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總統、小閣揆 太上新政

賴清德總統上任滿月,推出任務編組形式的三大委員會,氣候變遷、健康臺灣、全民防衛三大方向固然重要,但要上綱到由總統親自領軍,是否存在其他政治意涵,足堪玩味!

首先,文青文體充斥已成民進黨執政主流,小英執政八年少見務實政績,卻不缺虛幻飄渺口號糊弄人心。面對抗爭,小英說:「民進黨政府是有史以來最會溝通的政府」;電力問題,反核遊行中民進黨隊伍高呼的是「用愛發電」;防疫時,確診數字一再更新,陳時中說是「校正迴歸」;缺蛋危機,陳吉仲要抗議者「尊重市場價格機制」。現在賴也依樣畫葫蘆,又推出「信賴新政、時代新臺灣」的委員會治國口號。

其次,口號能簡單強調施政重點不是不好,能否務實執行、產生績效纔是重點,倘或着眼實權掌控實不可取。習近平在掌權初期爲削弱總理職權,成立若干領導小組並親自擔任「小組長」,諸如:全面深化改革、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外事工作、中央對臺工作以及財經領導等。黨政軍、外交、財經、網路安全等全抓在手。蔡英文在二○一六年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後無實際成效,兩年後解編。而賴清德的三大委員會真系議題重要,不得不由總統領軍嗎?或系坐實卓榮泰爲檯面上之「小院長」?

接着,有道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成立正式組織外的編制外單位,恐係爲實質掌控政權或貫徹政策執行,但會對正式組織部門有越權或奪權之虞。管理組織理論有所謂指揮鏈原則,規範組織中上司與下屬之職權關係,決定誰向誰報告?誰聽誰命令?賴清德的委員會運作型態,據悉將由賴邀集產官學合作,每季召開一次會議,具體推動各項改革工作。每季會議應系檢討執行成效,但在「具體推動各項改革工作」方面,是由現有政府部門負責推動?或要新聘人員負責?總統府三大委員會將成太上行政院,凌駕現有相關部會?

最後,三個委員會的重點,面對全球是氣候變遷、針對民衆是健康臺灣,全民防衛方是賴心心在念的核心議題。賴就職演說的新兩國論直捅馬蜂窩,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放軟說沒有挑釁之意。但從李登輝的兩國論濫觴,到蘇起書中說蔡英文就職前主動向其透露:「不再提兩國論,仍將繼續執行兩國論」,直至臺獨金孫就職再提新兩國論。從對岸角度長期觀之,除馬英九執政時期,臺灣就是一脈相傳,不回頭地走向獨立路徑,北京當局焉能放心臺灣?焉能說「放棄以武力統一臺灣」的和平承諾?

賴以「感性」治國,以抗中保臺爲號召,希冀籠絡基本盤繼續執政;在「理性」護臺方面,賴也深知臺海兵兇戰危,既然在官校校慶說出不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主義,那要戰到一兵一卒的城鎮戰,臺灣必須要有具體防衛措施。護臺前線不只軍人而已,尚有早已退伍的衆多後備軍人,更要開始重新訓練戰備,令人狐疑臺灣將被賴帶向以色列的全民皆兵制度嗎?

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旦陷入城鎮肉搏,臺北城必是一片廢墟,勢非民衆所願。「全民防衛」,全民恐之!在位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