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3D眼鏡閱讀遙測考古專書 《復返阿里山》航照平面變立體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參與《復返阿里山》新書發表會。圖/農業部提供

阿里山林業鐵路今年修復、重新啓用,沿線地區的航空影像也由歷史研究者費時三年整理成專書,15日舉行《復返阿里山》新書發表會,透過二戰時美軍航空偵照等80年來的歷史航照檔案,窺看阿里山鐵路歷時變化。

歷史航照研究者黃同弘,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合作,運用遙測考古技術,組成鹿屈山考古調查隊,前進阿里山林場最北端的林內線與伐採區,首度發現鹿屈山聚落的林業聚點與生活遺蹟,深入塔山線後段挖掘鐵道之字形折返式設計,完成一段失落鐵路的現地追尋。

林業保育署副署長林澔貞表示,此次合作過程收集並研究不同時期的航空照片,可以看見隨着林場業務的展開,伐木、運材以及造林等從業人員也跟着進入阿里山。透過這些航空照片,可以見證地景的變遷,阿里山林鐵的任務也從伐木運材轉型爲觀光。

林澔貞說,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的變化及研究成果,包括鐵路、地貌、林相、景觀及土地利用等,在這本《復返阿里山》中,更展現「阿里山林業暨鐵道重要文化景觀」調查研究的重要基礎。黃同弘也指出,書中也記錄了原住民與漢人之間的互動,以及戰後鄒族人的遷徙過程,帶領讀者體驗一場跨時空的立體飛覽。

爲能讓讀者更明白阿里山匪籠一帶地形、辨識腰繞山間的塔山線孑遺線形,新書封面採用立體像對圖,也隨書附贈紅藍3D眼鏡,讓航照圖清楚可見。