鬥智鬥勇。據媒體報道,在社交媒體上搜索“AI”“論文”“寫作”等關鍵詞,五花八門的AI論文寫作指導教程映入眼簾。其中大部分宣稱能夠教會用戶在幾分鐘內通過幾個簡單的步驟,生成一篇幾萬字的“優質”論文。這些教程的瀏覽量最高已達數百萬。“AI代寫”不僅線上交易火熱,一些人甚至摩拳擦掌致力於開拓線下市場。因此,高校簡單“一禁了之”既不現實,也不合理。
大學生將AI工具作爲學術“小助手”,使其代勞一些前期準備和重複性工作,並沒有什麼不妥。另外,高校教師也表示,AI代寫的論文“看似條理清晰、層次豐富,但實際上每個層面的內容都很少,而且非常空洞。”以前期數據積累爲基礎的AI寫作終究只是內容空洞的“樣子貨”,無論如何都比不過人類用心的創作。既然生成式AI的入侵無可避免,AI寫作也無法完全替代人腦,那留給我們的問題只有一個:如何規範和引導AI在論文寫作中的合理使用。
在“充滿AI味的論文”“AI代寫”這些話題的討論中,爭議的焦點並非論文質量,而在於“人的參與”程度。消減大學生論文的AI味,取決於我們如何劃定“輔助”與“代寫”的邊界,即AI可以在論文寫作的哪個步驟、哪些方面、以何種方式輔助、參與的程度有多深?
在這方面,一些先行者的探索經驗值得借鑑。比如,華東師範大學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發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學生使用指南》就明確:學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時,需對相關內容進行標紅,且直接生成的內容不能超過全文的20%。復旦大學也發佈了《復旦大學關於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使用AI工具的規定(試行)》,提出“六個禁止”,比如禁止使用AI進行語言潤色和翻譯等,對AI工具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撰寫過程中的使用作出詳細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草案)》也將人工智能代寫論文行爲歸於學術不端,並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經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決定,由學位授予單位撤銷學位證書。
AI工具的使用規範不能是筆“糊塗賬”,相關模糊地帶要不斷釐清。這些規範性文件作爲卡尺和準繩,爲在短暫無序中感到茫然的學生們提供了具體的行動指南,讓學子們進一步感受和理解學術誠信,並在之後持續的實踐中逐步探索形成自己與AI的“和平共處”模式。學校方面也不必遮遮掩掩,完全可以大大方方開一門“AI工具使用”的課程,幫助他們提高資料蒐集、整理文獻等技巧,順便引導其有效、合理使用AI工具,令其面對學術任務時更加從容,不至於被迫向AI工具“求救”。
人工智能是創新的朋友,而不是造假的同夥。當AI入侵大學論文,無論學子還是教師,都要不斷思考一個問題:還有什麼是我們所無法被替代的?在文創產品中,流水線作品往往難敵手工藝製品。究其原因,人類創作的藝術價值,獨特的藝術化表達,令那些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商品黯然失色。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AI論文——無論AI能否寫出人類創作的高度,因爲缺乏人的參與,失去了獨特性,其本身也就失去了靈魂。無論技術如何發展,人的努力纔是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清楚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沉溺於技術迭代的浪潮裡。
特約評論員 焦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